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将:他一人坑杀160万人,秦灭六国不能没有他

有这样一位名将,他是贵族出身,但是却从士兵做起,一步步爬到秦国统帅之位。他在世时间,有据可靠是杀了六国士兵160万。先秦时期就是所有名将杀的人加起来,也不一定有他多。所以,他人送外号:杀神。而在现代的游戏角色中,这个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就是白起,一个能让人闻风丧胆的人。

中华名将:他一人坑杀160万人,秦灭六国不能没有他

一、白起的背景

1、家族背景:商鞅变法后,在秦国实行军功爵制,也就是说,秦国上下所有人,都必须靠军功才能升迁。而白起,是秦国老世族孟西白三家中的白氏家族。白起从普通士兵做起,摸爬滚打几十年,在38岁的时候,就已经是一方统帅。可以说是,作战经验非常丰富。

2、时代背景:

白起所在的时代为秦国已经十分强大了,当时正是秦昭襄王统治,秦昭襄王是公元前306年开始,而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公元前221年,中间仅相隔85年。换句话说,当时秦国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开始扫六合了。白起的出现,极有可能不是因为白起嗜杀,而是因为,当时秦国要统一,必须歼灭其他六国的有生力量。所以,白起的主要作战,基本都是歼灭战。

中华名将:他一人坑杀160万人,秦灭六国不能没有他

二、白起的战役

1、伊阙之战

伊阙之战(公元前294年)时,白起38岁,那时候白起对抗的是魏国主帅公孙喜、韩国主帅暴鸢。而当时秦军不足12万,而对方的联军有24万。这个战力对比,在冷兵器时代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白起发现魏韩联军并不是很和气,两边都不想做冤大头,都不想自己的部队和秦军硬碰硬,两边都想保存实力。白起发现了这个漏洞后,用疑兵吸引韩军主力,然后抽调主力去攻打魏军后方和侧翼,直接把魏军杀得措手不及。接着魏军的惨败让韩军也慌了,结果魏国和韩国的24万联军,都被白起斩首。从此,秦国东出门户彻底被打开。白起也争气,一举夺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从此魏国和韩国开始更加衰落。

中华名将:他一人坑杀160万人,秦灭六国不能没有他

2、 鄢郢之战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80年),秦国再次伐楚。白起命令秦国的军队在过河之后拆除桥梁,烧毁船只,自断归路,以此表示决一死战的信心。由于楚军是本土作战,没有秦军这样决一死战的决心,士气并不如秦军好。

白起利用疑兵,把主力部队大迂回到楚军两翼进攻,把信心不足的楚军击溃,在白起穷追猛打之下,楚军留下几万尸首逃走了。白起带着部队,一直打到了达楚国的别都鄢。由于鄢城有重兵把守,白起想了一个计策,在上游蓄水,水淹鄢城,结果鄢城城破。

紧接着,白起率部攻陷楚国国都郢,烧毁其先王陵墓夷陵,逼得楚国君主楚襄王迁都自保。从此,楚国元气大伤,沦为二等诸侯国。

中华名将:他一人坑杀160万人,秦灭六国不能没有他

3、华阳之战

秦昭襄王三十三年(前275年),秦伐魏,攻至魏都大梁,斩首人数不详。再后来,赵魏两国 攻击韩国,秦国派出白起救韩。白起采用闪电战的方式,以平均每日百里的急行军进行远途奔袭,仅8天就到达华阳城下。立即向魏军发起攻击,一举歼灭魏军13万人,生擒3名魏将,魏国宰相芒卯败逃;接着,又进攻赵将贾偃,经激战,大败赵军,溺毙赵卒2万人,遂乘胜直逼魏都大梁。

这一仗,被称为“古典闪击战”,直接把魏国主力歼灭,逼得魏国割地求和。

中华名将:他一人坑杀160万人,秦灭六国不能没有他

4、长平之战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60年),秦昭襄王派白起进攻赵国长平,最开始赵国是廉颇为将,廉颇采取坚守政策,导致秦军粮草不继,非常疲惫。于是,白起使用离间计,让赵晓成王改派赵括领兵。

赵括一领兵就开始进攻秦军,白起命令秦军佯装战败溃退,赵括直接乘胜追击。到了秦军营垒时,赵军久攻不下。而这时,白起命人切断赵军粮道,而秦昭襄王又征调了全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都到了长平战场。在赵军断粮46天后,赵军20万人投降。白起直接坑杀20万人,只把240名年纪尚小的士兵回国报信。

长平之战,秦军前后斩杀找过士兵45万人。此战后,赵国一蹶不振。从此山东六国再也没有一个国家能与秦国抗衡,秦国独霸天下。

中华名将:他一人坑杀160万人,秦灭六国不能没有他

三、白起作战特点

白起这一辈子,大小战役70多场,很多大的战役都是歼灭战。也就是说,不以城池争夺为目标,而是以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为目标。而且白起非常善于野战,没战必定追求歼灭敌军。白起的作战风格也很喜欢穷追猛打,这个跟孙子说的穷寇莫追有些不同。这或许正式时代的不同导致的。

毛泽东评价白起时说:“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也正是因为白起的努力,才奠定了后续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基础。

中华名将:他一人坑杀160万人,秦灭六国不能没有他

对于杀神白起,你觉得他为什么会杀这么多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