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皇帝临终前向崇祯交待魏忠贤“忠贞可计大事”,弟弟为什么读不懂哥哥的一片苦心?

一德格天1

历史学家孟森说:“熹宗为至愚至昧之童蒙”。还有的学者甚至称熹宗是“文盲”“一字不识,不知国事”。当然这种说法不免有些夸张,但点到了要害,熹宗确实是明朝诸帝中最无知无能的一个。

熹宗这个人一向昏馈,但对皇后、还有弟弟朱由检却十分注重情义。有两件事最能说明问题。

其一,一日宫内发现匿名传单,上面列举魏忠贤的种种劣迹,魏忠贤怀疑此事出于皇后之父及被他迫害等人之手,他想借处理此事来动摇皇后的地位,好让自己的侄儿魏良卿之女取而代之。顺天府丞刘志选得知魏忠贤的意图后,首先上疏诬陷张国纪(皇后父亲),御史梁梦环与之一唱一和。熹宗果断下旨谴责刘志选,使魏忠贤等人不敢轻举妄动。

其二、某日,熹宗来到皇后宫中,看到书桌上有一本书,全部皇后在看什么书?皇后回答说《赵高传》,熹宗听了默然不语。魏忠贤得知此事,认为皇后以赵高隐喻他,怒不可遏,次日便在殿内埋伏全副武装的士兵。熹宗在发现埋伏,命押送东厂、锦衣卫处置。魏忠贤企图借题发挥,诬告张国纪“谋立信王”,借此镇压异己。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一向唯魏忠贤之命是从,这次却极力劝阻,因为他深知皇上的脾气,说道:“主上凡事憒愦,独于兄弟夫妇间不薄,如有不测,我辈就没命了。”魏忠贤听了大惊失色,匆匆杀了那些士兵以灭口。

熹宗病危时,单独召见了朱由检。朱由检和熹宗从小一起长大,自然有着一种同胞手足之情,但当时魏忠贤专权,气焰嚣张之极,朝廷内外人人危如累卵,身为信王的朱由检也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威胁,不得不表现出淡于权势的姿态,长称病不朝。其实这是一种大智若愚的韬晦之计,以称病不朝的手法,躲避权势的威逼,不致引起魏忠贤的猜忌。

这次召见,熹宗叮嘱他入继皇位后注意两件事,一是“善待中宫”就是要善待皇后,二是“忠贤宜委用”。这前一点是不成问题的,对于皇嫂他一向尊如母后;这后一点却颇为棘手。他平常总是给人一种与世无争的印象;借此消除魏忠贤对他的疑忌,现在要他即位又要委用魏忠贤,使他感到如骑虎背,进退两难。

几天后,熹宗驾崩,魏忠贤封锁消息,秘不发丧。显然,魏忠贤是别有用心的。魏忠贤对朝政久有觊觎野心,妄想从“九千岁”再进一步,,他与大臣们议论到由他垂帘居摄的事,意欲把到未来的皇帝当作傀儡。内阁辅臣施凤来说:“居摄远不可考,且学他不得。”魏忠贤听后很是生气。

自从熹宗召见信王以来,魏忠贤就心存异志,曾与手握宫廷禁卫大权的锦衣卫都督田尔耕秘密商量搞宫廷政变,田尔耕唯唯诺诺,不敢表态;他又与兵部尚书崔呈秀议及此事,崔呈秀不答腔,再三追问之下,才说了一句话:“恐外有义兵。”魏忠贤这才打消了念头。

有熹宗的遗言在先,魏忠贤及其党羽不敢轻举妄动,皇后张氏对立信王的态度非常坚定,终于使魏忠贤的阴谋彻底化为泡影。魏忠贤曾派人向皇后吹风,想阻止信王继位,皇后虽知安危操于魏忠贤之手,仍义无反顾地断然拒绝。她对来人表示:从命是死,不从命也是死,一样是死,不从命可以见二祖列宗在天之灵。经此事件后,皇后密劝熹宗尽快召立信王。熹宗说:忠贤告诉我,后宫有二人怀孕,他日生男作为你的儿子而立。皇后以为不可,熹宗方有所悟。秘密召见信王,要他接受遗命,信王欲推辞,皇后从屏风后走出来,对信王说:皇叔义不容辞,而且事情紧急,恐怕发生变故。信王这才接受遗命。

魏忠贤无可奈何,不得不在熹宗驾崩的次日向外宣告皇后的懿旨:“召信王入继大统!”

对于信王朱由检而言通往登基的道路上还会发生什么波折,尚难预料,似乎有点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当魏忠贤派来的忠勇营提督太监涂文辅把他迎入宫中时,他念念不忘的是入宫前皇嫂对他的秘密告诫:“勿食宫中食!”因此他是在袖子中藏了些小饼,才隨涂文辅入宫的。

当时宫中的形势颇为紧张,信王朱由检知道魏忠贤心狠手辣,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他抱着一种警惕心情静观事态变化。一夜,朱由检都没有合眼,一直是秉烛独坐。有一个巡视的宦官佩剑走来,朱由检把他的剑取下,装作观赏一番,然后留在桌上,许诺给以重赏。可以看出,朱由检取剑是想对付不测之事。为了和夜间巡逻的禁卫人员搞好关系,他要近侍太监取来酒食,遍加犒赏,众人听了欢声如雷。

朱由检以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皇位,想不到竟在如此战战兢兢的氛围中进行。如果说他是一个谨小慎微的平庸之辈,日后不是成为魏忠贤的傀儡,便是被他所废。然而朱由检并非等闲之人,他有胆识,有魄力,在度过即位危机之后,必然要给魏忠贤及其党羽给予严厉打击,对于崇祯来说,魏忠贤是如梗在喉、如芒在背,必要除之,这是势所必然的。

至于魏忠贤的所作所为,我在上篇文章《崇祯该不该杀魏忠贤?魏忠贤真的是晚明的“中流砥柱”吗?》中详细讲述过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我就不在这里占用篇幅来讲了。

我是明月清风话古今,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我们一起来交流探讨,我在这里等你!


明月清风话古今

我没看过《明史》我只看过明末清初的史料笔记,感觉还是挺深刻的,我觉得对于题主的问题,似乎可以这样解读~

一:“忠贞可计的大事”是什么大事?


古人说话是很讲究话语艺术的,直抒胸臆的很少,往往需要九曲十八弯之后才能窥测到他的真实含义。在这里,我就觉得,天启皇帝未必就不知道魏忠贤并不忠贤,甚至还有弄权擅政的嫌疑。不然为什么在魏忠贤设法陷害皇后和信王的时候坚决不予理睬呢?“主上凡事憒愦,独于兄弟夫妇间不薄”的恐怕是有待商榷的,毕竟倘若一个人真心昏庸的不行,又怎么能这么执着的保持着一隙之明?这只能说名天启并不昏聩,只是想他的祖父和太祖父一样,由于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而不愿意过度关注朝政罢了。因为在嘉靖和万历年间同样也出现了赫赫有名的大太监,权倾一世。并且任由他们和文官集团互掐,只要不太过分,他们就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不过问。这其实就是帝王心术,制衡之道罢了。所以,我认为天启帝的“忠贞可计大事”这“大事”应该说的就是借助魏忠贤的势力来制衡文官集团吧~

二:再张牙舞爪的太监也是皇家的忠犬


天启年间,魏忠贤自称九千岁的事情普天之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可为什么这大逆不道的称呼天启帝偏偏置若罔闻?在我看来,原因只能是:即便是再张牙舞爪的太监,他也只能是皇家的忠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太监乃是“去势”之人,他的荣华富贵,权势地位都是依附皇帝二存在的。这是他们最大的劣势,但在皇帝眼中却也成了他们最大的优势。文武百官都不具备的优势,因此,明朝历代帝王大量任用宦官,甚至还行成了一套严密的宦官政治。宦官们也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所以在皇帝面前往往是战战兢兢,卑躬屈膝。在朝廷之外则耀武扬威,不可一世。


建国初年的大明朝是重武轻文的,但是“土木堡之变“后,文官集团渐渐地超过武官集团,之后更是狠狠地压制着武官集团,这种一方独大的现象对于国家而言是很危险的。因为这就意味着垄断,意味着可以肆无忌惮的为所欲为。所以,从英宗开始,明朝的帝王开始逐渐倚重宦官来制衡文官。宦官们当然知道老板的想法,所以不顾一切扑向文官集团,撕咬哪些有瑕疵的文官们。在这中间,皇帝只要把好手中的缰绳,该松的时候松一松,该紧的时候紧一紧,在朝廷上维持一个微妙的平衡就可以了。

三:所谓清流大多是伪君子


1604年,被革职回家的顾宪成在常州知府和无锡知县林宰的资助下,重开东林书院,并招揽了大量同病相怜的同道好友来此讲学。闲暇之余,这群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又常常聚在一起“讽议朝政,裁量人物”一时间清谈成风,造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大量读书人慕名前往,纷纷以东林君子自称,决然的将天下不和自己同道的人评为邪党,激烈批判~顾盼自雄。


由于东林党人大多都是饱学之士,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纷纷投身官场。这群清谈风流的文雅之士,除了写写文章卖弄一下文采,勾搭一下青楼楚馆的清倌人,对于行政治世之道一无所知。而皇帝也只是把他们当笔墨之士供养着,高官厚禄的款待着,但显然这群风流雅士并不满足,一支生花笔诉尽委屈与不满。痛斥奸佞与弄臣。可就是这群赤胆忠心报效国家的东林名士,在闯王李自成入京的时候,竟然个个穿戴齐整跪迎闯军。不久,李自成败北,满清多尔衮入住中原,这群清流再次装束一新,欢迎清军进京。面目转变之快,角色更换之自如,实在让人瞠目结舌,自愧不如~

四:魏忠贤该杀却不能杀


魏忠贤固然作恶多端,罪该万死~但是想想阉党破灭之后东林党一党独大的政治形式。以及之后这群风流君子们的龌蹉所为,我们不仅想,崇祯帝确实着急了,再没有培养起自己的势力以前贸然杀害唯一能够制衡文官集团的魏忠贤。而使自己失去对朝政的掌控权,被一群面目狰狞的伪君子玩弄于鼓掌之中。最后搞得国破家亡,身死名污。而更讽刺的是,最后对对他不离不弃,愿意随他一同以身殉国的竟然是太监王承恩,至于那群口口声声忠君爱国的东林君子们,此时正喜气洋洋的迎接新君呢~


王朝末日,余晖杳杳,功过是非,我们也只能嗟叹而已。“仗义每多屠狗辈,无情最是读书人”。


狐笔春秋

因为崇祯是一个治国小白,按理说他不是接班人,所以也就没有作为治国之才进行培养,他只看到了魏忠贤毒辣的一面,但是没有看到魏忠贤对皇帝有利的一面;很多事情只有经历过才明白其中的话,他也是最后上吊之前才明白了他哥哥说“忠贞可计大事”这话的意思。

治国就是治吏,天启皇帝虽然20多年不上朝,但是通过魏忠贤把官吏治理的不错,而且魏忠贤的权力是皇帝赋予的,所以魏忠贤是忠于皇帝的。比如:家里有一只恶狗很凶,但是正是有了这只恶狗,才没有贼人敢进来偷东西,后来少主人嫌弃恶搞太过吵,就把恶狗抛弃了,于是晚上有贼人进来也没有人妨了。

平心而论,魏忠贤为巩固个人权势,未免有党同伐异、残忍歹毒的罪恶一面,但从他曾经力排众议、大胆起用辽阳战败后遭受谗言的熊廷弼,抛开私怨、违心推荐赵南星、孙承宗等一批能臣直臣等诸多方面,可以看出,他还是心系大明江山的。魏忠贤主政期间,国内形势良好,辽东局势平稳,这还是应该被认同和肯定的。

李自成快打到北京时候,国库只有40万两银子,但是调动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则需要100万两,崇祯让群臣进献点银子,这些京官才凑了20万两,但是李自成打进北京,从文武百官手里撬出的足有上千万两白银,如果当时魏忠贤在,大明王朝应该不会出现缺军饷的事情。


魏忠贤是可恶,但是东林党人这些文官更不是东西,李自成打进北京,文官集团居然劝解崇祯不要南下,说“祖宗之地不可丢”,最后整个大明王朝都没了。


你懂得zyt9573

明朝灭亡,有多种因素,有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性是灭在崇桢皇帝的任期,必然性是落后的国家治理机制必然无法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最终还是要被灭掉。明朝的灭亡主要是亡于内部治理,一,农民暴动主要是发生在西北,是因为西北人口增长与北方天灾歉收,再加上东林党取消了江南的工商税和矿税,加收了农业税,逼得税收敏感系数很高的西北农民暴动,有人说明朝末年红薯从菲律宾引种到福建搞晚了,如果早搞20年就不会出现西北农民暴动,这个说法不一定对,因为清朝就是因为引进红薯、广开荒地、轻徭薄赋,导致人口大爆炸,最后还是引发巨大的危机,因此明朝应该对西北和东南采取两种不同的税负。另外,农民暴动动摇国本,本来是动不了的,多次就可以灭掉的,主要是崇桢皇帝心急,最要命的就是把境内镇压农民暴动的洪承畴军队调往东北抗清,导致河南陕西这两省兵力空虚,致使李自成13人风云再起,而洪兵败投降,成为后来灭南明的操盘手,这一招棋鸡飞蛋打,二,大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出现巨大的不公平,明朝宗室吃皇粮对财政压力太大,从富庶的地方上交中央的赋税,很大部分是被全国各地的宗室拿走,底层人民没有享受到转移支付的红利,在宗室这个问题上朱棣的做法就不如汉武帝的推恩令(存量不变,人越多,分的越少,爵位逐级递减,直至降为庶民),也不如日本、西欧的嫡长子继承制(非继承人就是得在家族之外寻找机会,寻求增量来解决问题),李嘉诚做的也不错,大儿子继承家业,小儿子另辟蹊径做增量,中国的企业家也要好好学习李嘉诚,三,清兵入关是吴三桂引进来的,北京陷落后,大明的主要国土和财富及人口、军队所在之地——南方如果算作一个独立的国家的话,还是最强大的,但是缺乏合力,在投降了清朝的汉人部队的攻击下,纷纷垮掉,这个是最可惜的,这就说明大明王朝的南京备用首都的整套机制失灵,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还是朱棣对南京的顶层设计出了问题,南京这一块应该由武官来管治,并且派太子坐镇,然后在防备上应该在南北之间设立缓冲区(河南_安徽_山东),把屯卫之所设在缓冲区,这个军事上的预案没有做好做足;四,海禁是明朝最大失误,明朝的海军完全可以征伐四方,占领海外领土,转移人口,参与全球贸易,打开国门广纳税收扩大国库资金储备,看看人家南宋政权,那么少的国土却打了将近100多年的大大小小的仗,经费从何而来?靠的就是海外贸易获利,元朝虽发展贸易,可惜四大汗国常年打仗,贸易额也不大,中国一直到改革开放才有翻转历史的参与全球贸易的机会,才有今天的经济奇迹。我们要总结明亡的历史,要看到汉人的文化里的劣根性(封闭保守),要打开心胸看世界,战争不是明朝灭亡的核心原因,最高统治者和统治阶级的顶层设计方面的决策失误才是主要的原因。


啊嚟小画

崇祯杀魏忠贤是有从小以来的心理阴影作祟,一个一直活在魏忠贤阴影下的皇子,忽然有一天他有能力将自己的这个心理阴影完全去除,是你肯定也会学崇祯这样,先杀了魏忠贤再说。但是他没有搞明白一点,他是帝王,一个帝王,更多的应该考虑的是制衡,而非一己私欲的痛快。就像嬴驷上台就杀商鞅一样,如果你有能力左右朝政,或者你能找到一个魏忠贤的替代者来继续做魏忠贤做的事情,那么杀也就杀了。崇祯力有所不及的时候就急匆匆的先出掉自己的心理阴影,而除掉后,留下了权利真空,继而让文臣集团,也就是东林党人迅速补空,这样一来,其实崇祯就成了一个被东林党架空的傀儡皇帝,十七年时间,他做了大明最勤勉的帝王,却是辛辛苦苦的给大明挖了个坟,亲手葬送了大明江山。


轮回的刻度

首先反驳一下之前的一位先生的回答,魏忠贤是祸国殃民的祸害,真没得说,但你把明朝家底败光这帽子扣他头上,小魏子说“这锅我不背”。

说实话,崇祯杀小魏子就是收归皇权,打压宦官。

明朝的灭亡不是谁能改变的,无论张居正,无论东林党,无论崇祯。明朝的灭亡就是封建王朝的必然结局“地主土地兼并导致国家资源分配不均衡”进而农民起义,重新洗牌土地。 只不过明朝的加速灭亡剂太多了。

首先是党争,明朝后期矛盾日趋激化之时。东林党假借讽议政治不正、议论官吏之名,行包庇地主,为大地主大官僚争利之实。他们虽然提出了很多改革的新观点,比如开放言路,广招贤士,改革吏治,但是对于农民吃不饱饭这个问题视而不见,连东北和女真的战争也是不支持,甚至要撤换优秀将领,一天到晚站着说话不腰疼,就是骂宦官。简单来说就是一群空谈仁义的伪君子。东林人士在当时遭到宦官及其依附势力的激烈反对。两者之间因政见分歧发展演变形成明末激烈的党争局面。


最后是天灾人祸,地震,倭寇,饥荒,瘟疫,东部和女真族的战争。

众多因素的结果导致了明朝灭亡。并非魏忠贤一人之力,客观来看,魏忠贤主要影响了上层建筑,而经济基础和他没太大关系,甚至一定程度上,魏忠贤对明朝还有一定积极作用,比如商业税,抗清。

至于具体因素可以看我之前的关于朱由检为什么一定要杀魏忠贤的回答。

朱由校让朱由检倚重魏忠贤,主要是因为,朱由校是个文盲啊,心有余而力不足,他没办法,他小时候是乳娘关怀,上位是因为宦官支持,他通知中期,文官集团又太跳,所以他只能倚重小魏子打压文官。而且他看清了明朝党争必须制衡。

而朱由检从小缺乏关爱,心里变态。父亲被太监害死,哥哥被宦官控制朝政。又长期处于魏忠贤控制下的权力中心,他畏惧魏忠贤会废了他,所以为了权力,他必须这样做。 所以他没有直接杀小魏子,而是一步步来,小魏子的死有一半是自己作的,一半是崇祯不够自信,心中狭窄。参考后来他杀文臣,杀武将,自己把自己江山玩废了。 所以崇祯不是读不懂他哥哥苦心,而是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毕竟不是谁都是玄烨那么6。


萌萌哒的鱿鱼

前几天回答过一个关于和珅的问题,我说过和珅是中国古代最大的贪官之一,那么之二也就是魏忠贤了。如果做一个排名,和珅还不及魏忠贤。

魏忠贤是明朝末年自封九千九百岁的著名宦官,原名李进忠因为备受宠信,被赐名魏忠贤,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时,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直至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

朱由检是朱由校唯一的弟弟,在当时魏公公把持朝政的宫廷中,存在感基本为零。其实信王晋升到崇祯帝的时候魏忠贤是最后悔的:因为本来朱由校是有过三个儿子的,却都让魏忠贤给弄夭折了。新皇帝不仅不再信服宠信自己,反而直接将自己一巴掌给拍死了。


不仅魏忠贤担心,其实刚升级为大BOSS的崇祯更担心,有件小事就是未亡人张皇后在崇祯的耳边说了句悄悄话,崇祯作揖称是,众人皆以为她说的是以后当皇帝要勤政爱民,实际上张皇后说的是,要是想活命,就不要吃宫里的食物!甚至于登基大典,崇祯的袖口里藏的都是从自家带来的麦饼。

接下来的日子,两边更是明争暗斗。魏忠贤始终不放心,他要摸一摸新皇帝的底,于是提出辞职回家养老。要是皇帝同意,他就准备让手下的人立即动手,然后准备新皇帝因病突然猝死的后续事宜。

崇祯立刻召见了他,说:公公,让我告诉你一个秘密。 崇祯说:我哥死的时候,拉着我的手儿、看着我的眼睛,无比郑重地告诫我:要想大明江山固若金汤、长治久安,就必须无条件全身心地信任和倚重两个人。一个是嫂嫂张皇后;另一个,就是三朝元老、德艺双馨、鞠躬尽瘁、为国为民唯独不为自己的魏公公你啊。 然后崇祯也拉着魏公公的手儿、看着他的眼睛,诚恳地说:我哥的遗言,我一个字都不会忘记。所以公公你现在不能走,我需要你,大明需要你,人民需要你。魏公公,我爱你。

魏忠贤是真真的被感动哭了。真的留了下来继续做自己的九千岁,崇祯说的确实是实话,他没有忘记自己哥哥临终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是这并不代表他相信他哥哥所说的每一个字。

关于后续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了,在此不做过多赘述。其实崇祯和魏忠贤身后,是一心要上位的和一心拒绝下台的两股势力。崇祯和魏忠贤,只是两种势力的法人代表而已。在扳倒魏忠贤的过程中,有明面上台面上的较量,但更多的是暗地里看不见的博弈。无论如何,崇祯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魏忠贤也绝不是轻易放权的那种人,不然他早死了无数回。


二大爷的米

天启临走前专门叮嘱崇祯,“恪谨忠贞,可计大事”。为什么朱由校在临死前给出这么高的评价呢?想必是多少参杂些个人因素,但是最主要的是作为阉党是平衡皇帝与士族的天秤。

我们先来看魏忠贤这个人,他巩固权势,滥杀政见不合者,贪得无厌,但他也有他独特的一面。比如敢于任用孙承宗、赵南星等忠义之臣,而且力排众议大胆任用辽阳之战惨败的熊廷弼。而且当时国内形式也不算太差,辽东暂时没有大碍。

在看崇祯,颇有一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气势。看起来崇祯日理万机、兢兢业业颇有一番明君之气质!即位之后就直接把阉党铲除了!直接铲除了!本来阉党还能做为一个天秤平衡一下矛盾,这下子只剩下皇帝与士族两个阶级了!皇帝为何称之为“孤家寡人”,在这里很明显就体现出来了~

煤山处,歪脖子树前,崇祯在大厦将倾的绝望中,在听见太监的那句“忠贤若在,事不必至此”的话后,回想起自己的哥哥临终遗言,百感交集...只不过距离他上吊前还有五天。

嗟尔明朝,气数已尽!


鲁迅的小迷弟

如果要说是“苦心”,那么前提预设就是:天启皇帝本身非常有能力,他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他看出了魏忠贤有能力,所以天启皇帝的此举应当是“托孤”魏忠贤。

然而,历代史学家对于天启皇帝的评价,基本都是负面的。

吕思勉先生在《中国通史》中对于明熹宗的评价只有一句话:“神宗死后,熹宗继之。信任宦官魏忠贤,其专横又为前所未有”由此观之,吕思勉先生对于明熹宗任用魏忠贤,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对魏忠贤的评价,也不怎么好;而《中国通史》明朝部分的最后一句话则是:“思宗立,虽有志于振作,而已无能为力”。此句之前是描述了自武宗到明熹宗时期的政治腐败,内忧外患不断,明朝已然无药可救。所以,吕先生对明思宗的态度,大抵是褒奖的。

而《明史》对于明熹宗的评价,也并不怎么好
《明史》认为明熹宗任用客氏以及宦官魏忠贤,导致了朝廷忠良惨遭陷害,民众离心离德,加速了明朝灭亡。

而《剑桥中国史》中,更是直接出现了“天启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灾难时期,在明朝没出息的统治者中,天启皇帝的名声最坏。”这样的评价。翻遍明朝以来对天启皇帝的评价,可以说基本没有正面的。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天启皇帝是一个平庸到极点的皇帝。所以,他告诫崇祯“重用魏忠贤”只不过是因为他自己非常相信魏忠贤而已,并没有太多的潜台词在里面。

然而现在,随着反权威思潮的出现,有些网络上的“历史学家”却将天启皇帝塑造成为一个天才皇帝,在他们的描述中,天启皇帝重用魏忠贤,是因为魏忠贤本身就是一个政治能力很强的人,天启慧眼识才。然而,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这种推测的准确性,而他们的所谓推测,只不过是牵强附会而已,从没有历史资料的证明。

所以,魏忠贤之所以“忠贞可计大事”,只不过是因为魏忠贤为所欲为的权力来自天启皇帝,他自然要对天启忠心,换言之,他的“忠贞”只是对于天启皇帝而言,并不是对于国家而言。魏忠贤掌权期间,党争规模达到最大,已然影响到了各地的行政以及对外作战,而魏忠贤本人本是一个无赖,靠着阴谋上位,这样的人如果说他有什么治国能力和政治抱负,那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最后总结:崇祯不听天启的话,是因为魏忠贤对于崇祯掌权已经产生了威胁;同时,他任人唯亲,大收干儿子,干孙子,已经对于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所以,崇祯杀魏忠贤,并没有什么不妥。

【欢迎诸位交流讨论!】


庭州行者

魏忠贤作为天启帝最为信任的人,天启皇帝临终与信王朱由检(也就是后面崇祯皇帝)交托魏忠贤“忠贞可计大事”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作为在宫门外住在王府里的信王来说,魏忠贤是否对他忠心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毕竟魏忠贤飞扬跋扈在朝堂之上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基本上朝堂官员都对他阿谀奉承,阉党把持朝政,打压反抗他们的官员。地方官员给魏忠贤九千岁建生祠,这基本上就是跟他做皇帝没啥区别。

崇祯皇帝作为明末皇帝中最为励精图治的,肯定不容许自己没有实权,他可不像他老哥那样只要每天对着木工就可以,他需要十足的权利来实行自己的抱负,他希望能够靠着自己的能力改变大明每况愈下的局面,所以他对专权的魏忠贤是没有好感的,因为他也怕魏忠贤会对付他,所以当时成熟时有人弹劾魏忠贤,立马秋风扫落叶般铲除了魏忠贤和他的阉党。

崇祯临死前,厚葬了魏忠贤,是因为他终于明白,宦官在跋扈终究只是家臣,文官可不同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更利于他们的集团,所以崇祯明白了哥哥的苦心,可惜已经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