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有趣的取名現象

其實說起互聯網,它是一個舶來品,所以最早開始的時候,互聯網公司在取名的時候是借鑑美國的一些公司,而且喜歡用英文範的名字。

互聯網有趣的取名現象

​比如,有一些互聯網命名時,也可謂是登峰造極了。

天涯若比鄰的天涯社區

之乎者也得知乎

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迅雷

據說,當年馬雲取阿里巴巴作為公司名字時,在美國對一個餐廳的服務生做了測試,問其是否知道“阿里巴巴”,對方說“我知道,阿里巴巴,芝麻開門” 。於是他聽後很興奮,不惜花費1萬美元從一個加拿大人手中買下了阿里巴巴的域名。

以至於後來的“天貓”也體現了這一點。

當年淘寶商城要改名字時,取了很多名字備選,馬雲都覺得太正統,太直接,缺乏想象力。有天晚上回家,他在洗澡時突然想到“天貓”,立即電話給很多同事,結果全被怒罵諷刺和勸阻。後來一推出“天貓”果然罵聲一片,四天內經久不息,但五天後人們開始覺得這名字很有意思。用馬雲的話來說,人人討厭這個名字,說明名字的獨特性。名字本沒有意義,念得人多了就有意義了,名字就是為了被人記住,罵得人越多,傳播得越快,重要的是後面如何給名字加入文化內涵。於是“阿里巴巴”“淘寶”“菜鳥”都朗朗上口,且名字也能看出它的業務特點。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現在起名特色是:動物界,植物界(含水果)和疊詞。

你會發現使用動物商標,吉祥物產品名為公司名的比例比較高,甚至發現動物名字都被用的差不多了。在互相網的有些行業中,動物形象完全可以組成行內的動物園了,如飛豬,搜狐,搜狗,驢媽媽,土巴兔,考拉……

排名比較靠前的旅遊網站,有8個商標的名字都包含動物,在靠前的直播平臺中,動物也佔據了半壁江山,幾乎可以說“無動物不旅遊”“無動物不直播”的畫面了。

在電子商務領域,淘寶商城更名為“天貓”後,各主流電商也紛紛跟進推出自己的動物形象,比如京東的金屬狗,蘇寧的獅子,國美的老虎……

隨後互聯網用植物起名的也越來越多,以往傳統行業很少會使用,因為它們在傳統上大都沒有特殊的美好寓意,但互聯網完全不一樣,如豆瓣,土豆,小米,堅果,果殼,芒果,荔枝,瓜子,蘑菇街,豌豆莢,梨……

除了動植物,互聯網還喜歡用疊詞,比如,噹噹網,人人網,滴滴,陌陌,探探,釘釘……

因為市場篩選的原因,喜歡用動物名,植物名和疊詞的互聯網公司也越來越多,因為在垂直領域這些都是比較靠前,而且在記憶中和傳播中佔據領先地位,往往更容易成功。

其實名字的進化與觀念的進化,從傳播角度看確實傳播的比較快,而且取名觀念大大領先於時代。互聯網的動物園化,是注意力競爭藝術上開到一定高度的體現。互聯網公司植物名少於動物名,是因為人們能辨認植物遠遠少於動物。

互聯網有趣的取名現象

文章來源:https://www.jianshu.com/p/4c5f4c42223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