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美軍的裝備創新

本週,美國多項軍事裝備選型發展工作取得進展,先是正式簽署了ATACMS短程彈道導彈翻新升級項目的合同,上週末前又宣佈了陸軍“過渡性短程防空系統”選型的結果。此外,美國軍迷網站也在討論,不久前所謂“洩密事件”中所謂被中國“竊取”機密資料的“超音速潛射反艦導彈”的真面目到底是什麼。美軍這些奇奇怪怪的創新成果看似琳琅滿目,但真正具有突破意義的卻似乎不多,到底美軍的創新機制出了什麼問題?下面咱們就來具體聊聊。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對付過去拉倒

本週,美軍有兩個延宕多時的陸軍重要新裝備項目塵埃落定。一個是陸軍與洛克希德簽署合同,開始改裝ATACMS導彈,另一個則是“過渡性短程防空系統”(IM-SHOARD)的選型終於花落意大利與美國合資的萊昂納多公司的解決方案。這兩個項目雖然一個是彈道導彈,一個是防空系統,看上去好像不挨著,但其背後的邏輯卻是想通的。

咱們先來說說這兩個項目。ATACMS系統對於從上世紀90年代過來的軍迷來說毫不陌生,這種戰術導彈曾在海灣戰爭和後來的伊拉克戰爭中大放異彩。在“沙漠風暴”行動中,美軍使用ATACMS導彈攻擊伊拉克軍隊的一個S-75防空導彈陣地,將其徹底壓制,為101空中突擊師的空中躍進掃清障礙,這被美軍稱為“聯合戰術行動”的首次實踐。而今這種作戰方式已經成為美軍的基本作戰方式,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期間,美軍發射的ATACMS導彈從第一次海灣戰爭時的32枚增加到了足足450枚。尤其是在行動中遇到沙塵暴期間,不僅空軍難以飛行,連M109自行榴彈炮的火力支援都沒了準頭,但憑藉GPS制導的ATACMS導彈卻仍能命中目標。

深度剖析美軍的裝備創新

海灣戰爭期間大出風頭的ATACMS導彈

可以說,ATACMS的出色表現,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遠程火箭炮部隊建設的一個重要參考。我軍目前剛剛開始列裝的300*370毫米、750毫米模塊化火箭炮(當然750毫米的大傢伙大家還是稱之為戰術導彈比較合適)就很大程度上與美軍的M270系統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當然從性能角度講,我們的新型遠火那還是後來居上的。

這次ATACMS導彈的改裝,主要是將射程165公里,載荷560公斤(950枚M74人員殺傷子彈藥,每個重0.59公斤)的block I型導彈改裝為射程300公里的單彈頭(使用與“魚叉”反艦導彈尺寸重量相同的220公斤高爆戰鬥部)導彈,射程上升到300公里。

深度剖析美軍的裝備創新

新型單彈頭戰鬥部試驗,可見220公斤的戰鬥將目標建築物和附近的車輛完全摧毀

這個改裝,一方面是為了履行美國已經參加的“反集束彈藥公約”要求,減少由於子彈藥引爆率低導致大量子彈藥遺留在戰場上遺禍平民的問題。另一方面,主要是因為M74子彈藥作為一種典型的人員殺傷彈(M270火箭炮“鋼雨”之名就從這兒來)其實只有殺傷人員、軟目標,無打擊裝甲車輛的能力,如果敵方目標有輕型裝甲就基本無效。因此在伊拉克戰場上伊軍士兵在遭到“鋼雨”打擊時總結出了只要鑽到卡車下面,就可以逃過一劫的經驗。而改進後的BLOCK 1A 單彈頭型的戰鬥部,可以在電子引信控制下,在預定高度爆炸,發射出大量的高速預製破片,反而具有更強的反輕型裝甲能力。第三,由於現代美軍不需要在兵力、火力密度大得讓人喘不過氣,戰場空間小得讓人轉不過身的歐洲戰場上和蘇軍鋼鐵洪流進行殊死拼殺,其面臨的亞太地區新作戰環境中,165公里射程的BLOCK1實在是無用武之地。

所以,ATACMS導彈BLCOK IA 單彈頭型的出現,其實是美軍為了應對實際需要,對老式裝備基礎上,以最小的代價,適應新作戰環境的一種改進措施。

深度剖析美軍的裝備創新

新型單彈頭具備空炸能力,產生的破片可以對輕型裝甲車輛具有一定殺傷效果

只是對於亞太地區的作戰環境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以前在歐洲戰場可算“遠程”的300公里射程,在這兒恐怕也並不吃得開,不然為什麼解放軍火箭軍那麼多我們叫短程導彈,美國人非得說是中程導彈的原因了。

但如果要進一步增加射程,除非另起爐灶再開伙,開發一個全新的導彈,其實美軍也有類似的計劃,此前美國陸軍也提出過射程增加到300公里以上,並且具備攻擊艦船能力的新導彈的計劃——只是如今,對於美國來說,這事兒光是確定要不要開發這東西就得開幾年研討會;然後再經過國會討論,各路人馬為了這玩意是否違反中導條約,會引起美國和中國、美國和俄羅斯、美國和其他盟友之間關係什麼樣的變化……誰支持誰反對,中間一些議員立場再來個反轉啦、吵吵嚷嚷的折騰上一年半載那還是好的,搞不好在國會連續三年五載吵架也說不定;最後好不容易批下錢來開發,而中國的下一代導彈卻已經出現了……唉,所以美軍也難啊。

深度剖析美軍的裝備創新

東風-16

另一方面,美國陸軍的“過渡性短程防空系統”(IM-SHORAD)選型也終於塵埃落定,萊昂納多公司的方案由於對“斯特瑞克”戰車的改動較少,性能也能滿足要求從而被選中。有網友吐槽,在美軍中凡是叫“過渡性”的玩意兒,十有八九就要用到天荒地老——說到這兒就讓我想起來當年開發ATACMS導彈的時候,美軍也曾說這個系統只是美國陸軍和空軍聯合研製的JTACMS(聯合戰術導彈系統)中程、短程合一導彈系統研製出來前的“過渡性”短程導彈。

而這次看來這個“過渡性短程防空”也可能是美軍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的當家野戰防空系統了。

深度剖析美軍的裝備創新

萊昂納多公司IM-SHORAD防空車方案示意圖

深度剖析美軍的裝備創新

MHR雷達的天線看起來就像4個探照燈,不過其實這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微型宙斯盾”

這個系統的要求非常的高,裝有4面有源相控陣雷達,能360度覆蓋周圍空域環境,有點“微型宙斯盾”的意思,探測距離方面,對飛機、直升機的探測距離在30公里,對無人機、超輕型飛機的探測距離可達40公里,如果用來攔截敵方迫擊炮、火箭炮、反坦克導彈的話,在全向搜索模式下探測距離為5公里,在定向搜索模式下為10公里。

這種雷達的火控能力,則要求能夠攻擊飛行速度1000米/秒的曲射彈藥,或600米/秒的直射彈藥,速度800節(1440公里/小時)的飛機或者最低飛行速度5節(9公里/小時)的無人機。

意大利萊昂納多公司提供多功能有源相控陣MHR雷達,很好的實現了上述功能——當然了,這個雷達看起來就像四個探照燈,外形有點“不土沒有戰鬥力”的味道,還不如我國中電14所開發的YLC-48“蜘蛛網”雷達來的高端大氣上檔次呢……反正都是有源相控陣,多用途的東西嘛。

深度剖析美軍的裝備創新

中電集團14所的YLC-48在架構上比美國同類產品還領先呢

有了這麼個給力的“微型宙斯盾”雷達,過渡短程防空系統的火力當然也要比前一代有所提高啦。之前美國通用動力和波音聯合參加競標並且被認為是奪標熱門的“增強復仇者”系統就是拿過一個“悍馬”車上的“復仇者”炮塔,把裡面原本坐人的空間塞上雷達和光電系統,然後發射導彈進行防空,它使用的導彈是能夠防空的“海爾法”導彈和“響尾蛇”導彈,他們為此開發了一個採用毫米波制導的新型”海爾法”導彈來防空,因為美軍對防空系統的主要要求是打無人機,至於攔截迫擊炮彈、反坦克導彈這類的任務,理論上有近炸引信和破片殺傷戰鬥部的“海爾法“也能勝任!

深度剖析美軍的裝備創新

波音和通用組成的“國家隊”提出使用“復仇者”炮塔的方案,因為需要對“斯特瑞克”底盤進行大刀闊斧的改裝,最終未能入選,注意該系統沒有配備機關炮,因為他們打算用“海爾法”反坦克導彈來防空,畢竟“海爾法”價格比“響尾蛇AIM-9X”便宜很多嘛。

其實波音這個方案,因為選用的AIM-9x導彈性能優越,在低空對付包括固定翼飛機在內的目標都還是相當可觀的。但美軍還是決定還是用萊昂納多的方案,萊昂納多的這個方案用“毒刺”打飛機、直升機和無人機,用30毫米機關炮發射編程彈藥來打近距離的小型無人機和攔截迫擊炮、反坦克導彈等。因為“毒刺”的性能比AIM-9X導彈差一截,而“海爾法”導彈防空基本上也就是隻能湊合事兒。

當然了,理論上看起來這套系統也不錯,尤其是30毫米炮用智能彈藥防空,理論上看起來性價比很好看,“過渡”一下似乎沒問題。這套系統最大的問題無非也就是基本上放棄了對高機動性固定翼飛機的打擊能力了。

但這“湊合”的勁兒,簡直太不像美軍了!現在突然回憶起來年初馬蒂斯關於美軍要學會湊合過日子的講話了,呵呵。唉,好吧,或許“湊合”就是對於IM-SHOARD系統的最好詮釋了。

深度剖析美軍的裝備創新

美軍打算用30毫米機關炮來打無人機和各種導彈、炮彈

不知道美軍打算拿這套系統“湊合”到幾時——這玩意在未來應對正規戰爭中的防空效率肯定是不能和紅旗-17+07式雙35高炮相比較的了!

怎麼說呢,美國陸軍的這兩個項目啊——那真是把“三等人”寫在了自己臉上,和當代解放軍陸軍在遠程打擊火力和防空系統方面殫精竭慮,不惜成本搞出來的新玩意真是沒法比。

深度剖析美軍的裝備創新

解放軍一個集團軍防空旅的紅旗-16、17、雙35自行高炮的組合,比美國師級(相當於我國軍級)編制內滿打滿算也只有IM-SHORAD能與我相比,可我們這方面不知比美國要高到哪裡去。

神神秘秘,其實新瓶裝舊酒

美國海軍不久前出了個洩密案,據稱一家美國海軍水下作戰研究所的承包商因為保密意識不強,丟了好幾百個G的資料,裡面包含一種代號“海龍”的超音速潛射反艦導彈項目的資料。

這個神秘的“海龍”項目立刻引起了美國軍迷們的關注,美國在很多核心軍事項目上的保密程度也是很嚴格的,所以他們的軍迷和我們一樣,經常要根據軍方和科研界公開資料的“隻言片語”來展開傳統項目。

頗有料的美國軍迷網站“The Drive”(其實更多的是個科技博客)上,對“海龍”項目的分析頗為全面。

首先,根據“海龍”導彈相關的國會預算文件資料,這種導彈在2015財年開始研製,2016財年完成設計並進行了水下測試,試驗項目是“水下保護殼”和相關硬件,此外,該系統還進行了陸上試驗。再後面的情況就不知道了。

而根據《華盛頓郵報》的爆料,這一項目在五角大樓官方文件中的代號是“海基戰術演示”,這個項目在2018年底前將會進行發射試驗,而2019財年內也有它的相關試射預算。

由於美國海軍之前曾經在一個給國會的報告裡提到過,“海龍”項目是將現役導彈整合到潛艇上,那麼美軍現役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就只有一個,即“標準6”防空導彈。

深度剖析美軍的裝備創新

美國海軍“標準6”導彈,給它改改,拿去反艦,也算“超音速”反艦導彈了,飛行速度3.5馬赫呢

深度剖析美軍的裝備創新

當年我們紅旗-2改的地對地導彈M-7戰鬥部就從100多公斤給加到了250公斤,對地反艦攻擊不需要那麼多的剩餘動力,增加點戰鬥部重量是沒問題的。

這麼一想,似乎說的很有道理啊!

“標準6”導彈的主動雷達引導頭只要稍改改軟件,它就成了一個最高飛行速度3.5馬赫,最大射程100多公里,而且可以通過MK.41垂直髮射系統發射——“洛杉磯”、“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的垂髮系統正好可以容納的反艦導彈,射程和“魚叉”差不多,唯一缺陷也就是戰鬥部只有140磅(64公斤),對於打擊大型艦艇來說確實是有點太小。當然話說回來,同樣是防空導彈對地對海打擊,中國當年的M-7(8610工程)導彈就是在紅旗-2基礎上,安裝了一個250公斤高爆戰鬥部。那麼美軍給“標準6”裡邊塞一個100-200公斤的高爆戰鬥部,似乎也不是特別不可想象啊。

The Drive的編輯的想法則是,就算戰鬥部小也不要緊,因為標準-6導彈具備“A射B導”能力,那正好可以讓E-2D預警機和潛艇配合,進行潛艇防空作戰。潛艇在整個作戰過程中僅扮演導彈發射平臺的角色,通過電子桅杆或者浮標,接收預警機發來的發射命令,然後導彈由預警機控制來攔截敵機或攻擊敵艦,這種戰術將會非常出其不意。

當然了,說“海龍”就是標準-6潛射型,未免有些過於驚世駭俗。那麼也許是《華盛頓郵報》記者犯了錯誤,多說了一句“超音速”——那就很順理成章了,不管是LRASM導彈的潛射型,還是“戰斧”改進型導彈,都可能是“海龍”的真身。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快鷹”計劃的復活。大家都知道,21世紀初,美國曾經提出過一個非常牛X的“快鷹”超音速巡航導彈發展計劃。2005年前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臭鼬工廠”團隊還展示過一個外形類似他們當年開發的D-21無人機的超音速巡航導彈模型,但該項目在2006年就被叫停,因為被認為技術難度較高,效費比也不如“戰斧”。

但是,有消息稱,這一項目其實早在2013年重新開始,並且其定位也改為反艦導彈,在2015年開始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那麼現在就已經可能到了試飛和服役的階段了。

深度剖析美軍的裝備創新

洛克希德公司在2005年左右展示的“快鷹”模型

深度剖析美軍的裝備創新

去年海空展上,洛克希德悄悄拿出“快鷹”顯擺了一把,也不說是什麼意思,美國軍迷也是聯想很豐富的

那麼最後,還有一種可能,會不會美國開發了一種用“俄亥俄”級核潛艇的發射系統發射的,以“三叉戟”導彈為助推器的,高超聲速滑翔反艦導彈呢?當然了,或許這隻能說是反映了美國軍迷對於本國高超聲速導彈武器的迫切期盼吧。

深度剖析美軍的裝備創新

其實甭管是SM-6還是復活的“快鷹”,說到底都是“新瓶裝舊酒”,是把老早以前就已經考慮過,然後又放棄掉的“冷戰黑科技”給重新撿起來。

另一軍事大國俄羅斯這幾年也沒少幹這種事兒,從“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到T-72B3BMP-2M魔改大量裝備部隊……無奈俄羅斯沒錢,而美國可不是唉!

在我看來,美國軍事技術的創新機制多少是出了點問題的,當然這或許也是整個美國和歐洲,乃至日本、韓國這些資本主義國家的通病——非技術因素、官僚主義的因素過多參合到了科研創新當中。

深度剖析美軍的裝備創新

由於經費和服務合同問題,英國海軍停止使用“魚叉”導彈

當然了,這種事兒任何國家任何體制下都難免的,但“西方自由主義“所強求的“程序正義”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了扯皮和部門平衡上,而且程度正在日益嚴重。相比之下美國因為總體技術實力強,症狀還算是輕的。英國可能是大國當中這方面毛病最厲害的,英國人自己不是都吐槽了,空有世界前五的軍費,皇家海軍卻用不起反艦導彈。而如果放眼世界,那麼印度作為“民主國家”的代表,它的“症狀”則更是有目共睹。

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我認為中國現在的軍事技術發展角度選的這麼“刁鑽”,那絕不是一個"偷”美國技術能概括的——畢竟大家都在發展,為什麼你美國人那麼多項目就這麼失敗了,中國反而卻能成功?而是我們一定有什麼地方,幹得比美國人好,是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