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10次!東風41洲際導彈試射次數和47年前中國首種核大棒相同

都是10次!東風41洲際導彈試射次數和47年前中國首種核大棒相同

《華盛頓自由燈塔報》幾天前報道稱,美國國防部官員透露中國近日進行第十次東風-41洲際導彈的試射活動。作為中國最新一種洲際彈道導彈,東風-41應該算是我國第八種洲際導彈,按照“輩分”應該排在東風-5、東風-5甲、東風-31、東風-31甲、東風-5乙、巨浪-2和東風-31AG之後。那麼東風-5作為我國第一種洲際導彈,它在定型前試射了多少次呢?

都是10次!東風41洲際導彈試射次數和47年前中國首種核大棒相同

一九六五年三月,中央專委作出了研製東風-5的決定並確定了東風-5的射程、精度、彈頭威力等戰術技術指標,隨後,又確定了發射方式。東風-5是從地下井內發射的液體洲際導彈。導彈全長35米,最大直徑3.35米,起飛重量為190噸。採用四氧化二氮與偏二甲肼作推進劑。第一級發動機地面總推力為282噸,第二級主發動機真空推力為73噸,遊動發動機真空總推力為4.8噸。

都是10次!東風41洲際導彈試射次數和47年前中國首種核大棒相同

從一九六六年五月開始,在初步方案論證的基礎上,我國開展了東風-5的總體方案設計。不久,文革導致正常的科研、生產秩序遭到了破壞,致使研製工作進展緩慢。一九六九年底,中央提出要加快東風-5的研製。一九七〇年春,在北京市11個工業局、5個區、6個大專院校以及中央12個部和中國民航在京的所屬工廠共116個單位的大力支援下,組織了廣泛的科研生產協作,解決了不少高難度、高精度的零件加工,試製出一些新產品。

都是10次!東風41洲際導彈試射次數和47年前中國首種核大棒相同

一九七〇年三月,東風-5完成初步設計,六月完成技術設計,圖紙下到工廠,年底完成第二級的試車。一九七一年三月,第一發產品總裝完畢,經測試合格後於六月出廠。一九七一年九月十日,在酒泉發射場,進行了第一次飛行試驗。試驗結果表明東風-5的總體方案是可行的,各系統之間的工作基本協調。但導彈在飛行中出現了姿態控制系統震盪、提前關機等問題。

都是10次!東風41洲際導彈試射次數和47年前中國首種核大棒相同

這次試射採用的是速度關機低彈道飛行試驗,即用壓低彈道、讓發動機在降弧段關機的辦法來提高再入時的速度,從而模擬了導彈的再入段彈道,用以考驗彈頭防熱、再入段散佈、核裝置、引爆系統以及檢驗導彈的總體方案和分系統方案。這種彈道,射程很短。

一九七五年五月,中夬再次提出要爭取時間,儘快研製出洲際導彈。隨後進行了東風-5第二批的飛行試驗工作。從一九七八年十月起到一九八一年十二月止,東風-5進行了9次多種彈道與不同發射方式的飛行試驗,全面考核了導彈的性能,並檢驗了地下井的使用性能與工程質量。再加上一九七一的第一次飛行試驗,東風-5總共也是10次試射。

都是10次!東風41洲際導彈試射次數和47年前中國首種核大棒相同

9次飛行試驗包含4種方案,即速度關機低彈道飛行試驗、射程關機抬高的低彈道飛行試驗、高彈道飛行試驗和正常彈道飛行試驗。其中速度關機低彈道飛行試驗有5次之多,考核了導彈的總體方案,模擬了洲際射程的再入環境,彈頭的碳石英端頭帽和斜纏高硅氧防熱層經受了氣動加熱的考驗,裝上核彈頭的“兩彈結合”冷試驗也取得了完整的數據。

另外射程關機抬高的低彈道飛行試驗,其彈道高度比速度關機低彈道高,射程也稍遠,這種彈道側重於檢驗射擊精度。一九七九年十月至十一月,東風-5進行了兩次這種彈道的飛行試驗。

都是10次!東風41洲際導彈試射次數和47年前中國首種核大棒相同

高彈道飛行試驗高彈道,是把彈道抬高,使彈頭姿態控制系統和突防系統經受較長時間,考驗,以檢驗彈頭姿態控制系統、突防系統的性能和射擊精度。一九七九年一月七日,東風-5首次從地下井發射,進行高彈道飛行試驗。這次飛行試驗,是一次有重大影響的試驗,一方面導彈在點火和起飛段要考核導彈能否安全出井。另一方面要考核彈頭的姿態控制系統和突防裝置的有效性。此次試驗東風-5點火離開發射臺後,約X.X秒後,順利地離開井口,按預定程序正常飛行。通過這次飛行試驗考核了彈頭姿態控制系統,並取得了突防系統和精度分析所需的重要資料。

都是10次!東風41洲際導彈試射次數和47年前中國首種核大棒相同

只有經過各種彈道的試射,才能為最終的全程正常彈道飛行試驗奠定基礎。一九八〇年五月十八日,第一發東風-5洲際導彈向南太平洋預定的海域飛去,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東風-5全程飛行試驗的順利完成,使我國的洲際戰略導彈結束了試驗階段而進入實用價段,同時也勝利地結束了我國第一代戰略導彈的研製工作。東風-5的研製成功,解決了我國洲際戰略核武器的有無問題,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