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壞人」更容易升遷?解析「職場暗黑成功學」

為什麼“壞人”更容易升遷?解析“職場暗黑成功學”

仔細思考一下,在你生活中刁難你的、對你訓話的、讓你生活痛苦的人,其實都是在社會或是同伴之間佔有一席之地的人,難道壞人才會成功嗎?

讓暗黑人格告訴你:為何善良才容易失敗!

生活中總幻象著大家和睦融融,也總想像著大家彼此客氣也關心彼此,身邊的人總會為自己帶來一些能量,不會想讓自己逃避。如果這樣的事情常態性的存在就好了,在或許就是大家心中真正“一帆風順”“如沐春風”的生活吧!

奇怪的是,生活就是不是這樣,你總會帶點“毒性”在身上,那種“毒性”就是那種會讓你突然間不舒服、喘不過氣、手腳發麻、心頭悶痛的“毒性”。就算你覺得自己“沒有毒”, 但你總會在生活中不斷碰到有“毒”的人。

你不會每天一早看到人,每個人都跟你和顏悅色的打招呼,也不會每個人跟你講話都熱情洋溢,那些讓你內心刺痛的東西,總帶有“毒性”那你小小的受傷。 大家傳遞自己“毒性”的方式,有時候是用一些表情或肢體語言,有時候直接是把“毒”放在話語中,有時候甚至直接用“毒性”的行動毒害你 ,這樣的生活就算不能說很不順,但也稱不上是“一帆風順”吧!

刁難你的人總是掌握資源的人

總有人會跟你說,“我老闆今天又刁難我了,她一大早來不知道發什麼神經,在那裡挑大家毛病,氣死了”,而這個“氣死了”就是我們的中毒反應,而那個無來由的刁難,就是帶有“毒性”的箭。如果你的老闆他的毒性是蔓延全身的,常態性地帶著毒在身上,那你鐵定不是一兩天的工作無法享受其中,你可能是永遠都在思考著這是我想要的工作與人生嗎?而這又是另外一種“中毒反應”。

這就怪了! 大多數時候那些讓你感到難受的人,或是讓你覺得無來由把你生活攪亂變成負面人生的人,通常都會在你的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 在親密關係中,那個你最在乎的人,如果帶有毒性,也時常會帶有毒性,你的感情生活都不會好過。但出了感情生活,你的家庭,有時候父母帶著毒性,有時候兄長帶著毒性,在同伴之間,那最擁有資源的人最容易帶著毒性 ,在工作上總是最得寵的同事,常常帶著毒性,而更別說上司總是讓自己充滿有毒的色彩。

有毒的人,除了出言出手傷害你以外, 他們總是展現十足的攻擊性,與敵意,利用你內心的恐懼,乖乖順從他們,或是因為想要避免負面心情,就加思索的逆來順受 ,這種狀況就像“既然追求不到那幸福的生活,總可以避免帶來太多的不幸吧!”。

為什麼那些有毒的人總是爬到你頭上

為什麼那些有毒的人總是爬到你頭上呢?這裡說的不是氣勢爬到你頭上,而是真的在社會地位或是權力位階排到你頭上,讓你內心懷疑是不是要成為有權勢的人就必須那麼有“毒”呢!現實生活確實是如此, 那些有毒的人,總是在職業生涯上爬得特別快 ,不論是在組織內,還是在社會脈絡之中,有毒的態度與行為不會讓他們摔倒,反而有時候有助於他們排到頂端,也讓這些人在得意的時候總會說“要成功就是要這樣”。或許你內心總是氣得牙癢癢,覺得不以為然,但總還是會在內心稍稍的懷疑“是不是真的就是如此”,要有權力就是要對如如此。

當我嘗試去了解到底什麼事“有毒”的人的內心本質時,你很難不留意到一個常見於研究的概念“黑暗三性格(Dark Triad)”,這也是之前常常提到的,三種帶有毒的人格特徵。包含:

1. 總是想要操弄別人的人

2. 總是不把別人感受當一回事的人,

3. 總是隻想要讓自己成為注意力焦點的人

這個概念其實很常被討論,但倒是很少人會持一種正向的角度去看待黑暗性格,但要回答為什麼這些有毒的人總是表現得比“自己”厲害,以至於爬到你頭上,那就要回頭瞭解看看黑暗性格到底在這樣的人與人互動中帶來什麼獲得權力的好處。

很多人說工作的態度應該是要遵守倫理,有善待人的,那些過度自我中心的人是無法為工作帶來好處的。但現實卻非如此, 大多數時候在職場(其他領域就不一定)上那些成功獲得權力的人,奇怪的是總是帶有毒性,獲得更好的薪水,更多的重視,以及升遷。 你或許會疑問是不是因為往上走以後,人就變了,但也或許是這些黑暗特質總是隱藏在這些人骨子裡,到了適當的位置與權力後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了。

仔細去探究這些黑暗特質的人,在獲取資源上到底有什麼好處,其實就可以發現一個很重要的現象。那就是擁有黑暗特質的人其實比較會演,比較有政治手腕,比較懂得討好那些有權力的人,在 Templer 的研究上也險象如此,那些有毒的人之所以會成功,很多時候是他實在是懂得如何去服侍那些能給他資源的人,懂得讓有權力的人“喜歡上自己”。

而黑暗特質的人跟那些真誠友善的人最大的差別在於, 黑暗特質的人懂得如何讓別人喜歡自己,但骨子裡他不在乎那些沒有權力的人到底喜不喜歡自己 ;但那些真誠有善的人,或許也可以讓有權力的人喜歡,但因為出於自然,或許大家都會喜歡他,但在力道上總不會比那些用演的人來得強。

難道我們無法用誠懇友好的態度獲得權力嗎?

黑暗性格的人就像是在人際互動中造出一個海市蜃樓的景一般,因為“刻意”,所以比較精緻,也比較能打動別人的心 ,即便是你討厭“有毒的人”,但你也無法否認剛開始你曾經被這些有毒的人吸引、說服或是買通過,你甚至一度認為這才是你心目中所謂領導力的展現,直到你有一天受到毒害後,你才會在內心否定這些黑暗特徵所帶來的毒性。

這就好像是欺騙一般,你騙到了信任後,獲得裡你想要得,但回頭整那些還沒得到的人,一方面討好上面,一方面打壓上面,別讓那些跟你有類似狀態的人會爬起來。這種傷害組織內士氣的事情,太過於平凡出現,多到讓你不禁懷疑工作真得就是為了如此嗎?難道我們無法用誠懇待人,用誠懇換取效率與尊重嗎?

這或許也牽涉到你所處的組織氣氛與文化,想想看你進入的團隊與群體內,這些人認為所謂的好表現是什麼,是那些能夠把團隊打造起來,扶持彼此的人呢?還是那些只在乎業績,追求賺錢不擇手段,只表揚那些幫公司賺到錢的人呢?

有時候真的很兩難, 那些業績導向的環境確實很容易鼓吹出那些有毒的怪獸,畢竟大家還是要以收入維持下去。 但那些需要創造力,需要團隊來完成事情的環境,這種有毒的氣氛就很難被鼓勵,而那時候這樣的環境才會真得鼓勵真誠的人存活下來,成為主導一切的人。

任何型態的滿足或是幸福感,或許或多或少依賴著你的環境與團體所擁抱的價值是什麼,但無法否定的是,好的、快樂的環境很難一直有“有毒”的互動存在,當你要取捨自己該不該一直在有毒的環境中待下去時,當你想要誠懇而活勝過於勾心鬥角時, 那你對環境選擇,與自我價值的堅持將才會夠堅強讓你做出決定,做出追求那更良善的生活、人與人互動,因為你不想要時時刻刻都有中毒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