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讓子彈飛》,姜文的這部劇更令人酣暢淋漓

前陣子,那個在《讓子彈飛》裡說"站著把錢掙了"的姜文又出現了,帶著他的第6部電影《邪不壓正》的預告片,獲得了無數人的期待。

在中國電影界,姜文可謂是一個用心至極鬼才。四五年打磨一部電影似乎成了姜文的常態,作品雖不多,但每一部都值得回味。

相比《讓子彈飛》,姜文的這部劇更令人酣暢淋漓

1993年,正值而立之年的北京人姜文,第一次出演了由鄭曉龍等人制作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該劇成為了歷史上收視率最高的中國電視劇之一。

時隔多年,姜文再次來到紐約,拜訪另一位曾經的"北京人",《俠隱》的作者,張北海。

此時,姜文已經為他的新片《邪不壓正》找到了投資商,資金充足,準備在北京郊區搭建北洋時期北平的城市街景。

他答應張北海,會很專心地做這部片子,但對原著的改動也會很大。張北海對姜文說:小說是我的作品,電影是你的作品,拍電影需要有新的靈魂,必須找到新的角度。

很多人也將這部片子稱為是姜文民國三部曲的最後一部。

相比《讓子彈飛》,姜文的這部劇更令人酣暢淋漓

故事從1936年"七七事變"前夕的北平講起。

相比《讓子彈飛》,姜文的這部劇更令人酣暢淋漓

紅牆黛瓦的宮城,來來往往的有軌電車,以及那些老胡同宅子上邊,一色灰瓦晴天的城市天際線,洋人坐在四合院裡喝威士忌,戲院裡輪番上映著好萊塢電影,千萬衚衕人家依然優哉遊哉地過著各自的生活...

沒有人意識到歌舞昇平的北平城內已然危機四伏。

主人公李天然更是對此毫無察覺。

13歲時,李天然眼見師父被殺,嚇壞了,像根棍杵在那兒,沒能相救。

收養他的美國醫生亨德勒說這是應激障礙恐懼症,可他一直長到28歲,他還是不能原諒自己,於是隻身來到北平城,報這滅門之仇。

姜文說"一個人不原諒自己的時候,可能就要幹成一件大事"。

相比《讓子彈飛》,姜文的這部劇更令人酣暢淋漓

一心復仇的李天然,在老北京的屋頂上飛簷走壁,似乎把北京城的動態看個清清楚楚。

可是昔日仇人卻早已勾結日寇,雞犬升天。家仇國恨,全都被攪和到了一塊兒。

這時電影中姜文自己飾演的神秘高人藍青峰出現,他開始為李天然的報仇之路指點江山,出謀劃策。

相比《讓子彈飛》,姜文的這部劇更令人酣暢淋漓

男主角李天然也一度將藍青峰視若親父。

信任破滅後,藍青峰開著車,李天然躲在後座的陰影中,舉槍對準藍青峰,場面悲壯,他突然感到某種希望,希望中又有破滅,他想幹掉藍青峰,但又糾結。

這場戲,姜文拍得滿意。他感動於片中人物對自我和"父親"的認知。父與子的關係遠沒人們想的簡單,可也沒那麼複雜,他一直在琢磨這些事兒。

相比《讓子彈飛》,姜文的這部劇更令人酣暢淋漓

有媒體在評論姜文那一代創作者的時候,說他們有一種"對那個年代驚人的記憶力"。這種記憶力,不是自戀,不是居功自傲,而是對一個已經消逝的時代的記憶力。

正因為那種人情世故之美正在消逝,那種人和人之間的暖意正在變冷,經歷過這種變遷的人,才對它有著清晰的記憶,並且力圖用一切方式把它再現。

相比《讓子彈飛》,姜文的這部劇更令人酣暢淋漓

快意恩仇"的基調,是原著小說《俠隱》中的重要特點,也是姜文近幾年電影中的一大特色。原著小說在抒情風格的下,恰到好處地安插了直白、精煉的暴力戲份。姜文在電影中將這些動作場面加倍放大,還原了一個酣暢淋漓、血氣充沛、剛正爽朗的江湖少年。

相比《讓子彈飛》,姜文的這部劇更令人酣暢淋漓

從講述晚清、辛亥革命時期的《讓子彈飛》,到軍閥混戰時期的《一步之遙》,再到此番《邪不壓正》終章。他將這段歷史講得如此英勇大氣,這也意味著另一個時代馬上就要開啟了。

再順著時間軸往下捋,接下來是抗戰末期—《鬼子來了》。然後是—《太陽照常升起》,建國後,1950到1970年代。最後是他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

24年的導演歷史,姜文默默地拍出了這整中國近現代百年史!

相比《讓子彈飛》,姜文的這部劇更令人酣暢淋漓

"每一個斷代他都聯結到了,每一個段落他都思考過。"

這或許就是姜文的獨特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