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2016年读书简要回顾

访谈|2016年读书简要回顾

爱书的孩子比较幸福


好摄女:平时读书的类别有哪些?

土城:我阅读的兴趣主要在政治与法学、人文与思想方面的书籍。只要有这方面的新书推出,都会关注一下。

好摄女:每个月大概会买多少本书?购书的渠道是哪些?

土城:买书是不定期的,没有按月去买。算下来,一年会买折后6000元左右的书,所以大部分是只买不读的,这跟女人买衣服一样的心理一样。

我最常逛的电商就是当当、京东和中国图书网,我很怕麻烦,这几家下单都比较方便。京东速度最快,前一天下单第二天能到,中国图书网很慢,但能找到一些旧书,有时候折扣很低。但折扣这东西,实际上是骗人的,因为无论折扣多低,你总会发现一半以上自己喜欢的书定价超高,但又忍不住要买,所以总体上价钱都拉平了。有时候,也反过来,自己想买某本书,但价钱高,为了将价钱拉低,让自己的心理好受一点,就会搭配一些折扣低的书,但折扣低的书并不是自己特备喜欢的。

好摄女:一本书平均会读多长时间?

土城:总体上一周一本书,学术性强的,两周一本。具体而言,时间根据书的特点而定,有些实用的书,读得超快,几个小时就翻完了。再快一点的是小说,基本一天一本,但我读小说少。有些书,慢慢读,心里并不着急把它读完,每天读一点,哪天读完都可以。比如读诗,我就是这么读的。

好摄女:读书时,有做笔记的习惯吗?分享一下你的方法?

土城:以前读书,很少做笔记,那个时候坚持“忘记的就说明不重要”歪理论,所以只读不动笔。结果发现大部分书读了就忘记了。最近两年开始做点笔记,主要是在书页里划重点,在空白处写点评论。

我建议读书要记。记可以随意,拿个本子,或者在书上都可以。特别提醒,放开爱惜书的坏毛病吧,在书上划线或做笔记,别舍不得。只有画过线、记了东西的书,才跟自己真有点关系。

最好的方法是读完整理一下,但这要挑书,如果每一本都整理,那简直没法读了,效率太低。但一本也不整理,读书的质量也不高。所以,一个月整理一本就可以,根据这本书对你的重要性来决定。读书后,可以尝试从某一个角度切入,写点读书笔记或者心得。这样可以逼着自己去回顾书中内容,把握书的主旨,将脑子里凌乱的碎片化的知识串联起来。

好摄女:这一年你读了多少本书?

土城:没统计过,上半年还用读书笔记和APP统计了,有50本。下半年犯懒,就没有了。全年总共估计90本总有。

好摄女:这一年读的书中,最想分享给大家的,能说出三本吗?每本书为什么想分享?

土城:不能说最想分享给大家的,应该是我最觉得自己最受益的三本。

1、《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

书很厚,共804页。我是冲译者尹宣买的书,译林出版社同时也出了尹宣的另一本书《联邦论:美国宪法述评》,也是大厚本。1787年5月25日至9月17日,美国制宪会议在费城举行,制订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宪法。当时,美国13个邦派出代表55名代表参加会议。《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的作者是弗吉尼亚州代表詹姆斯·麦迪逊。他忠实地记录了55名州代表——后世称他们为美国开国元勋——设计联邦政府的全过程,记录了他们在每天会议上的发言。

2、《互联网思想十讲》

这本书不同于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互联网+”书籍,它不讲创业故事,不教人发财致富,不讲互联网企业管理,不谈互联网思维,不教内容创业方法,甚至不追时髦的互联网技术——听上去有点像耍流氓,那它讲啥——是的,它讲思想。互联网技术的思想根基是什么,互联网的社会学基础是什么,这是它要解释的。该书借助哲学、社会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新闻传播学等各学科知识,对互联网复杂性、社会网络、现代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富于启迪意义,让人打开思想的天窗。

3、《二手时间》

作者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读这本书,实际上是读它的隐喻。我感到很悲观,我们现在不过是也在过“二手时间”。在奋斗的主流中,早忘记了还有一些迷惘的人们,他们被时代省略了,他们的梦想被时代省略了。我们究竟追求什么,谁在思考呢?我们被裹挟着朝前走去。这本书让我反思,至少偶尔静心下来想一想,自己究竟要什么。

好摄女:你的读书心得写得很勤,能分享一下怎么写

土城:今年大概写了20篇左右书评,如果那称得上书评的话。最开始我打算在传统媒体的副刊版面刊发,在我们报纸发过2篇后,自己觉得还是没达到要求,就不给投了,毕竟写东西不能为了发而发,要有自知之明。

一是选对书。不是每本书都要写心得。选书首先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书要符合自己的价值观,不要随波逐流,人家觉得好的书你不一定要跟上去,否则好像自己跟不上别人的思路一样。其次要校正自己的价值判断。这看上去与前面一句相矛盾,实际上不冲突。自己思想上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在校正中完成的。个人沉浸于个人的思想容易偏激,看不到普世的价值,不能宽容异见,觉得天下就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把脑筋封闭起来,听不见不同声音。自己的判断要与其他人的进行“校正”,吸收到更宽阔的思想。

二是选角度。写书评或心得,最忌全面覆盖。将一本书的内容再复述一遍,是没有意义的;试图将书的全部内容介绍给大家,纯是在推销书,不是写自己的心得;试图给书从文化、社会、价值等方面给予全面的评价,也是过于理想的思路。自己写读书心得,虽然也可以写给大多数人看,但主要还是写给自己看,帮助自己理清思路。所以没有必要写成综述、正式评论,只需要找一个角度切入,从对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入手,把它写出来就可以了。

三是多修改。许多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大多数作家的经验。修改不是什么令人羞愧的事,写得好的文字,除了少数天才之外,大多数是修改出来的。修改过程中,是在再一次修订脑子不清晰的部分,可以促进下次写作时注意。

四是勤学习。写完后,要再读其他人的书评,对照着看看自己的。两相对比,可以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否独特、准确,是否抓住了原书的要旨,路是否开阔,也可以发现哪些东西是自己需要加强的,别人的有点在哪里,别人的知识体系中哪些是自己需要补强的。这样的文字在豆瓣上很多,有些分散在网络各处,要找到很容易。值得提醒的是,对照工作要留在自己写完之后再去做,不能在动笔之前去看人家写的书评。因为我们不是要写一篇完美的书评让人赞赏,而是要看自己肚子里有没有东西可供分享,看自己在单打独斗的情况下能调用多少个人脑子里东西。如果先看书评,容易先入为主,真写的时候,就不容分辨清楚哪些是自己的想法,哪些是习得模仿的想法。

好摄女:你会参与哪些读书会?线上线下有哪些?

线上读书,参加过一些,但效果都不好。实际上线上读书太随意了,我自己也不是自我管理很强的人,所以线上读书会基本上是社交意味大于读书本身。建议从线上读书会上解放出来,不要为其所累。

好摄女:我特想问你,上次跟你一起读潘采夫的书,你觉得共读后,有哪些收获?

土城:读潘采夫的书,也是“情势所逼”——哈哈。因为要和你共读,但我们读的书差别太大,兴趣点不同,找不到要共读的书。好多书里选来选去,只有潘采夫的这本书是我能读进的书。

潘采夫曾经也是媒体人,写“共读”的时候,我就从潘采夫本人的成长经历写起,超越了书本身来看他的文字。我从他书中看到的是,他不是一开始就是如今的潘采夫,他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是超越性的,超越了过去,成长为另一个潘采夫。

我在“共读”里写的有些话,我还担心潘采夫看了不高兴,不过他压根就没顾上在意,我想多了。这也告诉我一个经验,写东西时,要珍惜自己脑子中根深蒂固的那种偏见,不要怕别人不高兴。今天看你发的“吴晓波:你是一个商人,还是一个文人”那篇里,吴晓波说自己当年批评宗庆后,惹得宗老先生如今也不待见他,但吴晓波也没有因此受到啥损失。只管写吧,没人在意你说了什么。


访谈|2016年读书简要回顾

我的年度读书会,做第一个的是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