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豐慧: “融資渠道荒”比資金緊張資產配置荒嚴重百倍

餘豐慧: “融資渠道荒”比資金緊張資產配置荒嚴重百倍

融資渠道荒這個說法非常準確。多渠道融資,市場化融資,多形式融資,多種業態融資等,途經、方式、渠道、形式業態、直接簡接越多,融資市場才能越完善與健全,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才有希望。

前幾年不可否認金融市場確實有點混亂,特別是網絡貸款平臺出現後,一粒老鼠屎壞了互聯網金融一大鍋好湯。關鍵在於侵害了許多投資者的財富。不過,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在看到P2P對金融市場破壞的同時,帶來的最少兩點正面影響無論如何都是不能否定的。

一是伴隨P2P的野蠻式發展,無論是真創新還是假創新,以市場化為主導,多渠道、多方式、全方位的融資市場環境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包括中小微企業在內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同時,百姓投資多元化局面正在形成,金融市場繁榮與活躍格局前所未有。無論如何都對經濟起到了金融的強有力支撐作用。

二是百姓風險意識大大提高,對金融投資決策更加謹慎,分析鑑別風險能力與水平得到提升。市場是最好的老師,拿錢買來的教訓才能刻骨銘心。

整個中國市場特別是金融市場包括股市、債市、信託產品、保險產品,以及後來的互聯網金融產品,都出現了剛性兌付的情況,並且往往是政府主導與壓力下,金融企業不得不剛兌。這樣保住了社會一時穩定,但卻留下了大金融風險隱患。主要問題還不在這裡。主要問題在於破壞了市場機制下投資交易自願,而風險自擔的基本規律。後果是什麼呢?後果是遇到高息甚至是騙子誘惑力,百姓仍然敢閉著眼睛投資,反正有政府兜底或者政府不會不管。

結果是市場無法出清,風險隱患重重,市場扭曲嚴重。市場永遠難以成熟,投資者永遠不會理性,無限期惡性循環下去。

最後監管部門隆重登場,一關了之,一刀切萬事大吉。市場沒有風險了,監管也省事了,一了百了了。一個更大問題出現了,市場死了,融資更難更貴了,實體經濟企業要哭了,要死了,經濟增長立馬受到影響了。

我十分不解的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了,為何至今還沒有走出“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怪圈呢?

這輪金融整頓是完全必要的,沒有人反對。整頓的目的在於讓金融行為合法,消除風險隱患。把歪門邪道封殺與關掉無可厚非。不過,一些創新的金融渠道,已經在融資中發揮重要作用但確實有打擦邊球稍稍不那麼合規的業務,還是讓業務產品合規合法,而不是將渠道一關了之。

餘豐慧: “融資渠道荒”比資金緊張資產配置荒嚴重百倍

把違規業務與品種堅決取締,讓渠道等各種融資方式上運行的金融業務合法,而不是關掉渠道或者慎重關掉渠道。一般企業的融資渠道無非是:股、債、貸、非標、互聯網金融、海外。股權融資難度很大,債券融資門檻高且近期風險偏好快速下降,貸款授信要求苛刻且額度吃緊,非標在資管新規落地後快速收縮,海外融資受到外管局和發改委更嚴格的限制,互聯網金融融資基本被閹割。不難看出,融資渠道收縮非常明顯。

由此產生的“融資渠道缺口”要麼通過其他途徑加以補充,要麼企業融資需求快速萎縮、經濟下行才能達到平衡,否則顯然容易導致違約風險。近期的信用事件主體多帶有明顯的外部再融資收緊導致流動性階段性枯竭的特徵。

非常贊成這個觀點: “融資渠道缺口”引發的信用收縮效應對經濟的衝擊遠比去年資金面緊張更大。貨幣政策放鬆在短期可能會起到託底和對沖的作用,但也是治標不治本。如果不能順利開正門,社融增速很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快速下行。

餘豐慧: “融資渠道荒”比資金緊張資產配置荒嚴重百倍

後果就是資金鍊條斷裂,違約潮來襲,監管的目的在於防範和消除風險,結果監管自身卻導致了風險。這是格外需要警惕、防範與糾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