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柳:文化投资很热闹,我选择平和

加入华盖资本之前,陈春柳曾在建银国际文化产业基金任职。她是建银国际文化基金的创始人之一,全面负责建银国际文化基金的筹建、募集及前期投资管理工作。

作为华盖资本文化基金合伙人,陈春柳曾主导了众多文化企业的投资,包括中教启星、果麦文化、开心麻花、泽灵文化、皙悦传媒、何仙姑夫、十点读书、万娱引力、新榜、意外艺术、北美留学生、视觉社区、电影《心花路放》、电视剧《黎明决战》等。多年的文化产业投资经历,让她对文化相关领域有了深刻理解,并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

陈春柳:文化投资很热闹,我选择平和

做投资,深耕文化产业

“2016年是知识付费的元年,2017年知识付费迎来了大爆发,我和我的团队也在2016年前后看了大量的新媒体及内容付费相关项目。那个时候,大部分新媒体公司的变现模式还都集中在广告上,通过内容和课程进行商业变现的不多,大家都在尝试和摸索。我们基于对内容行业的深度研究以及对新媒体项目长期大量的跟踪,对知识付费的发展趋势做了一些预判,才有了现在的成果。”

2016年,因为看好内容/知识付费的发展大势,陈春柳和她的团队在新媒体方向做了重点的投资布局,在比较合适的时机,以合理的估值投资了一些非常有潜力的新媒体公司,一年过后复盘来看,这些公司发展得都非常不错。“今天的文化产业和消费紧密联系,现在的消费越来越需要文化内容支撑,文化内容也迫切的需要结合商品与商业模式变现。”

陈春柳坦言,文化产业的热点日新月异,做投资时必须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和行业大趋势,深度挖掘里面的逻辑与本质,绝不做短期的跟风式投资;同时,积累和整合行业及相关行业资源,与更多的资源方合作、以控股或大比例投资的方式深度介入到企业运营和产业整合中、才有可能逐步形成华盖基金独有的特色优势。她平时经常跟同事说,要充分做好行业研究,多提问,多思考,多学习,不能迷信任何大机构或投资大咖的观点,要自己思考研究,相信自己的判断。

陈春柳非常注重建设和谐的团队文化,鼓励团队内部充分沟通学习,相互赋能。“大家各有所长,良好的互动是团队不断创新、协同合作、提高战斗力的源泉。我们经常探讨文化企业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如何持续实现内容变现。团队内部的讨论往往非常有效,有一些想法会达成共识,还会有一些新鲜想法被激发出来。”

2017年,陈春柳提拔团队中的两位创始成员担任了华盖文化执行总经理,“给予一同创业的伙伴充分的信任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是我一直以来倡导的团队文化。我希望团队成员之间能够充分信任,这样大家的才华才能得到充分施展。”

陈春柳从事文化投资已经超过十五年,从建银国际到华盖资本,一路走来,她对投资的理解越来越深,在文化产业基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以投资影视行业作为突破口,华盖资本不断聚集机会和资源,正在逐渐向大文化领域扩张。如今的华盖资本管理基金规模已超过百亿,投资企业超过百家,积累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在陈春柳看来,“公司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投资人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深入产业,与产业融合。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核心竞争力与未来的发展。”

多年扎根文化产业,陈春柳坦言也会遇到一些自己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比如某些机构在没有项目退出的情况下竟然能够顺利挂牌上市,她还非常看不惯那些纯粹靠PR融资、靠哄抬价格抢项目的行为。好在,“还有一群像我们五个闺蜜一样,执着追求价值投资的理性投资人。”

陈春柳:文化投资很热闹,我选择平和

做母亲,深度体验人生美好

在工作之外,陈春柳说自己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母亲。“有宝宝之前和之后的变化还是很大的,现在的我可能比以前更加成熟、坚强和从容。有了孩子之后,在面对很多选择时我会更坚决和纯粹。”

“为了成为他的榜样,我会比以前更希望自己变得优秀;为了他,我会做很多以前从没想过要做的事,也会放弃一些以前会选择去做的事。以前我很忙,现在依然很忙,但更加从容。他让我对自己的生活重新有了思考,我会重新审视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工作方式。”

陈春柳说,有了孩子之后,她也更能理解自己的母亲,重新定义了家庭,甚至有了一种新生的感觉,好像有了一次可以重新来过的机会。“我希望他是快乐的,可以避免遭遇我之前所有的遗憾。总之,做母亲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在工作中,陈春柳的最大职责之一是为投资人赚钱,但在生活中,她是一个特别知足长乐的人,很享受现在的状态。当被问到有什么是自己特别想买的东西时,陈春柳的回答是:想买一个幼儿园。

“首先,我特别喜欢小孩子;第二,可能跟我的教育理念有关,我觉得学龄前儿童最重要的是要释放天性。我现在每天回到家跟孩子的互动都特别简单,主要是让他开心地玩儿,根据他的兴趣来互动。我不主张过度地去做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事情,我对他最大的期望是能健康,保持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我也不会要求他一定有什么特长,与这相比,我宁愿他是一个综合素质很高的孩子。所以,如果可以的话,等我做不动投资了,我希望拥有一个幼儿园,我想尝试一下我的教育理念。”

陈春柳最大的个人爱好是旅行,对她而言,旅行是一个跟家人相处、促进感情升温的绝佳机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旅行还像是一次心灵的“辟谷”,强迫自己抽离工作环境,停止高强度的思考,彻底换一个“真空”的地方净化和升华自己。她第一次拿到比较丰厚的奖金时,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去旅行。“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是放空自己、反思自己最好的方式,它能帮助我更好地思考,更好地感受生活。”

陈春柳坦言,平日里自己会投资一些跟文化相关的事情,也会买几只文化方向的股票。通过这些小的投资,她会对文化行业产生新的思考和洞察,也会激发她进行新的尝试。

至于自己最大的一笔投资,“我想是学习吧。这个学习的定义很宽,不仅包括读EMBA和报一些课程。我确实会在近期去上EMBA,也参加了‘混沌训练营’,未来还可能会去尝试更多有意义的课程。但除此之外,我更愿意花钱去感受一切新事物,去尝试新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这就跟我们文化基金的理念一样,我们会去不断地关注新零售、新模式、新体验。”

谈健身,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陈春柳从小就喜欢运动,上学时的体育成绩很好,喜欢跳舞、跑步、游泳,工作后依然保持了良好的运动习惯,刚开始时喜欢尝试各种不同的运动项目,像骑马,滑雪、瑜伽、网球、高尔夫、拳击等等都尝试过,现在因为业余时间有限,就保留了网球和跑步这两项作为日常坚持的运动项目。

对陈春柳而言,选择跑步更像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跑步是相对比较方便的运动,随时换双鞋就可以去跑了。出差时我也会随身带一双跑鞋和一身运动服,在酒店或者附近的公园、有特色的街道去跑一下,我很喜欢用跑步的方式去认识一个城市。”

至今,她已参加过两次半马。“我参加马拉松,并不会太过于追求成绩,其实就是想通过跑步的方式跟朋友们聚一下。跑步或者参加马拉松经常是我和好友聚会的由头,比如,今年我会跟闺蜜们去布拉格参加马拉松。你很难想象,我们去布拉格的第一理由不是因为它的老城广场,不是想在伏尔塔瓦河边看日落,而是去跑步。”

陈春柳说,健康是一项长期投资,从饮食结构、运动方式再到生活习惯等等,各方面都要照顾到。“投入的可能是时间,可能是金钱,而回报可能是寿命,也可能是多彩的生活体验。”

当被问及如何定义“衰老”,陈春柳回答:“首先,我肯定不会狭义地认为它是指容颜的衰老。这确实是最直接,也是最直观的一种衰老,但在我看来,衰老更体现为一种思想状态或者说一种心态。比如,看一个人是否还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是否对不确定的未来充满期待。从这点来看,我应该还算年轻,这可能跟我从事的职业有关,它迫使我每天都在感知和接受新事物,所以我经常说,文化投资有它独特的魅力。我接触的创始人很多都非常年轻,属于‘85后’,甚至‘90后’;我研究的产品和服务,主要面向的群体也是年轻一代。这些都让我能始终走在很多同龄人的前面,先于他们去探索新事物,这可能是我保持‘年轻’的一个秘籍。”

但陈春柳也坦 言,发现自己现在也出现了一些“初老症”症状,比如眼角的皱纹,疲惫时的眼袋等等,“我会坦然接受它啊,当然面膜和去美容院肯定是少不了的啊,哈哈,其实最好的抗衰老方式就是:多笑,因为一笑起来整个人的状态就是年轻的!如果有一天我出现了自己定义的衰老状态,我想我也会像现在欣赏自己脸上新爬出来的皱纹那样,去坦然接受它。”

“我相信能量是守恒的。当我不再好奇的时候,我可能变得更加平和;当我记忆力越来越差的时候,可能我变得更加睿智。我想,岁月拿走了什么,一定会有下一份惊喜在前方等着你。”她笑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