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下南京后,曾国潘为何把洪秀全尸体轰上天?

殷诗妍

近年来,很多人把曾国藩吹捧为千古圣人,把洪秀全贬低为邪教头子,殊不知曾国藩外号“曾剃头”,若不是满清腐败,太平天国哪能如此席卷半个中国?曾国藩是双手沾满鲜血的圣人而已!

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首都天京陷落,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灭亡。一向以圣人自居的曾国藩魔性大发,纵容湘军大肆屠城,湘军进城后如同饿狼看到血肉一般,不分好歹,见人就杀,看到房子就烧,百姓遭到掠夺,女子惨遭蹂躏,整个南京城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如同人间地狱。

这是南京城历史上遭遇的第二大规模的屠杀,始作俑者就是中国的半个圣人。

对待太平天国的那些领导者,曾国藩更是毫不留情,洪秀全在天京陷落前一个月便归天见上帝去也,中国一向讲究人死为大,但曾国藩却做出一个突破底线的选择——挫骨扬灰。

曾国藩下令挖坟开棺,把洪秀全的尸体挖了出来,他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记叙这位老对手:“胡须微白可数,头秃无发,左臂股左膀尚有肉,遍身用黄缎绣龙袍包裹。”

面对昔日对手的尸体,曾国藩断然下达了对洪秀全的处罚方式:“戮尸,举烈火而焚之!”于是洪秀全的尸体被刀斧剁得粉碎,成了一坨肉酱。

即便碎尸万段,也不足以化解曾国藩对的仇恨,他又命人把这团肉泥和火药拌在一起,装入炮弹,然后把一颗颗接炮弹连发射向天空——就是你死了,也要你灰飞烟灭,尸骨无存,阴魂无归!

曾国藩与洪秀全是不共戴天的生死敌人,但如此突破人性底线的举动,仍然让人难以置信,曾国藩为什么要对洪秀全如此惨无人道呢?我想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湘军初期屡战屡败,让曾国藩面子尽失,曾国藩在给皇帝上奏折时,曾承认自己“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甚至几次想跳江自杀,他把这些失败当作对自己的侮辱,一旦取胜势必大肆报复。

二是洪秀全曾大肆焚烧孔庙,让曾国藩偶像受辱。洪秀全建立的太平天国,信奉上帝,见到孔庙不是砸就是烧,这无疑是狠狠打了信奉儒家的知识分子的脸。曾国藩是儒家传统的坚定信仰者和维护者,洪秀全此举相当于羞辱了他的信仰,势必对洪秀全恨之入骨。

可以说,洪秀全在战绩上和信仰上都完爆曾国藩,让曾国藩遭遇生平最大的羞辱,但曾国藩却没能在洪秀全生前完成报复,所以他即便在对方死后也要对洪秀全挫骨扬灰,让他永世不得超生!

满清粉和曾剃头的粉丝,请不要拿太平天国的黑材料说事,以满清王朝及其奴才的德性,若不把太平天国黑成史上最邪恶的邪教,那才真是闹了鬼!


狄飞惊

这可以算得上是毁尸灭迹的最高境界!

太平天国运动可以说的上是清朝历史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公开造反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甚至一度与清政府分庭抗礼,最近的一次居然都打到了天津城下,也正因为太平天国是清朝历史中对清朝统治威胁最大的一次起义,也导致了清政府对太平天国的镇压是最为残酷的!

在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行动中,在战斗中被抓住的、或者被动投降的太平天国将领一般都是就地处决,甚至还有相当数量的太平天国将领在主动投降后也仍然遭到清政府杀害,至于战后大规模的屠杀俘虏,甚至将主动投降的太平天国降兵成建制屠杀,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清政府对于镇压太平天国的态度,是清朝历史中镇压所有农民起义中最残忍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清兵对于洪秀全尸体的处理,当然也是毫不客气!

在封建社会,对已经死去的敌人的尸体进行侮辱是经常发生的事,大家经常说的鞭尸挫骨扬灰指的就是这一类的行为!所以对于清政府而言,太平天国的首要领导洪秀全虽然已经提前去世,但对于他的尸体,自然也要选择效仿前辈们的“文化”!也要毫不留情面的毁掉!

不过曾国藩的湘军也发明了新的一招,用把洪秀全的骨灰装到大炮里发射的方法,来实现“扬灰”!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洪秀全的骨灰彻底不留痕迹的毁掉。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太平天国运动也算得上是一次宗教起义,洪秀全也是这次运动中的宗教领袖,当时湘军虽然攻占了南京,但在东南地域永远有相当多的地盘仍在太平天国的控制范围内,周边至少还有几十万太平天国的军队正在作战,也是为了从精神上摧垮太平天国将士们的斗志和信心,彻底打垮洪秀全这个精神领袖!将洪秀全的尸身毁的一干二净是最合适的方法!

另外,虽然洪秀全是在天京被围困时去世,下葬也存在一定的仓促性,但毕竟是太平天国的第一个皇帝,他的坟墓理论上应该也经过一定的布置,至少应该还有一些数目客观的陪葬品,但根据后来曾国藩的回报,声称洪秀全只是单纯的被掩埋,周边也并没有发现其他物品,这段汇报内容未必属实,不排除洪秀全的墓葬中也有一定财富,曾国藩借着毁灭尸体和坟墓,将财富据为己有。

此外十几年的征战,作为一直把洪秀全当成仇敌的曾国藩来说,曾国藩对洪秀全的仇恨远比其他人要高,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曾氏家族又有多位亲戚战死,因此在攻占南京之后,对洪秀全的尸体进行毁尸泄恨也是完全可以理解!




辽宁资深球迷

曾国藩不但把洪秀全尸体轰上天,还杀了已经“投降”的太平军忠王李秀成。他这么做,除了向清廷“表忠心”之外,更多的是要掩盖一个惊人的秘密。而那个秘密,到今天还是秘密——太平天国数千万两白银的“宝藏”去向成谜。

曾国藩进南京,除了挖地三尺找宝藏,还下了一道命令:“戮尸,举烈火而焚之!”这道命令的对象是已经死去两个月的洪秀全。于是洪秀全被从墓地挖了出来,用刀砍斧剁烈火焚烧之后,曾国藩(一说为曾国荃)还下令把洪秀全骨灰拌上火药,装入几颗炮弹里,然后分批发射——这是要让洪秀全灰飞烟灭,而且骨灰也不能凑到一块。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正好写了一篇稿子,其中有一些文字解释了这个问题,摘录出来供大家参考:

曾国藩一炮把洪秀全骨灰轰上天,应该不全是为了仇恨;曾国荃凌虐李秀成,自然也不全是为了仇恨。按照惯例,胜利者都是比较“大度”的,饱读诗书的曾国藩如此失态,原因大致应该有三个。

首先,这是为了向朝廷里那些满清贵胄“表决心”——对反叛者我们兄弟时毫不手软,所以我们绝对不会有“不臣之心”。因为这时候朝廷里已经有了曾国藩“拥兵自重”甚至“割地称王”的流言,据说任江浙巡抚的左宗棠派亲信给曾国藩送来一封密信:“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暗示可以支持曾国藩推翻腐朽的清廷。这封信的真伪暂且存疑,但是曾国藩当时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是真的。曾家兄弟这样对待洪秀全和李秀成等人,无疑是要表明一个态度:我已经自断退路,绝不会跟太平军余部合作反清。

第二个原因可能就是恼羞成怒——我们兄弟脑袋别在裤腰上,费尽千辛万苦才打下南京城,但是实现侦查得知的数千万两“天国库银”就这么人家安蒸发了。狗咬尿脬空欢喜一场,这愤怒是可想而知的。

至于第三个原因,那就是杀人灭口了——他们已经得到了“天国宝藏”,所有的知情人必须干掉,特别是那个“什么都招了”的李秀成,万一他到京城说我们兄弟得到了多少财宝,我们可就长一千张嘴也说不清了——不管曾氏兄弟拿没拿到财宝,在朝廷、特别是“政敌”眼里,“李秀成说有那就一定有”。所以不管刘秀成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都不可能活着走出南京。而为了表明曾国藩杀掉李秀成是出于“忠心义愤”,那么必然要对洪秀全做出一些更过分的事情,于是“一炮把洪秀全轰上天”,也就顺理成章了。

清朝要是有奥斯卡金像奖,那么慈禧是千曾国藩一座小金人的,因为曾氏兄弟这番表演,那绝对是“影帝”水准的……


半壶老酒半支烟

首先我得说一声,曾国藩并不是所谓的圣人。曾国藩把洪秀全的尸体轰上天的行为,和伍子胥鞭尸楚王是一个行为,但是本质上却有着极大的区别。伍子胥鞭尸楚王是因为父兄大仇,而且还争得了当时自己君主的同意,可谓大丈夫。反观曾国藩既没有挣得朝廷同意,也没有所谓的大仇。完全是发泄私恨。



事情经过

1864年7月19日,曾国藩的湘军攻破天京,数万湘军挥舞着刀剑,如洪水猛兽般攻入了天京,守卫的太平军已经无力抵抗了,傍晚时分,天京失陷。湘军入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他们无一例外都只想猎取一个最重要的人物——天王洪秀全。

经过了十天的寻找,一直到7月30日,湘军才找到了洪秀全的尸首。这时两个苦苦搏杀十余年的对手第一次见面。曾国藩描绘道;“胡须微白可数,头秃无发,左臂股左膀尚有肉,遍身用黄缎绣龙袍包裹。”

然而到了8月1号这一天,曾国藩下达了最严厉的惩处方式:“戮尸,举烈火而焚之!”洪秀全的尸体再次被拖了出来,被刀斧剁得粉碎。即使这样,曾国藩还不罢休,又下达了挫骨扬灰的命令,命人把肉泥拌进火药,装入炮弹,然后接连发射出去——就是死了,也要让洪秀全灰飞烟灭,阴魂无归。



事情原因

一;曾国藩初期对阵洪秀全时,屡战屡败,感觉到自己尊严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即便是后来攻入太平天国,也不是因为自己能力长进,而是因为太平天国内部分化。因而无法摆正自己的心态,为了证明自己能力要强于洪秀全。找回自己所谓丢失的“尊严”。殊不知洪秀全可以说是成就了曾国藩。如果曾国藩心态摆正,应该是厚葬这个老对手。正如康熙当年敬酒吴三桂和郑经、噶尔丹等人。感谢对手成就了自己。



二;曾国藩曾经发表《讨粤匪檄》中说道“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一旦扫地荡尽。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也”,而太平天国运动大肆毁坏孔庙,所以曾国藩也因此非常痛恨洪秀全。



曾国藩把这所有的恨都变成了对南京城民的恨,因为心态的失衡和孔庙的原因,对刚刚攻下的南京城展开了大肆屠杀。所谓的曾屠户也是因为此事。


越关换视界



中国古代对罪恶极大的人,或者极端仇恨的人,一般采取掘墓鞭尸,挫骨扬灰的措施。

曾国藩打了几年才打下南京,湘军损失极大,可谓是惨胜,所以,占领南京城以后,听说洪秀全死了,于是掘卡开坟墓,把他尸体焚烧,又把骨灰装到炮筒里,用炮打出去。这样,就可以使洪秀全的灵魂找不到归宿。



俗话说的,“炮轰”一词可能就是这么来的。

事实上,据后人统计,太平天国运动确实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的大灾难。

1883年,一个美国传教士称:太平天国战争造成中国人口的损失为5000万。而当时的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则估计太平天国战争导致的人口死亡数为2000万。这是当时在中国的外国人所作的估算,没有多少事实依据。



中国当代人口史学者在确凿的史料基础上,对此进行了重新估算,形成了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根据太平天国前后《户部清册》所载的户口数,认为从1851年到1864年中国人口锐减40%,绝对损失数量达1.6亿;第二种意见则将战前的人口数据与1911年宣统人口普查资料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太平天国战争仅给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五省直接造成的过量死亡人口就至少达到5400万,如果再考虑到其它战场湖南、广西、福建、四川等省的人口损失,那么太平天国战争给中国带来的人口损失至少在1亿以上,直接造成的过量死亡人口达7000万。



不管以上哪种估算成立,都不能否认,其人员损失是巨大的。再考虑到时代不同,二战时已经有了先进武器,而太平天国时期用的是冷兵器,主要的作战武器就是大刀长毛。所以,战斗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惨烈。

最后的结论,太平天国战争不仅仅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浩劫,而且也是全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


老衲侃春秋

太平军只要是头领,被俘虏以后几乎没有什么很好的的下场,凌迟是最基本的。


在网上看到一副石达开被凌迟的照片,不知道真假,但是觉得真的挺惨的,庆幸大清早亡了。

死后戳尸,没有大仇不干这事儿,但是很多时候人和人之间的仇恨不是因为一方的死亡而消弭掉,比方说伍子胥对楚昭王,比方说曾国藩对洪秀全。


从金田起事到在南京坐上皇位,洪秀全的一生可谓跌宕,但是曾国藩又何尝不是呢。


他本就是一个比较笨的读书人,费劲八叉的考上科举,然后官做得也不开心,回家奔丧的时候赶上太平天国所向睥睨。


但是绿营烂透了,没办法他只有组织乡勇抵抗。


但是地方的不配合,流寇的作乱,曾国藩不得不杀一儆百,杀百儆千,杀的人头滚滚,为他也赢得了曾剃头的美名。


杀人像剃头。

但是也正是这种严刑峻法,稳住了动乱的局势,后来他出湘统帅天下兵马和太平军对峙,数次险死还生,甚至数次失败败得他都有投水自杀,一死了之的举动。


作为一个儒生,曾国藩尤其不能忍受太平军捣毁孔庙亵渎先贤的做法,读了这么多年书,很多东西是侵入骨子里的。


这点大约是曾国藩恨透洪秀全的原因,而洪秀全也比较不争气,进了南京开始纸醉金迷,除了内斗就是给女人编号,这也导致后期的太平天国腐败没落。


人心涣散

进了天京的曾国藩,面对刚刚死去没多久的洪秀全怎一个“恨”字了得。


所以就把他错骨攘灰,所以就把他添了大炮,让他去天国和天父天兄团聚去了,甚至对他的儿子都实行了残酷的凌迟。


这大约就是恨到极致的表现,有些怨恨是不能用对错来衡量的,只是单纯的我恨你,恨死你,恨你死而已。

============

文/ 薛白袍
(点赞吧,爱死你们了)

薛白袍

洪秀全之于曾国藩,应该是贵人。为什么会这么说,我们可以简单的看一下曾国藩的官路历程:

  1. 1838年,曾国藩参加会试,终于成功登第;
  2. 1840年,曾国藩任翰林院检讨;
  3. 1843年,曾国藩任四川乡试正考考官,文渊阁校理;
  4. 1846年,曾国藩任文渊阁直事;
  5. 1849-1850年,曾国藩先后任礼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工部左侍郎,正儿八经的二品官;
  6. 1852年,曾国藩丧母,归家守孝,并于同年年底奉命组建地方团练对抗湘军。
  7. 1860年,曾国藩加兵部尚书衔,两江总督,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江南军务,正式成为封疆大吏;
  8. 1864年,曾国藩被封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袭罔替,并赏戴双眼花翎。


1851年到1864年之间,正是太平天国存在的时间,而曾国藩奉命组建的湘军,是剿灭太平天国头号功臣。

从曾国藩的仕途经历来看,曾国藩的崛起正是从1852年组建地方团练开始的。如果没有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曾国藩也许就是老老实实的做一个京官,并不会成为封疆大吏手握重兵。所以在这个角度来看,洪秀全确实是曾国藩的贵人。



不过,曾国藩对待这个贵人,那倒是一点都不客气。早在曾国藩攻破南京的前一个月,洪秀全早已见上帝去了。曾国藩直接命人将洪秀全的棺木掘出来,把洪的尸体剁成碎末,用大炮轰到天上去了,挫骨扬灰也不过如此。



曾国藩为什么这么做,他不是熟读读孔孟之道吗,怎么还会做出如此不齿的行为?我认为这就是战争,赤裸裸的把人性最暗黑的一面激发出来了。特别是曾国藩在前期对抗太平天国,屡战屡败,别提被打得有多惨了,曾国藩一度都想跳水自杀!

所以,一旦战争胜利,曾国藩那已经被扭曲的心灵就彻底激发内心的黑暗,不光将洪秀全挫骨扬灰,甚至还放纵士兵在南京城内少杀抢掠,南京城内的惨状,如同地狱一般!

什么孔孟知道,呆一边去吧,此时曾国藩需要的就是发泄!仅此而已!


小镇月明

曾国藩和洪秀全两个人在历史上都有很大的争议,曾国藩应该是毁誉参半的历史人物,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人印象当中的古人和现代人的分界线就是曾国藩。而洪秀全作为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前期是相当出色的,但是定都天京之后洪秀全开始生活腐朽,任人唯亲,排除异姓,在宫殿内过上了极为奢侈的生活,也算是毁誉参半的人物。同时作为敌对了11年之久的曾国藩和洪秀全,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相当爱国的。

那么曾国藩在洪秀全死后为何还要对洪秀全采用“炮决”?

洪秀全在天王府度过了十一年的皇帝生活,1864年,在曾国藩弟弟曾国荃的轮番轰炸下不得不抛下后宫的几千佳丽,最后自尽身亡,就在他死后不到两个月,天京沦陷,天国灭亡,整个湘军进城见人就杀、见女就抢、见屋就烧,丝毫不比日本人的三光政策要差,他们目光紧盯,为的就是找到洪秀全,最后终于在一个宫女告密下找到了洪秀全的尸体,没想到和曾国藩做了十一年对手的洪秀全,他们二人竟然是以这种方式相见,曾国藩命人把洪秀全的尸体挖出来后用刀将其剁碎,最后拌进火药,装进炮弹,一场极为壮观的“仙女散花”让曾国藩大饱眼福。

如果说曾国藩为什么要对已经死了的洪秀全做出如此残忍的炮决,个人认为有几个方面:

首先:曾国藩的心理作用,洪秀全作为曾国藩的对手,两人十一年的对战,虽然未曾谋面,但是曾国藩所领导的湘军多次被洪秀全所击败,尤其是在曾国藩被石达开逼得要跳河自尽,他把一切的耻辱都归结于洪秀全的身上,要不是他一首策划的天国运动,自己又怎么会落得如此不堪。心里早已经痛下杀誓,就算是你已经死了,我也要让你永世不得超生,灰灰湮灭!

其次:为了当众表示自己忠于清廷,让所有人知道,而清廷也确实赞扬曾国藩。

第三:思想不一,曾国藩推崇儒家思想,而洪秀全所带领的军队见到寺庙就拆,尤其是孔子庙,曾国藩只恨不能手刃洪秀全,让他得了便宜。

【羽评历史,欢迎右上角关注】


羽评历史

能为什么?除了仇就是恨呗!

洪秀全以上帝之子自居起家,瞅准了清廷的奴役封建暴制压得人民苦不堪言的时机,以替天行道揭竿而起,没想到天下居然如云影从,浩浩荡荡成百万之众。

清廷此时只有以曾国藩的湘君能勉强与之一战,但是历经11年,曾可谓是屡战屡败,賊精的曾国藩在给咸丰告罪的表中,表奏说自己屡败屡战。咸丰一听,颇为曾国藩不屈不挠的精神气动容,大为鼓励曾国藩奋勇杀敌。曾国藩如果说自己屡战屡败恐怕就做不了那个“

天下人不忍欺负!”的曾圣人了。
曾国藩与洪秀全无异是有大仇的,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精神上,洪秀全都极尽所能地打击曾国藩。

洪秀全在天京称王后,一面殚精竭虑地截杀曾国藩,一面把曾国藩视为精神支柱的儒家文化与庙宇大肆贬低、推戮殆尽,又接连挑起战争,生灵涂炭,祸国殃民,死伤无数,这令曾国藩一介读书人,痛心疾首,恼怒不已。

曾国藩以此立誓要将洪秀全生擒五马分尸、千刀万剐、挫骨扬灰,再令其魂消魄散,永世不得超生。


后来,曾国藩湘君终于围攻拿下天京,四处都没有找到洪秀全,后来审问一个洪秀全贴身女官才知道他已经死了十多天了。

原来这个神棍到死都信奉他是上帝之子那一套,城中无援、无兵、无粮,他身先士卒每日煞有介事地带着大家念经咒请天兵下凡助他,没东西吃了就让下属去刮来青苔美其名曰天赐“甘露”,自己先吃了,结果中招了,一病不起,一命呜呼。死的时候裹了厚厚的十几层黄色锦缎布,葬在了他的宫殿花园。


曾国荃毅然决然地让下属将其挖出,撕去所有布匹,抬到了哥哥曾国藩面前,曾国藩一看“原是个秃头?!”大手一挥,千刀万剐,火烧成灰,和于火药,轰天散尽,圆了自己的誓言。


不书三少

文/炒米视角

讲曾国藩把洪秀全尸体轰上天,完全是搞事情。目的很简单,何为“挫骨扬灰”、”死无葬身之地”?不过如此而已。此事在《清史稿》和《清实录》里的记载,都是”戮而焚之”。什么意思?就是把洪秀全的尸体剁了烧掉。效果其实一样。然而用炮轰掉,实则用心险恶,炮乃现代之物,很容易让人用现代标准去评判中古的恶行。从而得出曾国藩乃恶小之人。加之后人评判曾国藩为“半个圣人”,最终得出曾国藩为“伪君子”,恶毒之小人也!


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用现代的价值评判,无论曾国藩还是洪秀全都算不得什么“好人”。但回到当时历史情境,各有各的宿命。
洪秀全靠一本洋盘的《劝世良言》,发挥了精神病人特有的天赋 ,硬是把自己变成了上帝的儿子,并利用底层群众对清朝的不满,终于让自己实现了“天天吃肥肉,夜夜当新郎”的夙愿。而劳苦大众的理想与夙愿,则丢到了云里雾里。


而曾国藩仕途一般,和每一个通过科考出身的仕子一样 ,满怀匡扶天下,济世利民的夙愿,

然而从国子监起步一层层地熬资历,挂职各部委的时候,突然母丧要回家丁忧了。这也就意味着事业上升期,突然休克,等守孝27个月回来 ,黄花菜都凉了!

宋明理学之后的儒家礼教有问题吗?是不是天下人都像曾国藩那样热爱忠贞,愿意卫道儒教?显然不是吧。毕竟近代史上,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就曾经说过“吃人的礼教”。所以当洪秀全抛弃了那个秩序,代之“平均主义”的”新秩序”时,那种被封建礼教压迫的力量反弹起来,是不是至少让很多依靠礼教来维持社会价值秩序的儒生们感到末日感?


但是实际上在整个天平天国时期,洪仁玕的“理想社会”其实一直无法实现,并且“孔子”虽然被”上帝”鞭挞,但最终”上帝”还是无奈地在身边给“孔子”留了一个位置。这其实就是洪秀全对自己理论因现实处境不断修改的结果。然而终究有个“命门”无法修改,也最终使得太平天国出现内讧,并陷于覆灭。

而曾国藩或许正是这种危机感和仇恨感,组织湘军起家,“越败越战”,最终等到太平天国”内讧”,逐步击破。而此时,更多“分一杯羹”的地主步曲也已经成长起来,譬如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太平天国前期的石达开,后期的李秀成,都曾让曾国藩苦不堪言,几次差点自杀。

此刻破“天京”,如此仇恨,人之常情。然而曾国藩再“残忍”,再如何叫得“曾剃头”,也不影响他成为儒家的“半个圣人”,所谓圣人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因为拥军未争位,且主动裁军,便是”立徳”;平太平天国,拯救“天下”危亡为“立功”;《曾子家书》道尽了做人之道,为“立言”。


至于战场的残忍,对平民无辜的戕害那些无非“乱世重典”,不损曾国藩私德。
且“长毛”在曾国藩眼里乃“发匪”也,官军对于匪则无人道可言。圣人还是那个圣人,屠夫也还是那个屠夫。是曾国藩错了吗?不是,因为曾国藩誓死卫道的就是那“吃人的礼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