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牆頭草在二戰中完美的生存之道,一次仗沒打便成為戰勝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據統計,戰爭中軍民傷亡共9000餘萬人。就算最終是戰勝國的我們,也是傷痕累累。瑞典作為二戰中的中立國,這是人盡皆知的。不過有這樣一個國家,向大家詮釋了什麼叫真正的見風使舵,完美的生存。

一個牆頭草在二戰中完美的生存之道,一次仗沒打便成為戰勝國!

這就是泰國,二戰中東南亞沒有淪為歐洲殖民地的國家,除了我國和日本,剩下的就是泰國。可能有不少人感到好奇,當時二戰的發起國日本,幾乎侵略了亞洲所有的國家,而泰國是其唯一沒有侵略的。因為日本計劃就是侵略印度跟緬甸,但是還考慮到避免有人趁機偷襲,所以要先穩住當時的主權國家泰國。繼而兩國簽訂了《日泰同盟條約》,和日本同盟之後,日本還送了一塊殖民地給它呢。

一個牆頭草在二戰中完美的生存之道,一次仗沒打便成為戰勝國!

泰國和日本同盟之後,也算是給其助長了不少威風,一度成為“大東亞共榮圈”體系內的一隻惡犬,四處出擊。拳打法屬印度支那殖民政府,腳踢緬甸撣邦,甚至跟中國遠征軍交手,企圖吞噬中國雲南的西雙版納、德宏等傣族地區。

好日子沒有過多久,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把美國也牽扯進了二戰。泰國看到美國的軍力要遠遠大於日本,便立馬轉陣營,集結本國的軍力準備向日本開戰,不過還沒來得及打的時候,美國兩顆原子彈,日本便投降了。泰國順水推舟成為了戰勝國,沒有受半點損失。

一個牆頭草在二戰中完美的生存之道,一次仗沒打便成為戰勝國!

不過對於泰國這顆牆頭草,同盟各國多少有點咬牙切齒,但從美國的角度出發,它考慮的則是戰後的東南亞政治走向,不願把泰國推向英國的殖民體系,所以對其從輕發落,說是全部賠償,也僅僅是退還搶佔的領土,並且還獲得了日本150億日元的賠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