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手機格局之變

互聯網手機格局之變

小米手機的成功,一度開創出了互聯網手機這個新的品類,某種意義上甚至對當時整個手機行業產生了顛覆,而隨著行業紅利開始消失加上消費升級大潮的到來,互聯網手機的競爭也開始進入下半場,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的智能手機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從推崇出貨量的低端機市場開始向中高端市場轉變。

互聯網手機格局之變

低價已經開始逐漸成為歷史

下半場這個詞最近開始頻繁被人們所提及,如果從互聯網圈來看,這個詞最早由美團的王興提出,根據他的觀點,國內的互聯網發展已經進入到了下半場,過去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國內的人口紅利。不論是早期的PC時代還是剛剛過去幾年的移動互聯網,其發展的方式都很粗糙,也不在乎成本的高低,因為用戶的數量一直在增長,每年都能賣出幾億部的智能手機,大家的業務也一年好過一年,但是這樣的時代已經過去,整體上網民的總數量增長的速度已經出現放緩的趨勢。

低廉的價格、可靠的配製,一度是互聯網手機最大的賣點和宣傳點,但時至今日,眾多的廠商卻又試圖撕去自己低端的標籤,中高端機成為各大主流廠商新的方向。在這樣一種大趨勢之下,在進入2017年之後,各大互聯網手機廠商開始了漲價熱潮,首先是榮耀,將旗榮耀V9的低配版價格提高到了2599元,高配版更是達到了3499元,甚至之後發佈的小米6金色標準版也傳出了3999的價格,此後各大主流的互聯網手機都將定價向中高端靠攏。

互聯網手機價格上漲的背後,一方面是消費升級之下銷售模式的轉變,另一方面則是手機各部件成本的上漲使得這些廠商不願意在低端市場周旋,在過去他們是市場價格的推動者,但是現在隨著製造成本的不斷上漲,保證自己的利潤成為各主流廠商的共識。

互聯網手機格局之變

新的市場機遇

蘋果開創了智能手機時代,之後智能手機行業先後經歷技術時代、性能時代以及營銷時代等各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在這些不同的階段,各大手機廠商幾乎經歷了各自的興旺盛衰,有的引領風騷數年之後最終歸於沉寂,也有的一直穩紮穩打,堅守初心。

一個業內普遍的共識是,國內的互聯網市場野蠻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稀缺性的問題早已解決,未來行業內的競爭,必定是消費、創新、質量、技術以及品牌等方面的競爭。並且競爭會更加的激烈。細分到手機上的競爭競爭也必將更加精細。

國產手機已經進入到了最為重要的調整期,新的機遇和挑戰不斷開始出現,整個行業手機的單價開始持續上漲,而這個也給品牌的升級留下了不小的空間。國內市場已經由增長期進入到了穩定期,性價比已經不再是消費者唯一的追求,對品質和品牌開始有了更高的要求。經過多年的發展,互聯網手機的概念開始逐漸模糊,在最初,和傳統手機相比,互聯網手機有著明顯的區別,即互聯網企業製造的手機,利用互聯網渠道進行銷售和傳播,強調性價比,但是現在,之前的互聯網廠商紛紛開始佈局線下,而傳統廠商則開始強調以用戶為中心,傳統廠商和互聯網廠商之間的界限已經越來越模糊。

不在一味的強調性價比,而是以高品質、高技術來不斷滿足用戶的需求正在成為行業的普遍共識,同時補齊線下渠道、供應鏈能力的不足。

互聯網手機格局之變

拐點出現

互聯網手機的繁榮造成了今天手機行業百花齊放的局面,不論是互聯網企業還是傳統手機制造商,先後在互聯網手機以及整個硬件智能化的產業鏈上發力,互聯網手機的格局應悄然發生了變化,互聯網手機在經歷了價格戰、配置戰之後,國內的智能手機市場將進入到新一輪的洗牌期。

一款產品能否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銷量是最為真實的判斷標準,而消費著的環境也在不斷髮生著變化,模仿、推浪式的消費已經成為過去,消費者轉而追求個性化、多元化的消費。再這樣的背景之下想要完成產品的突破並不容易,即使一些主打用戶體驗的廠商也無法確保每一款產品都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事實上在過去的2017年,互聯網手機的拐點已經出現,很大一部分品牌出現了疲態,創新乏力,淪落到靠互黑、吹噓這樣的手段來博眼球,隨著消費的不斷升級,很多品牌也開始意識到當前的困境,開始向上尋求突破,但是創新、品質並不足以支撐其不斷向上的突破,迫於壓力和跟風進行漲價,更難獲得市場的認可。

而像OV這樣的品牌則憑藉著長期深耕線下所建立起來的競爭壁壘在三四線城市換機潮到來之後迅速崛起,使得互聯網手機有了新的佈局,以硬件為核心的小米開始不斷向周邊輻射。在行業整體進入到下半場之後,市場的挑戰依然嚴峻,但是互聯網企業憑藉著輕資產、快溝通的優勢依然有很大的機會。能否快速捕捉到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將是未來各主流手機廠商能否在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