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过好“小年”有什么意义?

明天就是腊月二十三,传统里“过小年”的日子到了。

对于忙碌的现代人而言,“小年”更多只是一个概念性的问题,特别是南方人,越来越少人经历过小年的热闹习俗了。

在过去的北方,小年有一套非常隆重的习俗,还有一首流传多年的顺口溜:

二十三,糖瓜儿粘;

二十四,写对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儿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现代人过好“小年”有什么意义?

以前,从明天腊月23开始,各家各户人们送灶王爷上天,做糖糊他的嘴,让他在玉帝面前没法开口说家里的坏话……

一系列的习俗,都有着浓浓的吉利意味。

时间来到今天,当我们困于忙碌的工作生活,很难抽出时间进行传统繁杂的习俗仪式时,中国自古追求的吉利好运,还能收归到我的囊中吗?

博主燚燚是个很喜欢从玄学中总结提炼,发掘好运的人,现在就给大家来破解下,关于“小年”的好运密码。

我们看小年的习俗活动,是从腊月二十三到大年初一,持续一周的时间。

如同上帝造人用了7天,7是一个循环周期,就像我们每周一开例会一样,代表一个新的开始。

小年七天中每天进行一项工作,是为了七天之后一个更大的节日——大年服务的。

那么,用现代用语来解释小年,也就是——进行春节前的准备工作。

现代人过好“小年”有什么意义?

掌握了这个中心思想,我们再来看小年7天的内容,

第一天,祭灶,同时准备祭灶小零食助兴,拉开欢乐的序幕。

第二天,写春联,也包含进行房屋卫生大扫除。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准备过年食物。

第六天,守岁,顺带享受前五天的劳动成果(在打扫干净的房子里吃年夜饭)

第七天,迎接新工作——过大年。

在文字信息传播落后的古代,古人用歌谣的形式,把过年前要做的种种准备工作记录下来,用来指导下一代工作生活。

在古代农耕社会里,秋收之后,熬过了冷风冬天,春天到来大家好好放松庆祝过个年,就到了来年播种的时间。

到了现代的信息社会,过年的意义就演变成,犒劳全家一年的辛勤工作,展望来年好收成的意味。

所以过小年时,我们可以不用完全固守古时的繁重习俗,而是根据我们的需求有所变通,创造出属于我们的好运。

现代人过好“小年”有什么意义?

小年期间大部分上班族还没放假,我们可以把小年期间的事情定为:

1、尽快完成年前收尾工作,工作上的事不拖过年,尤其是不好的、棘手的事尽快完成。

2、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打扫卫生,扫一扫天花板,把该换洗的窗帘、床单、被套、桌布洗一洗,不然来年开春容易长霉点。

再清理下卫生死角,扫地、拖地,用干净整洁的气场迎接来年。

3、给自己身上,也来一次“大扫除”。

在旧时北方,洗澡是过年前的工作之一。

今天家家户户都有卫浴设备的时候,大年三十的晚上,也记得要从头到脚,认真清洗一遍,有条件的话把头发、指甲一起做好,平常穿的冬装大衣,也清洗一遍,不然开春之后容易长霉点。

4、去一趟年货市场买货,就算没空,利用淘宝把春联和年货办齐。

辞旧迎新之时家中备足年货,意味着丰衣足食之意。

5、做好春节规划,整个假期从大年三十开始,怎样走亲戚,去哪里祈福和旅行。

提前心平气和商量好过年行程,避免过年期间起争执,就非常不吉利了。

6、准备好红包和压岁钱。

7、清理神龛,做好酬神工作。

神明保佑我们平平安安度过了过去的一年,从小年开始,各路神明会齐聚天庭汇报工作,直到大年初一归来人间。

就算今天供奉灶王爷的家庭已经不多,但是家里供奉有太岁、土地的朋友不少,大家也记得准备一些还神金,还有各种元宝纸钱,准备几样年货供奉神明,感谢神一年的护佑。

小年之后,神明上天,这时要利用好这个契机,清理神龛,让神归来之时,更好保佑全家老小健康平安。

现代人过好“小年”有什么意义?

过小年,迎新年,过好年又旺一年。


一个热爱玄学,对人世间玄秘事饱有高度热情,代劳各位向神沟求桃花姻缘、求事业、求健康的玄学工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