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盤哪種接口傳輸速度快?

扯蛋也上癮

你這個問題,我以本人的實測經驗結合官方數據給你說下吧,這樣簡單明瞭,易懂。

(上圖就是M2和SATA不同接口的硬盤)

首先,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目前固態硬盤裡有兩種主流的接口,一種是SATA接口,另一種就是M2接口了,這兩個接口裡,使用NVME協議的M2硬盤傳輸速度是最快的。為什麼要說NVME呢,因為不是每一個M2硬盤是使用NVME協議的,這裡有個坑,大家要注意了。如某寶上就出現了M2硬盤,但不是NVME協議的,速度低得嚇人,這點大家要注意了。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它們兩種硬盤的參數:

1,SATA固態硬盤,最大讀取速度600MB/S,基本上不會超過600MB,寫入速度要快一些。當然有一些最大才350MB/s,這個要注意,不過現在的基本上都是500多了。代表作有金士頓U400,威剛SP580,影馳戰將系列等。

2,M2(nvme)硬盤,最大讀取超過3000MB/S,容量最好250G起步,容量越大,速度越快,寫入速度要快不少,但和SATA固態比起來,也要快好幾倍。代表作有三星SM960/961,intel750/760等。



總結:要想速度快,請選NVME協議的硬盤!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關注【玩電腦】,教你玩電腦!


玩電腦

SATA接口可以說是最常見的固態硬盤接口,不過說到傳輸速度快,就跟它沒關係了,PCI-E、M.2、SATA Express以及U.2這些接口能夠通過PCI-E總線,讓固態硬盤獲得更充分發展空間,速度更快。

在上述四種高速存儲接口之中,PCI-E是最早出現在主板上的。因為PCI-E接口不僅可以安裝固態硬盤,還能用來裝獨立顯卡,而後者顯然是這個接口最主要的用途......

圖中銀色的“長條”就是PCI-E接口(PCI-E x16),我們可以通過它接駁PCI-E固盤

一般情況下,我們現在能夠見到的PCI-E固態硬盤有兩種,一種採用的是PCI-E 2.0 x4,另一種是PCI-E 3.0 x4,只要這些PCI-E固態硬盤的主控夠給力,它們的讀取/寫入速度可以輕鬆突破600MB/s。因為PCI-E 2.0 x4數據傳輸率達到了16GHz/16GT/s,也就是大約2GB/s,而PCI-E 3.0 x4接口更是達到了PCI-E 2.0 x4的兩倍,已經接近4GB/s了。

由於PCI-E固態硬盤的接口均為PCI-E x4,這也就會導致這樣一個問題——想要使用PCI-E固態硬盤的玩家需要預留一條顯卡插槽,也就是說各位需要挑選至少擁有兩條PCI-E x16插槽的主板。因此使用ITX主板的玩家很難享受到PCI-E固態硬盤的更出色性能,除非捨棄掉獨立顯卡。

注意:上圖紅框內的接口是PCI-E x1,它並不適合安裝PCI-E固態硬盤

介紹的第二種超高速存儲接口——M.2(也叫NGFF)是Intel原來打算為超級本打造的,意在取代同樣受到SATA總線性能瓶頸困擾的mSATA接口,並讓超級本享受到性能更強大的固態硬盤產品同時,使產品變得更加輕薄。

上圖中紅框內的接口就是M.2,它可以支持42mm、62mm、80mm三種長度的M.2固盤

現在的M.2接口固態硬盤已經漸漸有成為取代SATA接口的趨勢了,速度與體積上的優勢,讓其成為筆記本電腦的上賓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選購M.2固態硬盤時,需要仔細查看心儀產品的詳細規格,因為採用SATA總線的M.2固態硬盤與和PCI-E總線的M.2固態硬盤之間存在相當大的性能差距的

SATA-IO組織曾開發了一種全新的物理接口——SATA Express。這個全新的接口被寄以厚望,被稱為“下一代存儲接口標準”,在它剛剛面世時,就有不少人認為它將成功取代SATA,成為未來的主流存儲接口,不過目前來看,已經漸行漸遠了。

上圖中紅框內的接口就是SATA Express,看上去有點像SATA+SATA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自從SATA Express出現在我們面前之後,它的實際表現並沒有達到預期。直到今日,我們都沒有看到採用SATA Express的存儲設備出現在市場中,而高端主板上標配的兩個SATA Express接口也隨之成為“擺設”

消費級固態硬盤的希望之光——U.2接口

儘管SATA Express遭到冷遇。但由固態硬盤形態工作組織,推出的硬盤接口規範——U.2(原名SFF-8639,好難記)卻獲得了與SATA Express完全不同的待遇。

固態硬盤上的U.2接口

主板上的U.2接口

為了避免SATA總線帶寬不足而影響固態硬盤的發展,全新的U.2接口與PCI-E、M.2以及SATA Express一樣都依靠帶寬更大的PCI-E總線來讓SSD的性能得到進一步發揮。與前面介紹的SATA Express有所不同,U.2可以用到4條PCI-E通道,也就是說它的最高理論數據傳輸速度,可接近4GB/s,已經達到了SATA Express的兩倍,同時意味著U.2潛力要比SATA Express更加龐大


硬件學堂


其實,要問固態硬盤哪種接口傳輸速度快,這個問題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雖然,市場有很多的固態硬盤接口,但,歸根結底,不是接口不同造成的傳輸速度不一樣,本質原因是接口運行的協議區別。網上有很多介紹接口的文章,讓人越看越迷糊。很多事情,換個角度,可能就會豁然開朗了。所以,在本文,我們換個角度看待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先看看固態硬盤的類型。目前市場見到的接口類型主要有2.5英寸SATA, mSATA, M.2,U.2,Add-in Card。接口類型不是重點,主要還是看接口協議的區別。現在市場上見到的固態硬盤所採用的協議類型,無非有兩種,一種是SATA協議,另外一種是PCIe+NVMe協議。其中,支持SATA協議的接口有2.5英寸SATA,mSATA, M.2,U.2; 支持PCIe+NVMe協議的接口有M.2,Add-in Card和U.2.

這裡面比較特殊的接口就是M.2和U.2了,因為這兩個接口既可以支持SATA也可以支持PCIe/NVMe協議。

M.2接口主要有兩種規格,一種是Socket 2,也稱為B-Key,主要用於支持SATA協議;另外一種規格是Socket3,稱為M-Key, 主要用於支持PCIe x4。M.2接口目前還是主要用於消費級市場,比如筆記本和臺式機。

U.2接口具有支持熱插拔的優勢,目前主要用於企業級市場,比如佈局數據中心等。U.2接口最初的名字叫做SFF-8639接口。之所以可以同時支持SATA和PCIe, 主要是接口兩面都有pin角定義,具體如下圖:

前面囉嗦了這麼多,還沒進入正題,接下來,我們重點介紹一下SATA協議和PCIe/NVMe協議的區別。

SATA協議

SATA協議目前主流的還是SATA 3.0和SATA 3.1, 最大速度是6Gb/s,也就是,SATA SSD的速度肯定不會超過600MB/s。如果有人告訴你,他的SATA SSD可以超過600MB/s, 你就可以給精神病院打電話咯。此外,SATA接口還為了迎合PCIe協議,還指定了SATA 3.2,主要用於PCIe協議,不過,這個只是個過渡性犧牲品,基本沒人用了。

PCIe+NVMe協議

PCIe是一種高速差分協議,目前已經發展到第四代,PCIe 4.0單個lane速度就可以達到2GB/s,是不是很恐怖?不過,支持PCIe 4.0的產品離上市還有一段時間。目前市場上主流的還是PCIe 3.0,單個lane速度可以達到1GB/s。主流的消費級PCIe SSD一般採用的都是PCIe 3.0 x4,具有4個lane,也就是理論速度可以到4GB/s。是SATA協議最高的600MB/s速率的7倍,優勢簡直是碾壓。

上面的是理論值,實測呢?我們再看來一組數據:

我們看到,SATA SSD的順序讀速率只有500MB/s, 而PCIe/NVMe SSD的速度達到了2.8GB/s. 實測結果與理論一樣,PCIe SSD完全可以碾壓SATA SSD。

結語

選購固態硬盤時,挑選接口主要是為了適配,速度快慢還得看接口協議是哪種。PCIe協議比SATA協議快數倍。要想快,選擇PCIe SSD即可。你是否有不同的意見,歡迎留言討論哦~


在下拋磚引玉,歡迎各位看官拍磚討論哦,感謝!


存儲隨筆

硬盤接口有很多,現在你在主板上能找到的至少有SATA、mSATA、M.2、SATA Express、PCI-E及U.2等,這些接口的大概規格和特色如下表所示:

硬盤常見接口及特色

目前mSATA基本都被M.2所代替了,SATA Express就沒幾個硬盤在用,而U.2接口在消費級產品上很少見,基本上就Intel的產品在用,所以這些就不多介紹了。

SATA 6Gbps接口

SATA是硬盤接口的標準規範,SATA 6Gbps接口是目前最最常見的HDD/SSD硬盤接口,大部分人現在買的硬盤都在用這種接口,接口及線纜如下所示:

從左到右分別是主板的SATA接口、硬盤接口及線纜

SATA 6Gbps是目前相當成熟的接口,然而對於SSD來說限制也很多,6Gbps的帶寬現在基本上很多SSD都能達得到,接口速度對SSD的限制相當死,而且AHCI協議是為大延時的HDD而準備的,高性能低延時的SSD應該使用NVMe協議,然而SATA接口並不能使用這協議。

這是850pro的測試結果,550MB/s基本上就是SATA 6Gbps接口的上限

M.2接口

M.2接口已經成為新一代高性能SSD的首選

M.2接口最初叫做NGFF,全名是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它可以做的比mSATA盤更小巧,M.2接口可以同時支持SATA及PCI-E通道,後者的速度明顯更高,M.2接口現在大多數都是PCI-E 3.0 x4通道,理論帶寬達到了32Gbps,遠高於SATA 6Gbps接口。

M.2接口的960 PRO無論連續讀寫性能還是隨機讀寫性能都高850pro一個數量級

另外M.2是可以走PCI-E的,代表著它支持NVMe標準,NVMe是專門給SSD定製的,延時和IOPS都比原本AHCI標準好得多,延時普遍比SATA SSD低,隨機性能表現更好,這樣系統反應就會更快。

PCI-E接口

PCI-E接口這個不用多介紹了吧,旗艦級SSD大多會選擇PCI-E接口,現在消費級的PCI-E SSD多是PCI-E 3.0 x4的帶寬32Gbps,而且PCI-E卡式的SSD散熱會比M.2的好,因為它有足夠的空間安裝散熱片,然而價格也不便宜。



超能網

首先明確一點,物理接口只是影響外在形狀和是否能插入的兼容性,真正影響速率的是所使用的通道和協議。

插槽的話目前主流有:SATA、PCIe、M.2和U.2這四種。

SATA:

PCIe:

M.2:

U.2:(這個目前消費級比較少見)

數據傳輸通道主流有兩種:

SATA(沒錯,還是這個名字,但是一個是通道、一個是物理接口)

PCIe(又是和物理接口同名的通道)

數據傳輸協議主流也有兩種:

AHCI(多年前針對硬盤推出的)

NVMe(近年由於固態硬盤技術的增長,原來的協議已經不足以最大化地優化高速的固態,因此推出新的NVMe的協議,專門針對高速SSD的協議)

說了那麼多,我們回到題主的問題,我之前也有提到,SSD的速率是由通道和協議決定的,目前最快的是使用PCIe x4+NVMe的組合,理論速率達到4G/s,幾十W的IOPS,因此,只要認準這些關鍵詞就能準確對固態的速度進行分類了。



銘瑄科技

從接口速度上:PCI-E>M.2(走PCIe總線) >或=SATA EXPRESS>SATA3.0>或=M.2(走SATA總線)>SATA2.0。

PCI-E接口的盤速度可達到幾G/s,但價格也高的離譜,一般家用沒必要選擇。

M.2(走PCIe總線)和SATA EXPRESS接口突破了SATA3.0速度,理論帶寬10Gb/s(即最大速度可達1G多/s),前者有賣的,如果浦科特M6E,後者沒見過這樣的盤。M.2接口的價格相對SATA3.0接口要貴一些。

M.2(走SATA總線)實際就是通過主板SATA傳輸,所以性能和主板的SATA應該一樣,但由於這種盤做的比較小,所以在閃存通道上不可能做多,一般也就4通道,所以在速度上略低於2.5寸的SATA接口盤,但因為不是普遍應用的產品,所以價格要比SATA接口的要貴。

具體需要哪種插口,要看電腦主板有什麼插口。如果家用,投資購買PCI-E接口的沒有必要,普通的SATA3.0足夠使用。


優雅的鹿先森

你好,我是開實體店的,目前接觸到的接口就是sata和m.2,另外還有

  • U.2接口
  • PCI-E接口
  • Macbook接口
  • MSATA接口
  • M.2接口(NVMe協議)
  • 這些接口。在運用過程中,m.2的速度要比sata的接口快

最主要的問題是,主板支持哪種接口,所有接口的速度排列如下:PCI-E>M.2(走PCIe總線) >或=SATA EXPRESS>SATA3.0>或=M.2(走SATA總線)>SATA2.0。


家用的 話推薦用M.2就行

希望能幫助你!!!謝謝!!!


溫十階0

現在最好的固態應該是M.2固態硬盤.

它有兩個接口分別是SATA和PCIE.

速度最快的是PCIE接口,如果插在SATA接口上和普通固態硬盤速度沒啥區別,插在IRST上很快.

M.2固態接口硬盤上有標註自己看 速度如下:

M.2(SATA&PCIE X2模式 16G/S)

M.2(IRST&PCIE X4模式 32G/S)

一般固態硬盤壽命是 3-5年,大多數人把它當做系統盤用120G足以,價錢約400元左右.


科技領域

前面幾位很專業,那我就補充說明一下。

雖然市場上有m.2,SATA,p-cie等等接口的固態硬盤,但是呢要注意的是你的主板有這個接口走的確不是最佳通道,如m.2接口就有走pcie通道的和SATA通道的,通道不同速度自然也不一樣。

還有就是固態硬盤本身也分slc,mlc等儲存顆粒,儲存顆粒的不同,速度自然也不一樣。然後固態本身的技術也影響著速度,如支持nvme的和不支持nvme的速度自然也不同。


畫師曦兮


我剛裝的,希望能帶給你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