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棵樹2017收入26億變身風雲一哥,曾經的國產塗料三強今如何?

大材研究注意到,近年來高歌猛進的三棵樹塗料,2017年的營業收入兩位數的增長,鋒芒繼續畢露。

來看詳細數據:

2、營業利潤2.270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0.36%;利潤總額2.198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11%;淨利潤1.811億元,同比增長35.51%。

就利潤增長原因來講,有幾個方面:

一是公司加強了內部管理,費用控制比較好,費用增速小於收入增速;

二是財政部《關於修訂印發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的影響。

增長幅度都在30%以上,放到整個塗料行業裡,都算得上一等一的好成績。隨著品牌格局的基本穩定,塗料圈已經再難出現翻倍增長的現象。

另有分析認為,三棵樹的增長動力裡,工程漆貢獻不小,與大型房地產企業的合作增加,比如與恆大簽署20億元大單,又新增一撥地產客戶,有報道顯示,三棵樹總的地產商合作客戶已經有79家。

另外,大材研究發現,三棵樹最近幾年都在推行塗裝一體化解決方案,也就是從單一的塗料供應商,向“塗料+服務諮詢+施工服務”的綜合服務商轉型,“馬上住”成為力推業務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增長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有雄厚的基礎的,從2015年到2016年,營收就已經非常可觀,分別是15.2億元、19.48億元,只不過後面增長速度更快。

不出問題的話,三棵樹有可能是本土塗料行業裡,一家向100億規模看齊的種子選手。

曾經,三棵樹、嘉寶莉、美塗士有“國產塗料三強”之稱,幾年時間,相互間的座次變化相當大,實力差距開始變得明顯。

放到4年前,嘉寶莉還能力壓三棵樹,早在2010年的時候,前者甚至請了中國男藍代言,為中國男籃的訓練、世錦賽和亞運會等比賽提供資金和產品的支持,發動體育營銷,聲勢一度不小,可惜對終端的影響並不大。

其實,嘉寶莉未放棄對接資本市場,2011年時就已啟動上市進程,但2012年10月被終止審查。直到2015年11分的時候,嘉寶莉又一輪IPO啟動,走得並不順利。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2012-2014年,嘉寶莉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3.01億、25.35億、27.85億元。

也就是說,早在2014年時,嘉寶莉的營收就已經超過三棵樹塗料在2017年的業績。如果僅看2012年,三棵樹與嘉寶莉的差距更大,但如今,兩家企業幾乎落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放到五年前,美塗士還能跟三棵樹幾乎並駕齊驅,可惜如今被甩開了一大截。

查詢營收情況發現,三棵樹2014年的營收12.79億元,當年美塗士是8.85億元,差距近4億元。再往前推一年,2013年,三棵樹9.819億,美塗士是9.09億元,幾乎相當。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改變?大材首席研究官鄧超明認為,至少有三點因素在起到了關鍵性的影響:

一是營銷動作的狼性,三棵樹佔了上風,體現在開店的速度、密度、廣告投放的力度與大手筆營銷事件的運作,比如跟隨神七飛天、力推“三棵樹,馬上住”的廣告、央視建材標王等。

二是堅持一個定位“健康”,主推健康漆多年,全系產品強化健康認知,日積月累,品牌形象比較清晰,市場認可度穩定提升,而美塗士也推健康,但定位搖擺;嘉寶莉缺乏明顯的形象識別。

三是對接資本市場的速度,三家企業裡,美塗士掛牌新三板,融資能力明顯差了不少,策略也相對保守,導致後面無法花錢搶市場。嘉寶莉在對接資本方面也比較積極,除了2011年就籌備上市外,股東結構也有體現,除了創始人控制的世駿香港和承勝投資,另外引進了志成投資、卓譽投資、金康力、永成投資、卓峰投資等機構

而三棵樹早年融資並不像嘉寶莉如此手筆,創始人洪傑一股獨大,一度佔到89%+,另外有金石投資、天津優勢、上潤創投等機構共佔有將近7%的股份,不過上市進程相對順利,上的是主板,融資渠道更廣,上市後的迅猛增長離不開強大資金的支援。

三家企業曾經起步差別不大,但後面的發展進程,可以說是一步差,就可能步步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