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四招,幫你有效應對放射性皮炎

學會這四招,幫你有效應對放射性皮炎

患者羅某,女性,69歲,直腸癌,放療過程中出現放射性皮炎(如圖),伴腹瀉、排便疼痛、裡急後重等放射性直腸炎的表現。

處理經過:

1.0.9%氯化鈉注射液50ml+蒙脫石散3g+地塞米松5mg保留灌腸(注意充分潤滑,動作輕柔),每天一次。同時口服乳果糖15ml/次,每日一次,保持大便通暢。

2.局部用生理鹽水沖洗待幹,噴金因肽於創面,待幹後再噴3M液體敷料於金因肽外,面積均大於創面面積。每天3次。

3.保持創面清潔乾燥。指導患者著棉質裙裝,避免局部摩擦;晚間側臥位休息,雙下肢前後分開放置,使臀裂敞開,創面充分暴露。

4.鼓勵患者堅持放療。

學會這四招,幫你有效應對放射性皮炎

0級:皮膚無改變;

Ⅰ級: 點狀紅斑,毛髮脫落,乾性脫皮或出汗減少;

Ⅱ級: 皮膚觸痛,明顯紅斑,片狀溼性脫皮,中度水腫;

Ⅲ級: 除皮膚皺摺處之外的融合性溼性脫皮,重度水腫;

Ⅳ級: 潰瘍,出血,壞死。

Why:受照射部位毛細血管早期收縮,繼而反應性擴張,局部充血,通透性增加,出現紅斑、色素沉著。由於射線產生的自由基和活性氧損傷基底層細胞,阻止基底層細胞分裂增殖及向表層遷移、角化,最終出現脫皮、皮膚黏膜糜爛甚至潰瘍形成。影響因素如下:

(2)患者因素:腫瘤臨床分期、BMI指數、同時接受化療或免疫抑制劑、合併糖尿病等慢性病、營養不良、局部機械刺激、紫外線照射、高齡、吸菸等。

注意事項:

1.保持放療部位,尤其是頸部、腋窩、腹股溝、會陰等皮膚褶皺部位

清潔乾燥,修剪指甲、避免搔抓.

2.穿寬鬆棉質衣物,避免粗糙衣服摩擦。頸部照射野最好穿開衫衣物。

3.照射野禁用肥皂、毛巾擦洗,避免揉搓、冷熱刺激;禁用酒精、碘伏等刺激性消毒劑,禁止在照射野行有創操作。

4.照射野避免陽光直射和風吹雨淋。

5.使用電動剃鬚刀,避免皮膚損傷。

6.合併糖尿病的患者,嚴密監測血糖,控制血糖在正常範圍。

7.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少食多餐。

學會這四招,幫你有效應對放射性皮炎

How放射性皮炎防治措施:

1.蘆薈汁或蘆薈提取物

蘆薈屬百合科植物,蘆薈汁中具有多種化學成分,具有清熱解毒、散瘀、軟化血管、消除有毒自由基、促進新陳代謝、促進皮膚組織修復等作用。

用法:將其與放療同步預防性應用,能有效預防、延緩和減輕放射性皮膚損傷的發生[2]。首次使用需在前臂內側塗擦,做皮膚過敏試驗,陰性方可使用。

2.重組人表皮細胞生長因子(rhEGF)

rhEGF 具有促進皮膚與粘膜創面組織修復,加速創面肉芽組織生成和創面細胞再上皮化,縮短創面癒合時間。

用法:生理鹽水清潔局部皮膚(注意動作輕柔)後,將金因肽(冷藏)噴於受照射區域內非腫瘤部位的皮膚,2-4次/天。

3.三乙醇胺乳膏(比亞芬)

比亞芬為水包油劑型複合製劑,通過滲透和毛細作用原理,起到清潔和引流的雙重作用。具有深部水合作用,可增加皮膚血流速度,幫助排出滲出物,刺激成纖維細胞增生,增加膠原的合成。預防和減輕皮膚乾燥,提高患者舒適度。

用法:生理鹽水清潔局部皮膚(注意動作輕柔)後,用無菌棉籤均勻塗抹於皮損處,2-3次/天。出血與感染傷口禁用。

4.維生素B12+慶大黴素混合溶液[3]

維生素B12有修復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減輕血管痙攣和閉塞.改善局部血流循環,促進組織修復;慶大黴素具有抗炎的作用.使受損的皮膚不因為感染而延緩損傷的修復。

用法: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維生素B1230mg+慶大黴素80萬U混勻,取混合液5-10ml外敷於皮損創面,每次30min,2-3次/天。

5.溼潤燒傷膏

溼潤燒傷膏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去腐生肌的作用,可加強局部血液循環,增強組織代謝,能有效促進創面癒合。

用法:每次放療後塗於照射野區域,1-2mm厚,1-2次/天。將其與放療同步預防性應用,能有效預防、減輕和延緩放射性皮膚損傷的發生。

6.溼性敷料

溼性敷料的應用不僅減少傷口部位的進一步接觸或機械損傷,同時有效促進創面癒合。一些最常用的傷口敷料包括液體敷料、水膠體敷料、軟聚硅酮敷料、泡沫類和銀離子敷料等。

用法:液體敷料、水膠體敷料,軟聚硅酮敷料可與放療同步預防性應用,減輕和延緩放射性皮炎的發生。泡沫類和銀離子敷料多在溼性脫皮時使用。

參考文獻:

[1] 黎容清,江岱琪.急性放射性皮膚損傷的防治與護理進展[J].中國癌症防治雜誌,2013,5(1):83-84.

[2]姚惠娟 鄒麗芳 王明珠.蘆薈預防惡性腫瘤患者皮膚放射性損傷的效果觀察[J].中華護理雜誌,2006,41(4):364-3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