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民俗」川南農耕文化中的歲時禮俗飲食(下)

點擊上面藍字“方誌四川”添加關注!

「方志四川民俗」川南农耕文化中的岁时礼俗饮食(下)

一個地方的風俗、禮儀、飲食文化,是農耕文化中地域性社會、歷史、民眾心理和精神追求的綜合反映,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現代文明與西方文化的交融,尤其是西方“快餐文化”、“網絡”文化正佔據著打工農民群體的文化生活,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川南農耕文化中的歲時禮俗和飲食文化,正漸漸退出它的生活舞臺。這種文化一旦消失,將對這一地域性民眾情結和凝聚力產生消極作用,不利於現代農村弱勢群體文化對鄉情、族群的團結和凝聚作用。我們試圖通過記憶來留住川南人的鄉愁,留住川南農耕文化中的優秀品質,並希望把優秀的傳統習俗、飲食文化傳承下來,把好的歲時禮俗傳承下來,保存川南特有的優良民風,增強這一區域民族文化自信,豐富地方文化多樣性。

「方志四川民俗」川南农耕文化中的岁时礼俗饮食(下)

重陽節

﹏﹏﹏﹏﹏﹏﹏﹏﹏﹏﹏﹏﹏﹏﹏﹏﹏﹏﹏﹏﹏﹏

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重陽”。屈原的《遠遊》裡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裡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

「方志四川民俗」川南农耕文化中的岁时礼俗饮食(下)

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

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在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重陽節的由來,還有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戶戶就會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慘不忍睹。當時汝南縣有個青年叫恆景,有一年瘟疫奪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點兒喪了命。恆景病癒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恆景歷經艱險,終於在一座古山裡找到了一位法力無邊的仙人,仙人為他不辭勞苦、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動,決定收他為徒,給他一把降妖寶劍,並密傳授降妖劍術。恆景廢寢忘食,日夜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有一天,仙人把恆景叫到跟前,對他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如今你的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這時,仙人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瓶菊花酒,並授以避邪秘訣,讓恆景立即騎著仙鶴趕回家去。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囑咐把鄉親們領到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狂風怒號,北風驟起,天昏地暗,隨著幾聲淒厲的吼叫,瘟魔衝出汝河,撲到山下。就在這時,瘟魔突然聞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臉色突變,瑟瑟發抖,不敢前行。說時遲那時快,恆景手持降妖寶劍,立即奔下山來,經過幾個回合的激烈搏鬥,恆景將溫魔刺死,瘟疫消除。從此,每年的農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風俗便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方志四川民俗」川南农耕文化中的岁时礼俗饮食(下)

傳說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寓意生命長久、健康長壽,所以人們把重陽節又叫老人節。重陽節吃重陽糕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方志四川民俗」川南农耕文化中的岁时礼俗饮食(下)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裡,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方志四川民俗」川南农耕文化中的岁时礼俗饮食(下)

自古以來,人們把桂花看成是富貴吉祥、子孫昌盛的象徵,桂花釀製的酒自然也倍受人們喜歡。傳說兩英山下住著一位賣山葡萄酒的寡婦,為人善良豪爽,她釀的酒口味甘甜,尊稱她仙酒娘子。一年的冬天的早上,仙酒娘子發現自家門前躺著一個衣不遮體、骨瘦如柴的男乞丐。仙酒娘子摸摸他的鼻口,還有點氣息,就把他背到了家裡。先給他灌了碗熱湯,又讓他喝了半碗酒,那乞丐漸漸甦醒過來,連忙向她道謝,“多謝娘子救命之恩,你看我全身癱瘓,行動不便,能不能多收留我幾日,不然我出去不是凍死就餓死了。”仙酒娘子為難,“寡婦門前多是非”,他住在家中別人一定會說閒話的,但看他可憐就同意留他住幾日。

沒幾日關於仙酒娘子的議論果然多起來,大家漸漸疏遠她,買酒的人也越來越少,酒仙娘子的日子就艱難了,但她還是盡心的照顧乞丐。到後來沒人來買酒了,生活無法為計,乞丐看此情景過意不去偷偷的走了。仙酒娘子放心不下去找尋他,在半路遇到一個老頭,肩上挑了一擔柴,吃力的走著,忽然,老人摔倒在地,柴也撒了,仙酒娘子急忙過去,見老人氣息微弱,嘴裡喊著“水,水……”,前不著村後不沾店的哪有水?仙酒娘子就咬破自己的手指,正要把血滴進老人嘴裡,老人忽然不見了。一陣微風,天上飛來一個黃布袋,袋中有許多小黃紙包,還有一張黃紙條,上面寫著:

月宮賜桂子,獎賞善人家。

福高桂樹碧,壽高滿樹花。

採花釀桂酒,先送爹和媽。

吳剛助善者,降災奸詐滑。

這時仙酒娘子明白了原來那兩人都是吳剛變的。她欣喜地把這些桂花的種子分給大家,善良的人埋下種子,很快長出桂樹,開滿桂花,滿院的香甜;心術不正的人種下桂花,種子卻不發芽。從此有了象徵富貴吉祥、可以分辯善惡的桂花和桂花酒。

在川南山鄉,桂花酒製作的方法比較簡單易學,將桂花置於通風陰涼處攤開風乾一夜,然後每斤桂花加入四兩白糖(粉狀冰糖最好)拌勻,放入酒罈內任其發酵二、三天之後,加入四至五斤三十五度以上米酒或高梁酒,但不可用紅芋、木芋酒,此類酒口感太差。然後密封窖藏,一年後桂花酒即成。假若窖藏五年後才飲用,這是上好的佳釀了。有條件的話,再加入五十克桂園肉和十克白參、一百克紅棗,這是頂級家釀了。喜歡甜一點的,可適量再加些糖。假若窖藏五年後才飲用,這是上好的佳釀了。成品的桂花酒色淡黃,開瓶即溢出一股桂花清香,入口甘甜醇綿。古人云,此酒有健脾胃,助消化,活血益氣之功效。請記住,無論做桂花糖或桂花酒,都不能將桂花水洗。中醫認為,桂花性溫味辛,煎湯、泡茶或浸酒內服,可以化痰散瘀,對食慾不振、痰飲咳喘、腸風血痢、經閉腹痛有一定療效。桂枝、桂籽、桂根皆可入藥。由桂枝、芍藥生薑、大棗、甘草配製的桂枝湯,專治外感風邪、發熱頭痛等症。

「方志四川民俗」川南农耕文化中的岁时礼俗饮食(下)
「方志四川民俗」川南农耕文化中的岁时礼俗饮食(下)

除 夕

﹏﹏﹏﹏﹏﹏﹏﹏﹏﹏﹏﹏﹏﹏﹏﹏﹏﹏﹏﹏﹏﹏

「方志四川民俗」川南农耕文化中的岁时礼俗饮食(下)

在川南,農曆臘月最後一天(春節前一天)稱除夕(川南江安農村稱過大年三十)。在物質貧乏的年代,江安縣長江兩岸農村非常重視過大年,大凡在千里之外的家人不管有多麼艱難,有多繁重的事都要回家過大年,與家人團聚,以了卻家人的企盼和牽掛。同時,與親朋好友結清各種賬目以求新年吉祥安寧。作為家裡人,則提前把房屋修整得乾乾淨淨,男女老少縫製新衣服,宰殺年豬,辦好年貨。吃年夜飯前,有的還忙著趕製黃粑、趕製豬兒粑料,中老年人則趕做自己拿手的粑絲糖、炒米糖、包米花糖等等;家裡有讀書人則忙於寫春聯貼門神掛燈龍。貼在每道門上的對聯,各道門有各自的對聯,貼錯了,知書達禮的鄉親鄉里長輩們會笑話這家人的。吃年夜飯時要燒紙錢告慰先祖先輩過年啦,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保佑家人平安順利。全家人到齊了燃放鞭炮驅鬼神之後,圍坐在豐盛的年飯桌上一邊吃著美酒佳餚,一邊講訴著一年的酸甜苦辣,還有成功後的憧景和追求。總之,漂泊在外的親人回到家裡的感覺與家人看到久別的親人的滋味一齊展示在酒中話語中……。年夜飯後,長者要圍坐在一起“守歲”、“ 接灶神”、“ 封井”(又稱拜井龍王) ………。而今新風尚是吃夜霄、打牌、唱歌跳舞、觀看中央電視臺主辦的春節聯歡晚會,直到三更雞鳴狗叫才紛紛入睡,除夕夜才算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