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戰」戰術要求下的德國軍用鐘錶

在二戰期間,軍用手錶在生產與使用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進步。軍事科技的發展與進步使得軍隊變得越來越複雜, 創新的“閃電戰”戰術也要求軍人能夠準確掌握時間,因為在閃電戰進行的一小時之內,在戰場上就有可能發生許多新情況。二戰德國的軍用鐘錶,主要是懷錶和手錶,用來配備給軍官、軍士,以及有業務需要的士兵。然而,由於戰爭期間德軍的急速擴充,導致的結果就是鐘錶需求大大超出了陸軍統帥部(OKH)和德國鐘錶生產商們的預料。因為對軍用鐘錶的需求量太過龐大,包括漢哈特(Hanhart)、榮漢斯(Junghaus)和金茨勒(Kienzle)等德國鐘錶商,即使全部開足馬力生產,也不能滿足德國軍方對鐘錶的數量以及不同規格標準的需要。

為了彌補這種產能與需求的巨大缺口,1942年瑞士浪琴(longines)公司成為首個德國軍用手錶的外國供應商。此後一些其他品牌,如阿帕那(Alpina)、馬爾可(Mulco) 、鐵達時(Titus)、米納瓦(Minerva)、鵝牌(Record)、 真利時(Zenith)、 賽爾維那(Silvana)和其他品牌也陸續成為德國軍用鐘錶供應商。在二戰時期,瑞士的製表公司也製造了大量的各種軍用手錶,來滿足各個交戰國家對軍用手錶不斷增長的需求。最後,戰爭導致軍用手錶大規模發展的結果,就是同一種款式的手錶可能在英國,也可能在德國都在進行生產,僅僅在鐘錶的標記上有些簡單的變化罷了,而在手錶上的時刻標記上,交戰雙方都是一樣的。


“閃電戰”戰術要求下的德國軍用鐘錶

陸軍統帥部對軍用懷錶和腕錶的規定相當的簡潔:採用亮銀色的金屬表身,表的金屬底蓋上帶有3 個或6 個維修槽,黑色錶盤上帶有1 2 個阿拉伯時間刻度,小秒針區在6點位置。為便於在夜晚使用,時間刻度還要能夠發光。此外,這種軍表均採用帶有鍍鎳帶扣的褐色皮革錶帶。按規定,腕錶的製造價格絕不能超過2 2 帝國馬克,因此平民也可以在軍隊商店以同樣的價格購買這些手錶。

“閃電戰”戰術要求下的德國軍用鐘錶

手錶底蓋上帶有字母戳記“ D H ” 與軍隊採購合同序號, 上面的“ S T A H L B O D E N ” 戳記表明為鋼質錶殼,“WASSERDICHT”表明這款手錶防水。“D H” 這兩個字母的具體意義目前並不完全清楚, 其中“D”可能表明是系列手錶(Dienstuhr)或德國(Deutsches)之意,“H”可能代表陸軍(Heeres)。

“閃電戰”戰術要求下的德國軍用鐘錶

賽爾維那(Silvana)生產的30年代典型風格的腕錶,並配有不符合軍方規定的錶帶。

“閃電戰”戰術要求下的德國軍用鐘錶

黑色表身的民用型榮漢斯懷錶,並採用了軍隊流行的白色錶盤。這種懷錶對於在戰場上掌握哨兵換崗時間非常的有用,類似德國製造的懷錶在底蓋上還帶有一個鷹徽和字母“M”。

“閃電戰”戰術要求下的德國軍用鐘錶

一款品質較低卻也是德國著名品牌的金茨勒懷錶,這種懷錶在基層部隊非常受歡迎。

“閃電戰”戰術要求下的德國軍用鐘錶

榮漢斯製造的帶有鏈條與保護罩的精密計時錶,這種鐘錶對於協調炮兵行動是非常有用而不可缺少的。

“閃電戰”戰術要求下的德國軍用鐘錶

底蓋上帶有3個凹槽,符合陸軍統帥部對軍用手錶的要求。這裡展示的是一款高品質的懷錶實例。

“閃電戰”戰術要求下的德國軍用鐘錶

由瑞士著名的真利時公司生產的懷錶,懷錶序列號是“D 8413348 H”,並採用堅實的鎳銀金屬製造,還帶有抗震結構。此外表盤為黑色,在6點位置帶有秒針區,這種不帶有標記的懷錶是出售給軍隊的型號。

“閃電戰”戰術要求下的德國軍用鐘錶

利用懷錶作羅盤來指示方位說明圖


“閃電戰”戰術要求下的德國軍用鐘錶

帝瑪•格拉蘇蒂(Tutima Glashütte) 飛行腕錶

德國空軍飛行腕錶的生產廠商也十分繁多,其中帝瑪•格拉蘇蒂(Tutima Uhrenfabrik AG Glashütte)公司的飛行腕錶產品最具代表性。該公司是德國薩克森州格拉蘇蒂鎮的錶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聯合組成的,具有超過150年的歷史,二戰爆發後轉而為生產德國空軍專用的飛行腕錶。其錶盤為黑色,盤面共設計有左右兩個小錶盤,左邊的小錶盤代表60秒常規讀秒, 右側小錶盤為30分鐘間隔計時。錶盤外側刻有五分之一秒讀數的刻度。

“閃電戰”戰術要求下的德國軍用鐘錶

“閃電戰”戰術要求下的德國軍用鐘錶

德國帝瑪•格拉蘇蒂( T u t i m a Glashütte)公司為德國空軍飛行人員生產的飛行腕錶。


B-Uhr(Beobachtungsuhr)觀測表的主要功能是幫助長距離飛行中的德國空軍飛行員計算飛行時間,並提供其他精確的導航數據。B-Uhr包含了飛行員手腕上佩戴的B-Uhr、飛機儀表板上特別裝備的B-Uhr、航空指揮所內帶有水平穩定裝置的B-Uhr等,每一枚B-Uhr表都於出廠前在廠家或軍方的嚴格調製下達到了天文臺級別。德國航空部也為B-Uhr頒佈了航空部精密計時器服役編號:FL.23883,其中開頭的FL.23為精確導航儀表類服役編號。該表採用55毫米直徑錶盤和超大表冠,合金錶殼,壓蓋式錶殼後背,同時採用改進間接秒輪和停秒裝置,計時規格有24小時製表盤和12小時製表盤兩種規格。錶盤統一採用標準的12小時制機芯,內環角度標識改為1~12 的阿拉伯數字。

“閃電戰”戰術要求下的德國軍用鐘錶

德國空軍B-Uhr飛行腕錶

根據德國空軍軍方的要求,達到B-Uhr觀測表標準的飛行腕錶必須有在任何狀況下都容易分辨識別的錶盤與錶針,儘可能省略妨礙操作與觀測的各種修飾與附件,表體在各種飛行 情形的加速度變化條件下能夠快速地恢復正常運轉狀態。此外還要便於飛行人員的操作與維護,特別是在零下20度的條件下仍能可靠地工作。B-Uhr表在列裝德國空軍期間,每月都要被精心調校一次,所有的表都必須達到不小於天文級別的航海觀測表的級別。隨著大戰戰事的不斷推進,德國空軍的損失開始擴大。格拉蘇蒂等公司無法在短時間內提供出足夠多的B-Uhr 飛行腕錶來滿足軍方的需求。不過,德國也開始同時制定擴大B-Uhr表的生產計劃。自1940年起各類B-Uhr的生產廠商數量被擴大到超過20家,除帝瑪•格拉蘇蒂外,還包括朗格(Laco)、斯托娃(Stowa)和瑞士萬國(IWC)等名錶鐘錶企業。擴大了的生產計劃充分地吸取了此前朗格B-Uhr的列裝經驗,為方便生產和維護,所有列裝部隊的B-Uhr採用統一外觀規格。德國空軍B-Uhr飛行腕錶的總產量超過兩萬只,德國空軍B-Uhr觀測表的標準後來也被引進到英國皇家空軍中, 大戰期間和戰後美蘇都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進並制定了自己的軍用飛行表標準。

“閃電戰”戰術要求下的德國軍用鐘錶

斯托娃(Stowa)公司為德國空軍生產的B-Uhr飛行腕錶的內部結構。

“閃電戰”戰術要求下的德國軍用鐘錶

朗格(Laco)公司生產的一枚德國空軍B-Uhr飛行腕錶。

“閃電戰”戰術要求下的德國軍用鐘錶

德國航空部為B-Uhr頒佈的航空部精密計時器服役編號為FL23883的文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