融化的珍珠

靜篤君按:“假若克麗奧佩特拉的鼻子再短那麼一點點,可能世界的整張面孔都已改變。”(法國哲學家帕斯卡語)

書接前文。公元前30年,“埃及豔后”克麗奧佩特拉七世自殺身亡。即便在這最後一刻,她也沒有忘記用一種獨特的方式來驚豔世人——她在自己身上安放了一條毒蛇,這條將豔后送還死神的毒蛇,既是古埃及的王權守護神,也是女性魅力的象徵。這一年,她39歲,成為一個傳奇。

融化的珍珠

▲ 油畫《克麗奧佩特拉之死》(1645)

意大利巴洛克畫家卡格納希(G. Cagnacci,1610-1663)作

現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歷史卻永遠是勝利者在書寫,敗者為寇,於是克麗奧佩特拉又成為歷史上罹患“權力飢渴症”的“女王婊”之首屈,甚至成為“情慾”的象徵,有人將她稱為“正在衰敗的東方古老文明的墮落女王”。但也正是這種對她的負面書寫成就了她——埃及豔后克麗奧佩特拉的知名度遠遠超過了埃及歷史上的任何一位法老,可以說無出其右者。你知道埃及歷史上統一王朝的“始法老”是誰嗎?你不知道。但你一定知道埃及的末代法老——埃及豔后克麗奧佩特拉七世(Kleopatra VII. Philopator,公元前69年-公元前30年,約公元前51年到公元前30年在位)。

融化的珍珠

▲ 油畫《克麗奧佩特拉》(1633-1635)

阿爾泰米西婭·真蒂萊斯基 作

私人收藏

克麗奧佩特拉是一個傳奇,無數藝術作品以她為主角,無數作家用小說和戲劇演繹著她的命運,使她隕滅之後世世代代無法將她徹底忘卻。在西方美術史上,巴洛克時代最著名的女畫家——那位擅長刻畫復仇女英雄的意大利女畫家阿爾泰米西婭·真蒂萊斯基(Artemisia Gentileschi,1593-1652)也用獨特筆觸描繪過克麗奧佩特拉之死。畫面上,她面容含喜,流露微笑,彷彿在享受著死亡帶給她的極樂,而那條極其細小的蛇,看上去毫無殺傷力,它無辜地躺在克麗奧佩特拉身旁,只是一條道具。

融化的珍珠

▲ 大理石雕塑《克麗奧佩特拉自盡》(1633-1635)

法國宮廷雕刻家白當(C. Bertin 約1653 -1705)作

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作為“女王婊”與“情色”的象徵,珠寶是“克麗奧佩特拉之奢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代表著她的王權與誘惑力。在描繪克麗奧佩特拉的畫作中,最常出現的珠寶是她的大珍珠耳墜。這顆珍珠令人聯想到古羅馬作家普林尼記載的一段典故:克麗奧佩特拉曾在宴會上與馬克·安東尼豪賭——比比誰更奢侈,宴會接近尾聲時,克麗奧佩特拉忽然從自己的耳朵上扥下一顆碩大珍珠,迅即扔在一杯醋裡,安東尼眼見著珍珠緩緩融化,然後,決定性的一幕發生了——克麗奧佩特拉喝下了這杯“珍珠醋”,結束了豪賭,安東尼認輸,從此拜服於她。

融化的珍珠

▲ 油畫《克麗奧佩特拉之宴》(1743-1744)

意大利巴洛克畫家提埃坡羅(G. B. Tiepolo,1696-1770)作

現藏於澳洲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

我們每天發表歷史藝術文物相關文章及馬未都錄製的視頻,同時發送館藏品照片,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到朋友圈和朋友們一起分享吧!謝謝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