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职场,难道高跟鞋一定是标配?

征服职场,难道高跟鞋一定是标配?

征服职场,难道高跟鞋一定是标配?

长久以来,高跟鞋被认为是职场女性的必备之品,提起职场装扮,高跟鞋绝对是气场强大、性感迷人的标配,仿佛一双恨天高上脚就一定会在职场战无不胜。

征服职场,难道高跟鞋一定是标配?

从影视剧到各路媒体、明星,大家都在鼓吹高跟鞋对于女性魅力的加成作用,却很少有人发出过质疑的声音,很少有人去思考这样的问题——这双高跟鞋,女性到底应不应该穿,到底为谁而穿。

征服职场,难道高跟鞋一定是标配?

上班到底需不需要穿高跟鞋、

是否要穿正式服装?

这需要根据公司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具体情形来决定。但是穿一天高跟鞋的个中滋味,只有女性自己知道,长时间穿高跟鞋对身体并无益处,尤其对患有一些腰部疾病的女性来说,更是会加重病情。

征服职场,难道高跟鞋一定是标配?

在某些特定的行业,如服务业、银行等,衬衫、笔筒裙,高跟鞋是职场女性的标准打扮,这会给客户留下专业、负责、精干的初次印象。

但是外在装扮真的能说明一切?

在律师行工作的一位女性表示,客户需要的是专业知识和高质量的服务,外在并不说明一切。同时,通过员工的穿衣风格,也可以让外部客户了解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可以在这方面入手,展现独特的雇主品牌文化。

征服职场,难道高跟鞋一定是标配?

穿不穿高跟鞋更多需要女性根据自身情况而定,认为女性不穿高跟鞋就不专业、不符合职场形象在某种程度来说是一种歧视。

征服职场,难道高跟鞋一定是标配?

越来越多的女性意识到,职场女性应该具备选择权,职场人士都有选择着装、选择形象的权利,职场应该出现多种女性形象,而不是清一色的职场打扮。

征服职场,难道高跟鞋一定是标配?

在中国,近日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50.41%的女性表示“经常受到性别歧视”,46.93%的女性则称“偶尔受到性别歧视”。仅有2.66%的女性认为“没有遇到过性别歧视”。高跟鞋文化背后隐含着一定的性别歧视,与现代审美认为女性穿上高跟鞋会更女人、更迷人相似,古代女性小脚裹得越好,找的夫婿越好,这种审美契合了对女性行动限制的要求。当高跟鞋具有性暗示或跟女性特质关联起来的符号价值后,当然会有“被神话”的倾向。

征服职场,难道高跟鞋一定是标配?

美和礼仪、美和规范、美和健康,

该有合乎个体尊严、个体自由的关系。

所以,在公共领域里应先保证自己的舒适,让别人舒服的前提是自己要舒服,不要委屈自己。

如果非要女性委屈自己而让别人在视觉上舒服的话,这当然是对女性的苛刻要求,

女性为何要无条件妥协和配合呢?”

征服职场,难道高跟鞋一定是标配?

高跟鞋之于女性,有着穿与不穿的双重自由。

在这里,我们并非规劝女性摒弃高跟鞋,而是把矛头直指当下社会文化中的礼仪规范,非高跟的概念,并不是想要刻意树立男女的对立,而是针对社会文化中发展出来的一些针对女性的礼仪规范。

征服职场,难道高跟鞋一定是标配?

然而,所谓的礼仪都是人定出来的,不是不能改变。

有些人认为,礼仪是约定俗成、不可动摇的。但礼仪、习俗,包括当下流行的主流“道德”观念,并不一定是道德上都正当的。

正当的礼仪前提是让个体的尊严和自由得到保障,不能对个体有明确的、可预期的损害。

征服职场,难道高跟鞋一定是标配?

未来很长时间,高跟鞋仍然会是职场女性出席重要场合的首选。

在一些场合,仍会看见穿着高跟鞋,步履匆忙的职场女性,但职业女性应该有更多的选择,这不是一道单选题。

征服职场,难道高跟鞋一定是标配?

毕竟,女性在公共领域出现的机会将越来越多,人们应该像关注男性一样关注女性所表达、发声的内容,而不应该是她穿了什么、是否符合所谓社会礼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