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的落戶新政

文章首發於微博:老道消息

望梅止渴的落戶新政

1984年,大連為了吸引外地人才, 建設當地的經濟技術開發區,所以提出了一個所謂藍印戶口的過渡政策。這樣外來技術人才就可以憑藍印戶口享受和本地人一樣的社會福利,幾年之後可轉為正式戶口。

1992年,公安部正式承認了藍印戶口作為落戶的過渡政策。可惜,政策慢慢走形,藍印戶口和人才技術脫鉤,開始和房地產掛鉤。 1994年,上海房市低迷,出現了20%-30%的置空率,市政府出臺藍印政策,規定境外人士投資20萬美元或者買100平的外銷商品宅,境內人士投資100萬就能換一個藍印戶口的落戶指標。

當時,東南沿海地區普遍都是如此,藍印戶口成為地方樓市的救市靈藥。在2014年5月,天津取消藍印戶口之前,很多不能落戶北京的北漂,就在天津買房拿藍印戶口,讓孩子在天津參加高考。

2017年,各大所謂的新興一二線城市爆發激烈的搶人大戰,杭州、成都、武漢、南京 、西安、重慶等城市都開始出臺各式各樣的優惠措施,搶奪人才,基本上是本科即可落戶,在樓市嚴控的條件下,不惜重金補貼人才買房、租房。

到現在差不多一週年,成果斐然。

招聘網站的數據顯示到一線城市工作的畢業生連續五年下降,從51%降到32.8%,杭州、深圳、成都成為畢業生意向榜單前三,北京落在第五位。從實際的戶籍增長來看,二線城市數據也很漂亮 。成都落戶了36.4萬人。 西安落戶了25 萬人,武漢落戶了19.81萬人,杭州落戶了17.9萬人。

政策又開始漸漸走形。杭州還堅持碩士生才能無條件落戶,武漢已經向30歲以下專科生敞開大門。2017年春節前後,人才搶奪戰升級。參與城市數量達到20多個,戰火蔓延到二三四線城市,秦皇島、崑山、滁州等亂入,可是人才標準卻在“降級”,從本科,大專、一下子降到中專。

1月5號,蘭州做的最早、最直接,沒說人才引進的事情,乾脆的第一個開始鬆綁樓市,解除部分區域限購。可以理解,蘭州去年的土地收入是66.68億左右,比起16年124.89億的巔峰,幾乎腰斬。

其他城市就做的比較委婉,同一天,合肥解除限價,開發商自由定價,6天之後,才宣佈加入人才大戰,而且中專可以直接落戶。巧合的是,去年合肥土地出讓金跌了35%,成交量跌了73%。南京也放寬了人才指標,40歲以下本科可以直接落戶。仔細一查,南京去年房子成交量跌了一半,從12.8萬套跌到6.2萬套。

任志強說房地產是政府的夜壺,真是不虛言。

所以最近有人說,北京在二線城市的搶人大戰面前有了危機感,因此在3月21日公佈史上最寬鬆《北京市引進人才管理辦法》,開放人才落戶。

姚勁波說自己在北京開政協會議的時候,提交了一個提案,勸領導北京不能再這樣等下去了,“現在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都在和北京競爭人才……年輕人可以在北京奮鬥,但是在30—40歲的黃金年齡,就不得不因為住房和教育問題,離開北京。”

不知道領導是否真的聽到了。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沒有像2017年那樣提“控制人口”。但是所謂“近十年來最寬鬆的落戶政策”,各類千人計劃、投資資金規模上億的 VC/PE 高管,融了7000萬的創業公司,還有年薪百萬的程序員(大概是阿里的P8和騰訊的T3.3)。

北京顯然沒有將二線城市放在眼裡。忽略知乎上的樣本,99%前往二線城市發展的35歲左右焦慮中產,是夠不上這個標準的,北京的對手只可能是潛在的移民。前不久,攜程CEO梁建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公司中高層現在基本上把孩子已經往國外送了,特別窮的顧不上這個,能在上海買個房就好。

北京這麼高冷是有原因的。2012年, 張力、吳開亞收集了45個城市的數據,根據“土著”和外地人口在待遇的差別來量化計算出各個地區自由落戶的財政成本,發現了兩個非常有趣的數據。 在所謂的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之中,北京為北京本地人口提供“超”福利政策。

第一,保守估計,北京所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的成本是最高的22769-34769元,大概是上海、深圳、廣州的1.5-2.5倍左右。

第二北京是唯一一個在福利支出和財政收入上出現倒掛的城市。北京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年度均值是 28769,人均財政收入是24883元,相差3886元。如果放開落戶,必然是虧得厲害。

相比之下,深圳公共服務價值均值為15557元,人均財政收入為51621元,福利支出僅為財政的30%左右。如果按照深圳一樣的標準,北京要引進一個人才,必須為財政貢獻9萬元才不虧,算上個人所得稅需要和中央分賬的比例,所以應稅月薪7萬這個標準就顯得很合理了。

問題就是年輕人不是生來就是阿里的P8,千人海歸,或者B輪後創業公司的合夥人。深圳的人均財政收入高,建立在這是一座“奮鬥者的城市”,“改革的城市”的前提下。一座城市春節前剛剛對年輕人下過一次逐客令,春節後就抱著只想摘桃子的心態出臺的這個落戶政策。讓年輕人只能“望梅止渴”。

不過北京向來如此,從來都是讓屌絲“望梅止渴”的。當年馬雲在北京的時候,心態不也是“再過幾年,北京就不會這麼對我,再過幾年,你們都會知道,我是幹什麼的!我在北京也不會這麼落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