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不賺錢?那是因為你還不懂社群營銷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互聯網讓一切變得更加便捷、電商興起讓我們有了更多選擇的同時,不知不覺間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實體店老闆不禁紛紛感嘆,生意越來越難做了!的確,時代變了,線上有電商衝擊分流、線下有同行競爭搶客、現實中人工房租等成本增加,單靠傳統方式經營越來越難,在店裡等顧客上門無異於守株待兔。可能前幾年還很賺錢,近兩年只能保本,以後連保本都夠嗆,只有關門大吉了。

顧客越來越少,促銷效果越來越差,競爭對手越來越多,這樣的困局該怎麼破?難道只能聽天由命嗎?

當然不是。在時代洪流的衝擊下,最好的方式,是學會借勢,順勢而為。那麼,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實體店如何才能脫穎而出?怎樣才能與顧客建立起聯繫與信任,維持長期穩定的關係?社群無疑是當下最為簡單而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社群營銷是在網絡社區營銷及社會化媒體營銷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用戶連接及交流更為緊密的網絡營銷方式。網絡社群營銷的方式,主要通過連接、溝通等方式實現用戶價值,營銷方式人性化,不僅受用戶歡迎,還可能成為繼續傳播者。

傳統實體店的經營關注商品、地段、環境、促銷等,而一旦被市場認可,便會引起同行的關注,出現眾多跟風者,各種促銷也會輪番上場。有人模仿你的“臉”,有人模仿你的“面”,有人模仿你的“店”…… 你該怎麼辦?

實體店不賺錢?那是因為你還不懂社群營銷

這時候通過社群,留住與顧客的關係,便顯得尤為重要了。

能夠用社群營銷,在群裡和顧客打成一片,讓很多顧客辦卡儲值,當你和顧客的關係很好時,顧客分流的概率就會降低。比如可以設計消費積分,積分累積兌換獎品的模式,鎖定顧客的忠誠度。初次登門,顧客關注更多的是產品和價格,而一旦成為朋友,他們更關注的是會是服務質量。

實體店構建社群營銷模式,首先是要通過精準的定位確定產品的精準目標群體,然後根據目標群體來選擇禮品、吸引其入群,再建立規則設計活動從而變現,最後聯合一些優質用戶來共同組建社群,形成聯盟,從而影響更多的潛在目標用戶。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思維方式逐漸從產品→流量→用戶進行轉變,但不能否認,在這個過程中,產品品質還是一切的基礎,尤其是對細節的把控。“讓用戶留下來的,通常不是核心功能,而是邊緣功能。讓用戶覺得爽的,通常不是正常使用流程中的符合預期,而是異常使用流程中的超過預期。”在品質有保障的情況下,輔以社群營銷,是傳統實體店轉型向新店商發展的有效途徑。

社群營銷的必要條件

1、福利

2、內容

3、互動運營

實體店社群運營步驟

1.社群規劃

首先要對產品有清晰的定位。明確你要建立什麼樣的社群,能為顧客帶來什麼好處。

區分社群裡面的產品是屬於哪種類型,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不同的策劃方案。

☞ 高頻(如餐飲行業):把目標用戶吸引進群,通過社群的運營激活他們,建立信任和塑造價值,然後批量成交(儲值,買滿送活動等等)。

☞ 低頻(如家居、裝修、婚嫁、手機、電腦等):顧客很難復購,建立社群后,就必須延伸供應的產品。或者聯合其他周邊關聯商家一起做社群,相互轉介紹。比如做建材的,可以聯合衛浴、廚衛、門窗、傢俱、家電行業的這些商家一起做社群,你的顧客不復購,可以買別人的產品,同樣別人的顧客也可以買你的產品。

☞ 小眾(如醫療美容,金融理財等):需要去建立內容輸出體系,通過內容吸引和顧客同頻的人。把顧客延伸到全國範圍。

2、引流(開源)

顧客為什麼進群?一定是他們看到進群的好處。

注:禮品的選擇要和顧客群體有關。

3、社群運營

在吸引了第一批用戶時,意味著社群運營已經從0變到1了,後續的發展就是要維護好社群,從1變到100,形成裂變式發展。

在初創時,社群用戶比較活躍,為了快速的發展,必須要把握這個時期,因此,這個時候往往要更費心思,利用一些營銷活動刺激群內人員,使群內人數增加。當快速增長期度過後,需要增加與社群群友之間的互動交流。

活躍社群的具體操作有制定規則、社群互動等。

☞ 規則制定:

規則是為了防止有人老是中獎,有人搶不到,社群切忌變成少數人參與的遊戲。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讓更多的人中獎。規定一個人一天只可以中一次獎,一個月最多可以中幾次獎品。超出部分用抵用券的形式。

比如擬規定幾天內領獎,超時了,私下裡也給顧客,那麼顧客肯定會感激你,當顧客真心誠意對你說謝謝的時候,這段時間你給他推活動的時候,他也不好意思拒絕。

其實我們的人性都是一樣的,可能你的營銷不成功,是在顧客很理性的時候。先把顧客變得感性,成功率是其理性時候的十倍以上,擅長店內推銷的朋友都明白這一點,來買衣服,化妝品的顧客你一定要誇她漂亮,她開心了,就很容易買單。因為這個時候她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

☞ 社群互動:

問答:因為剛開始的時候,有人在群裡發廣告,或者在群裡質疑你建群的目的,有人懷疑抽獎的真實性,你推出活動的時候,剛開始沒有反應,氣氛很尷尬。這個時候可以通過小號的問答互動來解決,遇到發廣告的,小號可以去勸他遵守規則,因為作為店主,不好意思說話。遇到有人質疑你,小號也可以作為顧客給自己證明。氣氛尷尬的時候,小號來配合。要記住,群裡的一切信息,是給到全體群員觀看的。

娛樂:群裡設計些好玩的遊戲,活躍氣氛。提高群員的參與感。每週有1—2天的互動遊戲即可。

討論:針對熱點事件,拋出自己的看法還有意見,這樣可以很有效的打造店主的IP,顯得自己有水平見解。討論主題可以通過知乎,悟空問答等平臺去找。

分享:就是內容乾貨,可以請相關人士分享與產品或行業相關的知識,讓群友覺得在這裡能學到什麼,有所收穫。

4、轉化(變現)

社群運營,最終的目的是為店鋪進行導流,促使用戶進行變現。通過以上步驟建立聯繫,時間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有了信任。有了信任,就是成交的起點。

實體店不賺錢?那是因為你還不懂社群營銷

如何設計一個顧客無法拒絕的活動?是用巨大的優惠吸引顧客還是設計一個能引發共鳴的活動?活動發佈的時候不能自己在那裡打廣告,可以用小號引發討論,想辦法讓群友都參與進來。同時要讓別人覺得是福利,是稀缺的,可以限時限量。社群裡,要讓大部分的顧客都中獎,再加上贈品誘惑,顧客很容易就行動。比如大家都可以免費來領xx獎,現場說服他們加錢升級成xx大獎,以覆蓋掉成本。群裡的人來店裡領完獎後,再給他一個紀念品,讓他幫個忙發一個引流海報到朋友圈推廣活動,那個時候再讓他幫忙就是舉手之勞了。

5、顧客裂變

顧客發朋友圈,有獎。

顧客帶來朋友充值,有獎。

組建社群聯盟,聯合其他周邊商家形成一個有黏性的商圈。

實體店在採用線上社群營銷時,真實感、信任感是導致用戶留存和轉化的關鍵因素。

實體店應充分發揮線下服務優勢,通過社群宣傳、組織各種有效的線下互動來進一步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從而促成留存和轉化,同時提升用戶對產品或店鋪的忠誠度,從而形成口碑效應以及新一輪的宣傳和裂變。

總之,新的嘗試雖然會面臨各種不確定性,但機遇與挑戰是共存的的。不去嘗試必然不會有改變,社群營銷能否助力實體店進一步發展?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