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一次悲壯的突圍戰,旅長政委同時殉國

1941年9月,日軍經過精心籌劃,集中3000餘兵力,對茅山地區連續進行兩次大“掃蕩”。狡猾的日本鬼子在總結以往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採用了新戰法,其特點是: 大力加強偵查、諜報活動,專找指揮機關和主力部隊,集中優勢兵力,採用遠途奔襲合圍戰術,以達一舉殲滅攻擊目標。

新四軍一次悲壯的突圍戰,旅長政委同時殉國

皖南事變後蘇南只剩新四軍第6師16旅,而茅山許多地區或為日寇控制,或為國民黨控制,戰略空間非常狹小,面臨的戰略形勢十分嚴峻。嚴峻的形式加上敵人採用了這些新戰術,致使新四軍16旅遭受了重大損失。

新四軍一次悲壯的突圍戰,旅長政委同時殉國

28日凌晨,完成合圍的日軍開始進攻。此時16旅領導才發現敵情的嚴重性,馬上部署阻擊和突圍。第6師參謀長兼第16旅旅長羅忠毅和旅政治委員廖海濤率4個連的兵力,堅決阻擊日偽軍進攻,掩護黨政機關人員衝出包圍圈。命令參謀長王勝、組織科長王直率領旅部機關、部隊和江南區委機關1000餘人,向東長蕩湖方向轉移。

塘馬戰鬥是五百餘人的新四軍戰士(戰鬥人員)對三千餘人的日偽軍,兵力對比1:6,且日軍還有騎兵、坦克、炮兵支援,佔據絕對壓倒的優勢。日軍憑藉其火力優勢,發起衝鋒。十六旅指戰員和旅首長一起奮勇殺敵,打退了敵人一次次衝鋒,但由於秋後的田野上缺少隱蔽物,敵我雙方近距離廝殺,上午10時左右,羅忠毅旅長不幸頭部中彈壯烈殉國。在另一個阻擊方向,戰事同樣激烈,兇殘的日本鬼子不惜一切代價拼命攻擊,戰至下午3時,政委廖海濤腹部中彈,腸子也崩出體外,為抗擊日本侵略者流盡了最後一滴血。阻擊部隊苦戰終日,斃傷日偽軍400餘人,終因寡不敵眾, 270餘名指戰員壯烈犧牲。

新四軍一次悲壯的突圍戰,旅長政委同時殉國

在阻擊部隊的殊死掩護下,旅部機關和江南區委機關1000餘人安全撤離到長蕩湖邊的清水瀆。入夜,由當地幹部、溧陽縣長陳練升作嚮導,安全突出包圍,次日晚向西到達溧水地區,脫離險境。

塘馬戰鬥雖然產生了局部被動,,羅忠毅和廖海濤犧牲更是蘇南抗戰的一大損失。但是蘇南抗日力量還是得以保存,敵人要消滅新四軍於蘇南地區的戰術目的沒有達到,鞏固其後方的戰略企圖也宣告破產,蘇南抗日根據地仍然屹立在敵人的心臟地區,並沒有造成華中地區抗戰全局的被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塘馬戰鬥是一次損失巨大但取得了勝利的突圍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