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林曉真,1973年生於臺灣,畢業於臺灣成功大學EMBA企管班,自1989年開始研習花道,在近30年的花道生涯中,其一直致力於復興中國花道及推崇佛前供花,是中國及臺灣地區資深花道學者之一,其曾學習歐式花藝、日本小原流、池坊及中華花藝,在反覆查閱花道古籍及多年的探尋研究後,於2017年在臺灣創立“林派華道現任中國花道傳承協會理事長(該協會於2016年在臺灣臺南註冊成立)、廣東韶關東華禪寺花道首席導師、臺灣茶道美學十六行法創始人、浙江農林大學藝術設計學院人文茶文化學院創業導師、 廈門大學“花漾年華”、“錦繡年華”花道美學講座主講導師,著有《挽花心境》。

林曉真在創立"林派華道"的歷程中,自2015年起不定期推出《萬名講師培養計劃班》,此後於2016年開啟百城千寺萬戶佛前供花巡禮,將佛前供花這一花道形式推向世界,使更多的人加入到佛前供花這一神聖莊嚴的活動中來。

部分作品欣賞: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芬芳

溫婉的鏤空窗欞前,

插一件時光的嬌作,

在細膩花臺上鋪展著深深淺淺的記憶,

那顏色豔了曾經,芬芳氣味靜了將來。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餘悸

以為過往的時光已是清淡如水,

卻不覺還有餘悸在心頭。

滄桑的綠包裹著一襲褐色素衣,

佇立在曾經歡愉嬉戲的階梯旁,

不敢逾越半步,

但已驚起心中無數波瀾。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閱歷

心若有歸依,無畏一人行。

正是極盛年華,卻略顯疲憊,

似乎沒有閱歷的年華,

卻是對歲月時光的辜負。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禪心頓悟

會被一場珠簾細雨撩動情殤,

會為一枝清麗花朵恍神冥思,

會因一池碧綠湖水打開禪心。

人之用情,若能收放自如,

禪心頓悟之事,便不再屬於少數人。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際遇

只一心追逐更寬廣的天地,

未曾去想那些未知的際遇。

每個夢,都有過隱忍。

每個到達心中彼岸的行者,

都摻雜著冷漠與孤獨。

當四季流水時代變遷,

便早已心平如鏡。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華麗

遠離塵世紛擾。

在寂靜寬廣的小石路上,

以華麗的姿態,

盡情演繹歡喜悲傷。

不需要過多的色彩,

一黃一紫,簡潔而美好。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曾經

不能回到過去,

亦不能預知未來。

但此時的一切,

是已經過去的曾經,

和即將到來的將來。

看清現世,活出淡然。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一簾清夢

單純的綠意取代了百合的清美,

是否現世的安穩也取代了當初的情語纏綿。

緊貼記憶的階梯,像是伏在桌案上打盹兒。

做了一簾清夢,場景模糊,

情愁卻不曾消減。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萬千姿態

你羨慕我的繽紛多姿,

我傾心你的簡靜安然。

三種姿態,收藏著萬千思緒,

凝聚了人生百態。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人間道場

深幽庭院,門前小凳倚靠,

一扇扇雕花木門,一幕幕深閨往事。

記不清哪年,但每一處的斑駁,卻清晰不已。

人間何處非家人,天下無處不道場。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隨緣自在

茶世界是靜謐的,是令人心安的。

閒寂午後,品一杯清茶,

放下自我,隨緣自在。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注:清代 青花釉裡紅海獸紋敞口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