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便秘,一直降火通便而已?这可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

长期便秘,一直降火通便而已?这可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

说起便秘,其实不是个小问题。

曾经有个病人,因为长期便秘,心情烦躁。去看病,效果不佳。结果报警,警察的调解让他觉得不满意,最后一时想不开闹成一场惨剧。

也曾经,看过相关新闻,说一些人长期便秘或者依赖某些茶减肥导致便秘,最后肠子出了问题;因为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大黄、番泻叶、芦荟等中药含有蒽醌类成分,这些成分与大肠黑变病密切相关。临床实践证实,患者长期服用此类成分可能会导致大肠黑变病,并有恶变风险。据统计,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的患者,其大肠黑变病的检出率可达到近70%。

而如何辩证用药呢?找专业、可靠的中医调理。


何为慢性便秘?

长期便秘,一直降火通便而已?这可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

慢性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患者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或有排便不尽感,病程至少6个月。


现代医学对慢性便秘原因的简易分析——

长期便秘,一直降火通便而已?这可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

慢性便秘多由不良习惯引起,亦可因多种疾病而起。

引起便秘的疾病主要包括胃肠道疾病(肠道神经/ 肌肉病变、先天性巨结肠、肿瘤、炎症性肠病等) 、累及胃肠道的系统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结缔组织病、淀粉样变性、脊髓损伤、帕金森病等) 等;

不少药物(如阿片制剂、精神类药、抗惊厥药、钙通道拮抗剂、抗胆碱能药等) 可引起便秘。

此外,精神或心理障碍(精神病、抑郁症、神经性厌食) 亦可引起便秘。

在慢性便秘中,功能性疾病占57. 1 %

目前功能性便秘多由不良习惯引起,如饮食不规律,含纤维食物摄入过少,不定时大便、长期抑制便意等。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常与胃排空延迟及小肠转运时间的延长,肛门括约肌或盆底肌在排便时缺乏正常的功能等相关,严重的便秘可能是由肠神经系统、神经、受体或脑肠轴的失调或紊乱所致。

对于慢性便秘的中医病机分析——

长期便秘,一直降火通便而已?这可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

本病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病后、产后、药物等因素所致。

如平素喜食辛辣厚味,煎炒酒食者,久之肠胃积热,耗伤津液;

向来忧郁思虑或少动久坐者,久则气机郁滞,通降失常;

素体虚弱,或病后、产后及年老体虚之人,阴虚不润,血虚不荣,阳虚不煦,久则气血阴阳俱亏,大便艰涩。

其病位在大肠,与肺、脾、肾、肝相关。基本病机分为虚实两端。


临床表现——

长期便秘,一直降火通便而已?这可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

临床上慢性便秘常表现为便意少、便次减少(粪便不一定干硬) ;排便艰难、费力(突出表现为粪便排出异常艰难);排便不畅(有肛门直肠内阻塞感,虽频有便意,便次不少,但即使费力也无济于事,难有通畅的排便) ;便秘常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并常于排便后症状缓解。


1.肠道实热证

病情表现】:主症: ①大便干结;②舌红苔黄燥。次症: ①腹中胀满或痛;②口干口臭; ③心烦不寐; ④小便短赤;⑤脉滑数。

【病情原因】:多是由于过量进食辛辣的东西,化生内热,或表邪传里化热,或五志化火,热于肠中糟粕相结,化燥灼津而成。

【主要药方】:麻子仁丸(《伤寒论》)

【相关中成药】:麻仁润肠丸、黄连上清丸

2.肠道气滞证

病情表现】:

主症:①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大便干结或不干;②腹满胀痛。

次症:①肠鸣矢气;②嗳气频作; ③烦躁易怒或郁郁寡欢;④纳食减少;⑤舌苔薄腻; ⑥脉弦。

【病情原因】:多因感受寒邪、过食寒凉,或情志抑郁,怒哭嚎叫,致小肠气机阻滞而成。

【主要药方】:六磨汤(《证治准绳》)

【相关中成药】:枳实导滞丸、木香槟榔丸、四磨汤

3.肺脾气虚证

病情表现】:

主症:①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 ②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

次症:①便后乏力; ②神疲懒言;③舌淡苔白; ③脉弱。

【病情原因】:有资料指出,气虚型便秘,病因有:病后、产后及年老体弱之人气血亏虚,或疲劳、性生活过度损伤气血精液,气虚无力推动粪便排出肠道,形成便秘。

【主要药方】:黄芪汤(《金匮翼》) 加味

【相关中成药】:芪蓉润肠口服液

4.脾肾阳虚证

病情表现】:

主症: ①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②脉沉迟。

次症:①腹中冷痛,得热则减; ②小便清长; ③四肢不温; ④面色晄白;⑤舌淡苔白。

【病情原因】:

1.脾肾久病,耗气伤阳。

2.久泻久痢,损伤肾阳,脾肾两伤。

3.水邪久踞,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

4.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

【主要药方】:济川煎(《景岳全书》)

【相关中成药】:苁蓉通便口服液

5.津亏血少证

病情表现】:

主症:①大便干结,便如羊粪;②舌红少苔或舌淡苔白。

次症: ①口干少津; ②眩晕耳鸣;③腰膝酸软; ④心悸怔忡; ⑤两颧红赤; ⑥脉弱。

【病情原因】:血虚肠燥证是由于失血或脾胃虚弱、思虑过度导致人体血分和阴液不足,大肠不能受到阴血的润泽而产生干燥的病证。习惯性便秘常出现或伴有此证。

【主要药方】:润肠丸(《沈氏尊生书》)

【相关中成药】:五仁润肠丸


本文参考文献:《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1年发布;

文章整理创作:每日一点医药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