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西方石油媒體眼中的中國“三桶油”

透過西方石油媒體的報道和評價,“從外向內”的視角,來看看他們眼中的中國石油公司,對國內石油行業同仁,或許能夠提供一些參考與啟迪作用。

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國內民眾通過國內媒體瞭解很多西方媒體對國內事務的看法。但是相對來說,國內民眾還很少接觸到西方石油媒體對國內石油企業的報道與評價信息。我們收集歐美石油媒體對於中國的“三桶油”——中石油(CNPC)、中石化(SINOPEC)和中海油(CNOOC)的一些典型報道與評價。雖然這些報道與評價,不一定十分公允與全面,但畢竟從另一個視角提出問題,體現了歐美石油同行對中國石油工業現狀的看法。

本篇文章,我們將從歐美媒體,主要是歐美石油媒體的角度,來了解他們眼中的中國石油企業的形象,或者說,中國石油企業給西方石油企業的印象,而這又是“從外向內”的視角。

深度!西方石油媒體眼中的中國“三桶油”

整體特點

總的看來,西方媒體對於中國石油企業的報道與評論主要有三個特點。

一是歐美媒體對於中國石油企業的報道與評論,口徑較為一致,很少出現報道與評論角度大相徑庭的情況。

這其中原因,首先是西方媒體或油公司的主要決策人物,大多母語為非中文,或者說這些決策級人物很少為華裔,他們一般不會熟練掌握中文,故對於中國石油企業的看法,主要來自擁有專門中文翻譯人員的研究機構,所以不會出現明顯的不同看法或意見。

還有一個情況,即凡是在美國工作過的中方人員都注意到,對於中國一方來說,美國石油行業是我們時刻關注的“風向標”,我們時刻考慮應當向美國同行學習什麼,何處應汲取他們不足或教訓。

然而,對於美方人員來說,中國是與其競爭的諸多國家之一,甚至在很多方面對他們來說,還排不在“第二名”的位置。所以,美方人員不會太深入地思考中國石油企業的特點與不足,而僅是根據歐美專業人員撰寫的報告,來認識中國的石油企業。所以,很難形成美國方面對中國石油企業的不同看法與意見。

二是歐美媒體對於中國石油企業的報道與評論,基本上是從歐美當前企業制度視角來進行評述。

具體說,對於中國石油企業的政策、決策、技術特徵與財經動向,皆以目前歐美企業制度的通行標準為導向,為評判標準。故歐美媒體對於中國石油企業的評論較少顧及中國石油企業的“中國特色”問題。

更詳細地說,西方媒體對於中國石油企業的判別標準,沒有顧及中國石油企業所處地域的“特殊性”,或“特色”問題,而是與西方石油企業放在同一平臺上進行評判,故歐美媒體的評論在某些方面就存在一些偏頗傾向。

三是歐美媒體對於中國石油企業的報道與評論,分析方法相當細緻,表述起來既系統又具體。

例如

歐美各國對於中國三大石油公司的各自特點的研究報告,至少有10部之多,平均每部均在10萬字左右。而在三大石油公司所在的中國,至今也很難找出一部描述三大石油公司各自特點的報告或書籍來。

當前在歐美媒體與石油公司較有影響力的報告,即關於中國“三桶油”(國家的三大石油公司)的研究報告,是由英國牛津大學能源研究院(The Oxford Institute for Energy Studies)於2016年2月撰寫的報告,《關於中國石油工業的結構的歷史趨勢與未來的前景(The Structure of China's oil industrial for past trends and future prospects)》。

在這部研究著作中,對於中國的“三桶油”的研究深入程度,甚至到將各次機構改革或組織結構變動中,幾大石油公司的轉崗與下崗人數,精確到個位數人員的程度。

對於中國石油國企的動態較為關注的歐美媒體,除了出版發行的期刊與研究報告之外,還有一份世界上唯一的石油專業報紙,即挪威出版的英文《Upstream(油氣上游報道)》。此報紙為週刊,每期的厚度堪比一部長篇小說,加上訂價較貴(差不多人民幣100元一期),國內訂閱的單位不多。此外,既使訂閱,按照國內石油技術人員的平均英文閱讀速度,也無法在一個星期內閱讀完全部內容,或許,這也是國內訂閱此英文石油專業報紙較少的原因之一。

然而,這份英文報紙,對於研究國外對中國的“三桶油”的評述是重要窗口。在歐美石油界,對於英文石油報紙《Upstream(油氣上游報道)》,戲稱其類似於英國的《太陽(Sun)》報(英國一份報道街頭巷尾瑣事的著名小報),是一份熱衷於報道國際石油界“小道消息”的媒體,並且以“敢報”,“敢說”與“敢評”而著稱。

來中國訪問、合作或進行商務談判的歐美專家,與中方人士見面時,看起來笑容可掬,談起中國石油企業來一臉木然,貌似一無所知。實際上,他們從歐美來到中國之前,對於中國石油企業的“底層傳言”,“中層傳言”與“高層傳言”,都知曉得一清二楚,甚至比中國石油企業員工自己都清楚。他們的消息源,大部分是通過這份英文石油報紙,《Upstream(油氣上游報道)》。

當然,這份石油報紙的報道,不僅包括對中國“三桶油”的經濟、技術與政策性消息,還包括對中國“三桶油”高管層的頻頻採訪。這些採訪不但深入,而且具體與詳細。其中被採訪人的談吐自然與風雅,幽默與實際,時常會涉及一些具體油氣開發技術問題。這些使人“腦洞頓開”的採訪錄在中文報紙上幾乎是無法見到的,然而在這份報紙上常常佔據連續幾頁的版面。

客觀地說,挪威英文報紙《Upstream(油氣上游報道)》對於中國“三桶油”的報道與評論,真實、詳細,帶有某種技術上的前瞻性。在近期的20年時間跨度內,中國石油企業,主要是“三桶油”所做出的多數重大改革,獲得的輝煌業績與重大經濟與技術成果,幾乎都在提前幾個月或者半年之前,由這家報紙以“業內人士”、“不願透露身份人士”名義等,用英文報道形式予以提前公佈。

這些報道與評論,不僅影響了歐美媒體對於中國國內“三桶油”的瞭解,而且本身就構成西方石油界對於中國石油企業未來趨勢的觀察與預測。從事後“三桶油”正式發佈的消息來看,這家《Upstream(油氣上游報道)》提前“透露”沒有出現過明顯失誤與失實情況。

也不排除這樣一種可能,即國內有關機構在國內石油政策與規程變化之前,先通過某種渠道,讓類似《Upstream(油氣上游報道)》這樣的歐美媒體得到少許風聲,以探測國際社會對國內石油行業變革或政策的反響,從而修正相應政策與規程。直至在正式發佈相應政策與規程時,更能順應客觀規律,並更能使相關各方順利操作,無誤執行。

外媒眼中的“三桶油”

1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CNOOC)

深度!西方石油媒體眼中的中國“三桶油”

西方媒體對於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的描述,使用頻率最多的,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CNOOC)是中國第一家油公司”。這一提法,國內許多讀者起初覺得不好理解,或者不習慣。但實事確實如此。歐美報道談到,由於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開始以來,多家外國石油公司嘗試與中國開展石油勘探合作,但沒有對等的部門與中國方面簽訂合同。

最早與中國洽談開展石油合作的公司,都先後經歷與中國的國土資源部,或財政部簽訂有關協議或合同,結果事情都沒有辦成。後來多家公司與最早擁有油公司建制的中國海油簽訂相關合同,在中國海域進行油氣勘探。最後,項目進行得都較為順利。

根據歐美媒體的追述,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正式成立時間為1982年2月,是原國家石油部與外國相關公司經過4年的較長時間討論與協商的結果。

深度!西方石油媒體眼中的中國“三桶油”

歐美媒體在談到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時,不可避免地提起中國陸上與海上油氣田勘探開發的國內不同石油公司的歸屬界線問題。

在中國陸地油氣田與海上油氣田的界線區分方面,歐美媒體注意到,原來中國的陸上油田與海上油田的勘探與開發的分隔線,是沿海的5米水深線。即中石油與中石化所屬的陸地油田,其勘探與開發的地域,不應超過海上的5米水深。

或者說,若油氣田延伸到海上,若水深超過5米水深,則就應該歸於海洋石油總公司進行作業,若水深淺於5米,則就應該歸於中石化或中石油的陸上油田作業。

當前,隨著中國改革開發的日益深入,這條界線已經不存在了。即對於中石化,中石油來說,超出5米水深線的油氣田,只要拿到勘探權,也可以去作業;而對於海油總來說,淺於5米水深線,甚至陸地油田的區塊,只要拿到勘探權並且願意去勘探開發,也可以去作業。

挪威英文報紙《Upstream(油氣上游報道)》文章指出,相對於中國石油企業的“三桶油”來說,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的石油勘探開發工藝特點,是其完整,系統與高效率的鑽井工藝與作業程序,及其專業人才與作業隊伍。其中有3個原因。

一.海油總的鑽井作業集中在海上,包括淺海與深海,鑽井難度大,要求高,因此,作業隊伍經受的鍛鍊也較多。

二.海油總的鑽井隊伍與國外公司的鑽井隊伍,包括各種鑽井配套隊伍,如測井、泥漿等,協同作業較多,所學習的先進工藝與技術也較多。

三.海油總的鑽井隊伍相對這一公司的其他作業隊伍,如油田增產措施等,開展作業的年代也較早,獲得的經驗也較為豐富。

2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SINOPEC)

深度!西方石油媒體眼中的中國“三桶油”

西方媒體對於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的描述,較多集中在國家成立這一公司的初衷方面。由於改革開放初期,那時國家有若干部級機構,都需要石油作為原料,例如,化工部,紡織部等都需要石油生產化工燃料與化纖產品。而這些部級機構相互之間協調石油原料非常困難。國家就決定成立一個部,將所有與石油有關的行業都統一兼管起來。於是從1983年成立了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中石化,SINOPEC)。

在中石化的上游行業,歐美媒體除了關注一些大型油田,如勝利油田之外,最多關注由原來地質部所屬的石油地質局併入中石化的油氣勘探隊伍。這支隊伍有2件事受到國外媒體較多關注,一是在新疆有系列新的油氣發現,二是東海平湖氣田的天然氣發現。再有,中石化近10年來在國際上購買海上油氣田,特別是深水油氣田進行勘探與開發,確實做得有聲有色,也受到歐美媒體的關注。

挪威英文報紙《Upstream(油氣上游報道)》文章指出,相對於中國石油企業的“三桶油”來說,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SINOPEC)的上游部分,即石油勘探開發工藝特點,是其油氣地質與勘探方面,理論全面,技術到位,人員精幹,多年來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其原因主要是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SINOPEC)的上游部分,即油氣勘探與開發部分,其相當部分技術力量,來自原中國國家地質部(後來的國土資源部)石油地質局。

上世紀50至60年代,由於中國國家計劃經濟體制的原因,中國勘探新的油氣田的程序,是先由地質部的石油地質局,進行大面積初步勘查,發現油氣田的“苗頭”,再由石油部進行詳細勘探。故原地質部的石油地質局練就過硬的石油勘探與分析評價“本領”,培養一批油氣勘探的精幹隊伍,因而在幾十年中,取得中國石油勘探與開發的輝煌成果。

3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CNPC)

深度!西方石油媒體眼中的中國“三桶油”

西方媒體對於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的描述,集中在此公司是中國石油行業規模最大,油氣產量最高,最為重要的石油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於1988年成立。公司由包括中國的主要油田,大慶,勝利,遼河,新疆和塔里木在內的87個不同單位的資產的合併。20世紀90年代,中石油僱員140萬人,到1997年,中石油在中國的石油總產量中佔90%,天然氣產量佔77%,儘管其煉油能力仍然有限。

挪威英文報紙《Upstream(油氣上游報道)》文章指出,相對於中國石油企業的“三桶油”來說,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的石油勘探開發工藝特點,表現在其油氣田中後期的增產技術措施,特別是“三次採油”的工藝方面。具體實例即為中國大慶油田的長期原油穩產的業績。大慶是中國北方重要原油開採基地,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前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大慶油田在長達40年期間,能夠持續穩產與高產,主要依靠的是油田中後期的增產技術措施,特別是“三次採油”技術。目前國際上還沒有與大慶油田相同的穩產實例。而在油田中後期的增產技術措施,特別是“三次採油”技術方面,國際石油專業會議上的高水平優秀論文,基本上都來自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系統。

深度!西方石油媒體眼中的中國“三桶油”

對於歐美石油媒體對於中國的“三桶油”,即中石油(CNPC),中石化(SINOPEC),中海油(CNOOC)的一些典型報道與評價,其內容不一定十分準確與全面。主要是歐美石油媒體看問題,僅從與中國石油公司做生意,賺取利潤角度看問題。

例如

多數報道只談某中國石油公司成為一個國際常規體制的油公司的年代,而其並不看重這一石油公司,在成為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油公司之前,已經取得哪些業績。在衡量石油公司的業績時,歐美石油媒體更偏重與歐美石油公司合作過的中國石油公司的某一部分的專業特長,而忽略那些沒有與歐美石油公司合作過的中國石油公司部分的技術專長。

然而,歐美石油媒體畢竟從另一個視角提出問題,表達了歐美石油同行對我們現狀的看法。將這些信息提供國內石油行業同仁,希望能夠獲得些許參考與啟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