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經典《六祖壇經》裡面令你頓悟人生的十句智慧佛語!

《六祖壇經》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本由中國人寫的佛經。作為佛教禪宗的至高經典,《六祖壇經》融匯了六祖惠能法師對佛學本質的深刻理解。書中經典的語錄不勝枚舉,如果我們能頓悟當中最精華的10句佛語,一定可以受益終身。

1、“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正如《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惠能大師頓悟到:“一切萬法,不離自性”時,他就明白了“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不生不滅,本自具足,能生萬物”。

識自本心的六祖大師,見自本性,所以能意識到神秀上座寫的“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尚未得道,於是說出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直指佛法本質的佛語。

佛法的本質其實就一個“無”字,因為“無”,所以我們不曾拿起,何來放下?

禪宗經典《六祖壇經》裡面令你頓悟人生的十句智慧佛語!

2、“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風吹幡動,有人說風在動,有人說是幡在動,惠能直接指出問題所在:“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你們的心在蠢蠢欲動”。

“心靜自然涼”,只有心處在平靜狀態,才不會躁動不安。心若能平靜,哪還有什麼迷茫和焦慮?

3、“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佛法到最後還是要靠自己頓悟,而在大徹大悟之前,我們要做的是不向外求、只向內心求。

名利終會成為過眼雲煙,唯有內心的富足才是永恆。

4、“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成功之“道”,但卻往往未能得道。

殊不知“大道至簡”,當你能“常自見己過”,並不斷去精進成長,“道”其實已經在你心中。

5、“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真的修道人,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如果他經常抱怨社會不公、其他人這個不好、那個不好,那他一定不是真的修道人。

真的修道人看到的都是別人的優點,別人做錯事時,他也能看出這背後的卓越意圖。

“人之初,性本善”,真的修道人是來普渡眾生的,而不是來責難眾生的。

禪宗經典《六祖壇經》裡面令你頓悟人生的十句智慧佛語!

6、“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學習佛法的很多戒律清規固然是好事,但如果過於被這些條條框框困住,反而會變成壞事。

當你能夠做到凡事心平氣和,不需持戒也能把事情做好。

修禪是為了心安,但如果我們能一直用一片直心在做事,不需刻意修禪也能心安。

7、“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改過遷善,是一種精進,精進了智慧必然也漲了。

護短,是為了掩蓋不足的地方,說明這個人的內心還不夠賢明。

佛法之道在於改自己的過,這是因,改過不護短,我們才有機會修成正果。

8、“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很多人活著活著,不知不覺就迷失了。他們以為通過行善積德來修福,就是修道了,就可以擺脫一切業障了。

其實這樣的想法是以偏概全,佛道並不僅僅是通過做善事來積陰德,更重要的是明心見性,修道才能遇見最卓越的自己。

9、“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

人生於世上,沒什麼比擁有一顆直心更重要。

因為你有直心,自然會自帶流明度,擁有正念的磁場。這股正念的力量,會幫助你皈依虛靜,彷彿進入一片寧靜的廣闊天地一樣。

10、“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從人的本性來看,人都是喜歡聽甜言蜜語的,但真理往往是逆人性的。

從藥物學的平衡理論來說,苦藥利心,所以苦藥是最能戰勝一切由心引發的疾病的。

而耳太順,就會變軟,直至失去分辨能力。因此,我們需要逆耳之言,這種忠於他人內心的真言,會幫助我們變得越來越好。

禪宗經典《六祖壇經》裡面令你頓悟人生的十句智慧佛語!

以上是《六祖壇經》最精華的十句佛語。當我們能參透箇中禪機,何愁過不好這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