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中日的武器装备差距

人类进入多兵种协同的立体战争后,武器的对抗,便成为复杂的系统对抗。发达国家军队装备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系统配套、标准化强。

抗战时,中日的武器装备差距

三八大盖步枪

南京政府于1928年北伐结束时宣称“完成统一”,实际上国内仍处于军阀割据状态,财源多被地方军阀截收。1936年南京政府年财政收入约3.5亿美元,日本政府年财政收入约15亿美元,此外,日本利用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轻易占领中国经济发达的东北地区,“满洲国”的年财政收入约4亿美元,也归日本支配。因此在全国抗战之初,日本对华有四倍以上的财力优势。当时中国虽大却杂乱无章,日本虽小却有序,中国像一盘散沙对付一个组织严密的蜂团。

抗战期间,中日双方主要是陆军交战,空军只起辅助作用。

日本对华作战的单兵装备主要是6.5毫米口径的“三八大盖”式步枪,其具有精度好、射程远、枪身长,利于白刃格斗等优点,却有口径小杀伤力差的弱点。太原兵工厂曾一度仿制该枪,部队拿到后都反应其杀伤力小而不喜欢。

抗战时,中日的武器装备差距

德式k98毛瑟步枪

中国军界大都看中德国毛瑟枪的改进型,7.9毫米口径,中德式“汉阳造”。1935年以德式k98毛瑟步枪为蓝本,在国内仿制为“中正式”步枪,俗称“七九”枪。

“七九”枪的伤口,进去的眼儿小,出来能带出一块肉。6.5毫米的“三八大盖”进去多大眼,出来多大眼。当时有人戏称,“三八枪打中了,养几天伤,继续抗日。”

日军1939年开始生产7.7毫米口径的九九式步枪,但生产能力有限,只优先装备关东军。

日军所用的轻机枪,主要是“歪把子”九六式,该类枪供弹不畅,6.5毫米口径子弹杀伤力不足,性能均不如中国装备的捷克式轻机枪(通用德式7.9毫米子弹)。日军1939年研制出7.7毫米口径的“九九”式轻机枪,也因生产能力不足,未大量装备部队。战时日军的重机枪“九二”式,使用7.7毫米口径子弹,耐寒性好,缺点是靠弹板供弹,操作不便,且易卡壳。当时中国军队的重机枪,多属马克沁式,除需水冷外,可靠性优于“九二”式。

抗战时,中日的武器装备差距

马克沁机枪

侵华战场的日军没有装备冲锋枪,是拘泥于日俄战争的经验,感到冲锋枪耗弹多且精差,又不符合日本武士最后以剌刀决胜的观念。抗战初期,中国购买了少量德、美多种型号的冲锋枪。后期大量装备了,美式汤姆斯,英式司登冲锋枪。进战时,火力密度要占优势,尤其在远征印缅丛林战中,双方的士兵在草丛和密林中相遇,往往在几十米内才能发现对手,此时手持冲锋枪以“弹雨”倾泻过去,就会大占便宜。

抗战初期,日军的一个甲种师团有支援火炮24门“四一”式75毫米山炮,12门75毫米加农炮和24门“三八”式70毫米步兵炮。中国军队多以75毫米口径山炮居多,少量配备82毫米炮,不过日军配备了50毫米口径“八九”式掷弹筒l一个中队有六具),具备一定近战火力优势。抗战后期国军大量装备了美制60毫米迫击炮,性能和威力才明显优于“八九”式掷弹筒。

抗战时,中日的武器装备差距

日本零式战斗机

在航空兵方面,抗战初期中日双方飞机质量相差不大,日方却占有数量的优势,中方主要装备,美制霍克三战斗机,随后主要补充苏制伊一15和伊一16,日军主要战斗机为中岛九七,川崎九一,三菱九六,双方战机性能基本相当。

1937年夏,中国空军仅有作战飞机314架,飞行员700名。日本陆海军航空兵却有作战飞机2100架,飞行员近1万名,加之其飞机多为国内生产,年产可达数千架。中方开战一个月后,人机损耗无法弥补,制空权完全落入日军手中,此后两年间,苏联以“志愿航空队”的名义,派来2000名飞行员并援华1200架飞机,却因数量上不如日军,未夺回制空权。1940年,日军装备当时世界上性能最佳的零式战斗机后,质量压倒了伊一15和伊一16。1941年末,美国对华提供性能和零式相当的P一40战斗机。1944年以后,中美空军又装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活塞式战斗机P一51“野马”式,在华日军航空兵的川崎式、零式战斗机已不是对手,大陆战场上空便很少见日本飞机的踪影。

抗战时,中日的武器装备差距

P-51野马式战斗机

抗战期间,日军的枪械性能虽不占优势,却因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而便于组织火力,且易于保障弹药供应。

中国在武器方面表现为自制力差,外购也混乱无序仅枪支便来自十几个国家,这种装备混乱,对后勤保障是一种灾难,常出现件不配枪,弹不对膛等现象。

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战之初,中国的火力还能部分压制日军,然而与蒋介石政权关系密切的希特勒却因顾虑盟友日本的抗议,在弹药供应方面故意拖延。国民党中央军作站一两个月后,便感到弹药不足,装备型号的杂乱也给组织火力造成困难。双方交战时间一长,日方便能靠较好的武器配系和弹药供应充足,在火力上明显占优势。

淞沪抗战有人总结:交战第一个月,中国四个德械师可以抵挡日军的一个师团,到第三个月,六个德械师也抵挡不住日军一个师团。

欢迎在评论区评论,图片来自网络,请关注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