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溼氣這麼大了還需要補水嗎?會不會越補越溼?

體內溼氣這麼大了還需要補水嗎?會不會越補越溼?

中醫中有風、寒、暑、溼、燥、火等六淫邪氣,而在這其中以溼氣最為可怕。體內溼氣過重的情況下,會出現大便粘馬桶、刷牙噁心、早上起床頭暈、舌苔白厚膩並由齒印記等情況,會嚴重影響人的健康和生活、工作質量。

很多人在排除體內溼氣的時候,都會有疑惑:體內溼氣已經這麼大了,還需不需要補充水分,補充水分的話會不會導致體內溼氣越來越大?

體內溼氣這麼大了還需要補水嗎?會不會越補越溼?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溼氣是怎麼形成的?

我們吃進肚子中的食物都要通過脾胃來消化,當脾胃運轉失調的時候,食物將不能正確運化,導致大量的痰溼脂毒在體內堆積,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溼氣過重的情況。簡單來講,如果脾胃的運化功能減弱,就會形成體內溼氣過重的情況。

體內溼氣這麼大了還需要補水嗎?會不會越補越溼?

脾胃生津的能力不足,體內溼氣過重,就會使身體器官得不到足夠的滋養。會出現眼睛發黃,皮膚乾燥、長痘,口苦、口臭,指甲乾癟無光澤,頭髮乾枯發黃,女性月經量少、推遲等情況。

一般來講,溼氣過重的人不會感到口渴,因為體內水分比較多。但是並不代表不需要補水了。因為溼氣過重的情況下,體內的水分都是髒水,對人體有害無利,需要排除體內以保持“津液”被內臟吸收、利用。體內溼氣過重,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也需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可以有效促進新陳代謝和有助脾胃生成津液。

排除溼氣方法:

  1. 運動。

運動出汗是排除體內溼氣的好方法,運動的過程中心跳加快、血液流通增快,會有效促進新陳代謝,增加體內水分的排出速度。

體內溼氣這麼大了還需要補水嗎?會不會越補越溼?

2、飲食清淡

一般來講,酒類、肉類、奶類等油膩的食物脂毒比較多,不易消化,容易在體內堆積溼氣聚集。所以在飲食上,儘量保持營養均衡、清淡飲食。

體內溼氣這麼大了還需要補水嗎?會不會越補越溼?

3、避免潮溼居住環境

潮溼的環境中,空氣水分含量比較大,很容易有水分進入人體造成溼邪入侵。所以在生活中儘量避免淋雨、穿潮溼衣服、睡地板 等行為,減少暴露潮溼環境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