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吊脚楼的乡愁

人生若只如初见——吊脚楼的乡愁

人生若只如初见——吊脚楼的乡愁

城市高楼林立,冰冷的钢筋水泥群里

人群熙熙,利来利往

在外打拼的人,不论财富、地位

有一所房子永远在心中

因为那不是一栋建筑

而更是一种念想

一种牵挂

一种乡愁

吊脚楼

就是这样的念想、牵挂、乡愁

人生若只如初见——吊脚楼的乡愁

土苗儿女聚居地咸丰从地图上看,

唐崖河从咸丰版图的正中间流过,

其水系如血管般铺散开来,

滋养着咸丰儿女,

温润中贯穿着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哲学,

而最能体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

具象事物当属吊脚楼。

人生若只如初见——吊脚楼的乡愁

咸丰有“干栏之乡”的美称,

是武陵地区吊脚楼分布最多,

保存最好的县。

吊脚楼是一种全木制“干栏式”建筑,

不用一铁一钉,依山傍水,

充分利用空间,减少土地占用。

人生若只如初见——吊脚楼的乡愁
人生若只如初见——吊脚楼的乡愁

作为“生态房屋” 的吊脚楼,

在咸丰几乎无处不在,

而且一直是以一种活态的方式,

作为老百姓的生存憩栖之所而存在。

人生若只如初见——吊脚楼的乡愁

散布在大山中的吊脚楼群

就像土家山歌一样丰富多彩,

或组合成一个小镇,或构成一个寨子,

也有不少单处的吊脚楼。

无论是吊脚楼群,还是单家别院,

都坐落在风景极佳的地方,

茂林修竹环绕周围,小桥流水穿梭其间,

甚至不少吊脚楼群掩映在古木翠竹中,

就像一幅幅山水画,大有“山深人不觉,

全村同在画中居”的意境。

人生若只如初见——吊脚楼的乡愁
人生若只如初见——吊脚楼的乡愁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

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

又能防毒蛇、野兽,

楼板下还可放杂物。

吊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

使吊脚楼自成一格。

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

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

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人生若只如初见——吊脚楼的乡愁人生若只如初见——吊脚楼的乡愁

吊脚楼多为木结构,

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

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色古香。

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

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篁,青石板铺路,

刨木板装屋,松明照亮,

一家过着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

人生若只如初见——吊脚楼的乡愁

走进咸丰,

在郁郁葱葱的山坡上,清澈的小河边,

或被土家人成为坝子的边缘,

都点缀这吊脚楼。

这些吊脚楼就如晶莹的星斗洒落在

苍茫的山水间,

当一座座吊脚楼不断出现的时候,

这些优美的自然山水

立即变成了人文山水,

寂静千年的大地立刻变得生动起来。

就像歌舞对于这个民族一样,

如果缺少了吊脚楼

这片土地就会暗淡无光,

这个民族就少了许多生气,

所以吊脚楼

始终是装点土家人生活的星光。

人生若只如初见——吊脚楼的乡愁
人生若只如初见——吊脚楼的乡愁

当人们远行,四海拼搏,

吊脚楼成为远行游子

梦中的歌、眼角的泪,

因为留在吊脚楼的那缕乡愁,

是他们心中拔不走的根,

忘不掉的情,

是永远的白月光!

人生若只如初见——吊脚楼的乡愁

图片 | 咸丰县旅游委员会

审核 | 钟桢

人生若只如初见——吊脚楼的乡愁

扫描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电话:0718-6833652

网址:www.xfxly.or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