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去读老子、孔子等先哲为后世留下的经典?

该如何去读老子、孔子等先哲为后世留下的经典?

我国有很长的文化发展的历史,其内容之丰富在世界各种文化传统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它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当前要努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个文明、繁荣、富强的国家,是不可能离开对其自身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因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是我们这个民族生命力的源泉,需要大家了解它和弘扬它。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要学习、且学好的初心和热心。只不过或是方向、方法不对、或是意志力有限总是半途而废,所备之素材往往在积尘盈尺之后,方才想起拿来翻翻——抖下土而已。

所以,博学书院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下阅读、学习“经典”的方法,以供大家自由地随时随地地提升自我水平、国学功底:

该如何去读老子、孔子等先哲为后世留下的经典?

首先要虚心。朱熹说过:“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捱来捱(āi)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

现今许多人对待中国的古代经典时,常常会犯一样通病,那就是在读的过程中喜欢吹毛求疵地批判古人一番,可见这并不是在从经典中汲取智慧,而是开天眼把自己当做高高在上的法官,把经典当做囚犯来审问,并洋洋得意地以为这是“创造”的表现。

如此读下去,只会是徒增枝蔓,更不会有任何收获。坦白讲,经典当然是有漏洞的,古人及其学说也不是不能批判,只是应先虚心读懂经典的原意,客观地读,不要让先人之见先入为主。一如朱熹所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xià)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先立说”“硬去凿”,这是初读经典的人应极力避免的。

该如何去读老子、孔子等先哲为后世留下的经典?

另外,读经典还要先从“识字”开始。经典中有些文字,表面上看古今不异,但实际含义却风马牛不相及,这就应该选一本注释比较好的本子。尤其注意的是在读的过程中,一开始不要急于看译文,要先看原文,再把注释看透然后再回到原文,不要依赖译文去理解原文。虽然这样刚开始会像“十目一行”般的慢。不过不用急,假以时日,日积月累,阅文速度自然会“一目十行”地快起来。

正因如此,才有很多专家学者建议大家不要一上来就买各类所谓经典的“别裁”“今释”“通释”“古义”之类的书。就像上段所提到的一样,这类书不是不能看,而是要在对经典本身有一个客观的了解之后再去看。

所以先要通读乃到读通经典的原文之后,再去看“今释”“通译”一类的书。如此,才算自己脚跟站稳了,心中有主见了,也就不会再犯人云亦云,空谈无根的错误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博学书院愿和各位看官同作那培土、那眼水,以盼他日我传统文化“遇风雨,化为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