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力斩魏延,刘备力保魏延,到底谁错了?杨仪七个字说明一切

诸葛亮力斩魏延,刘备力保魏延,到底谁错了?杨仪七个字说明一切

《三国演义》中,魏延一直是阴险狡诈、忠奸两反的怪将形象,有带兵杀敌的能力,也存吞虎叛主的私心,属于墙头草类型。但真实的魏延却恐怕被历史的烟尘埋没了,今天我们就从诸葛亮和刘备的生死态度上入手,将历史的尘灰拂掉,看一看真实的魏延。

首先,魏延是否是从刘表处反水进的刘备帮尚不确定。《三国志》记载,刘备入蜀之时,魏延的确率部曲跟随,但未表明他之前的行踪,很可能魏延早就跟着刘备了。

诸葛亮力斩魏延,刘备力保魏延,到底谁错了?杨仪七个字说明一切

魏延叛主救黄忠后,献出长沙,立下大功,刘备嘉奖之,但诸葛亮却态度相反,保持对其隔着一道门说话,并建议刘备将魏延斩首,刘备不从,力保魏延。此后相安无事数十年,诸葛亮在世时,魏延乖的像个孩子,大事小事都经由诸葛亮过问。

可为什么诸葛亮一死,魏延就180度大转弯,野心膨胀到爆炸呢?看似合理的情节却隐藏着罗贯中的小心思。实际上,罗贯中是以魏延的前后判若两人来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已,而魏延根本没有这么做。

诸葛亮力斩魏延,刘备力保魏延,到底谁错了?杨仪七个字说明一切

诸葛亮死前,确实给杨仪、姜维等人留下密诏,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照办,就以军法处置。但魏延是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啊,心眼太直,听到要撤退他直接说:

“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司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

丞相死了,我魏延还在,不能因一人就荒废天下大计啊!魏延在蜀中地位仅次于诸葛亮,杨仪作为诸葛亮的得力助手,当然是想取而代之,但眼前的魏延是个心腹大患,若想得权领军,必须除掉他。

诸葛亮力斩魏延,刘备力保魏延,到底谁错了?杨仪七个字说明一切

这事要是搁在刘备时期,论谁也不敢这么干,因为魏延的一步步崛起几乎都是刘备提拔的,但今时不同往日,不仅刘备没了,诸葛亮也没了,现在是谁掌权谁就牛,谁先下手谁就能掌握先机。

杨仪对魏延的忌惮和不满不仅是因为其职权高,还因为魏延的出身。出淤泥而不染照样做皇后的那是女人,而对于男人来讲一个良好的出身是成就仕途的标配,魏延的家奴身份被杨仪揪住了不放,这是攻讦他的一个致命伤害点。

那么魏延到底是真反呢,还是被逼反呢?事实上魏延在历史上并未有叛魏之心。前面说到魏延是断后的,与魏军距离最近,如果要反,转身就能投敌,也不会等到被姜维追杀至死了。

诸葛亮力斩魏延,刘备力保魏延,到底谁错了?杨仪七个字说明一切

魏延被斩杀后,姜维将其头颅给了杨仪,杨仪愤而抛于地上踩踏,骂道:“庸奴!复能做恶不?”“庸奴”二字就点明了杨仪的真实态度,传统的观念赋予他看不起出身卑微的魏延,所以心怀嫉妒,最终酿成祸端。

刘备力保的大将之才,结局却非常悲惨,诸葛亮的初衷是正确的,但却教坏了错误的人。杨仪的这七个字,足以说明魏延死得冤枉,蜀汉不该失此大将啊。

参考书目:《三国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