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爲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上海電影節又開幕了,正如帝都的北京電影節一樣,狂歡集中在影迷搶票,買票,賣票,轉票,黃牛票,被騙,哭泣,老電影舊夢,以及A類電影節的二手貨。

沒轍,我們的電影節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這個題目說來實在話長,我們還是說點別的,說點不喪有勁兒的,說點站著把電影的錢掙了的人——姜文。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姜文是這屆上海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是主席,難免就要發言,發言難免就要說點俏皮話,然後在俏皮話中藏幾乎真心話。

真心話1:

“別人拍戲可能為了發家致富,我拍戲主要是因為迷戀於創造一個世界。”

真心話2:

“什麼題材、演員,都沒關係,你還是要把內容寫好,把它做好。”

真心話3:

“表演不是在裝模裝樣,演員拍戲是把自己的內心,包括自己的時間都搭出來作為導演,是要把演員他們的生命和角色生命融在一起拍下來。”

真心話4:

“電影商業有什麼壞處嗎? 有什麼錯嗎?或者電影藝術點又有什麼不對嗎?電影被人看不懂有什麼不對嗎?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

單從這四句話中,你就可以看出這位被譽為行走中的荷爾蒙的導演的真性情。

這真性情從何而來,我們可以看看他平凡又傳奇的人生。

姜文,原名姜小軍。河北唐山人。父親是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軍人,母親是一名音樂教師。1963年1月姜文出生在唐山的姥姥家,童年在唐山度過。在從姥爺家回到父母身邊後,又輾轉到過貴州、湖南。1973年,也就是姜文10歲時,全家才遷到北京定居,住在內務府街。姜文是家中的老大,他還有個妹妹姜歡,弟弟姜武。

四處遷移的生活和部隊的特殊環境顯然影響了姜文,內務府街在姜文的記憶裡和張北海小說《俠隱》中描述的北京一模一樣,這才有了由《俠隱》而來的新片《邪不壓正》。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在那個年代,長途輾轉靠的是火車,小時候坐長途火車穿越國土的經驗一定讓幼年的姜文難以忘懷,他的每一部電影都出現了轟轟隆隆的火車。

小時候的姜文特愛和別的孩子鬥聰明,還為弟弟姜武打過架。

中學時代姜文遇見了好朋友英達,在交往中受到英達父親英若城的影響,於是喜歡上了表演。

1979年中學畢業後的姜文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但沒被錄取,寄來的公函裡勉勵他“安心工作,安心學習”。第二年姜文又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最終依靠張仁禮的慧眼賞識被破格錄取。同班同學裡有呂麗萍、叢珊等,姜文是中戲表演系80班中年紀最小的一個,也是成績最好的一個。1984年姜文畢業,21歲的他被分配到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後來主演了《家庭大事》、《高加索灰闌記》等優秀劇目。

1986年,謝晉拍攝《芙蓉鎮》,年齡顯小的姜文和劉曉慶大量精彩的對手戲,23歲的姜文就能與在當時最有號召力的“第三代”導演謝晉合作的確是件不簡單的事情。之後姜文還和秦怡演出了中法合拍影片《花轎淚》裡年齡跨度極大的角色,換言之,出道沒幾年的姜文就與當時中國最優秀的女演員潘虹、劉曉慶、秦怡有過精彩合作。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1987年夏天姜文被邀請到了《紅高粱》劇組,面對第一次當導演的張藝謀,同屬兔的二人每晚必然要“侃戲”。姜文的搭檔則是師妹鞏俐,那批合作者裡面還有顧長衛、楊鋼等,面對記者提問姜文答道“他們將會是中國電影的棟樑”,幾年後果然得到了印證。1988 年,張藝謀導演、姜文主演的“第五代”代表作之一《紅高粱》震撼了世界,勇奪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1990年後的那段時期,姜文的興趣從表演轉向了導演,儘管他有辦法儘自己所能去改變一部影片的劇本狀況,但卻很難像導演那樣從整體去把握一部影片的風格。終於,他覺得自己應該可以去做導演了,劉曉慶亦給了他積極的肯定,他們四處找好小說,比如池莉的《你是一條河》、蘇童的《紅粉》等等,但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實現。

1992年,可能是命中註定的,在聊天之後,王朔送給姜文一本新出刊的《收穫》,上面發表他的一篇新小說,《動物兇猛》。那晚上姜文一口氣看完了這篇6萬字的小說,激動得徹夜難眠,並且下決定一定要把這部小說拍成電影。王朔拒絕了姜文讓他做編劇的邀請,只能選擇親自動筆的姜文改稿之後的劇本多達9萬字,並且有了一個新的名字:《陽光燦爛的日子》。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陽光燦爛的日子》技驚四座,姜文的導演才華迅速得到肯定。用去25萬尺膠片的影片創下了1995年中國最高票房記錄,共計5000萬人民幣。

第二部電影《鬼子來了》更是被影迷奉為神作。雖然未能在院線上映,但一直以地下的方式被一代一代傳頌。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可是,他的第三部電影《太陽照常升起》風評卻急轉直下,很多人說看不懂,票房更是不復當然的風光,用慘淡來形容也不為過。片名《太陽照常升起》彷彿是對這慘淡反響的一句安慰。

傳奇的是,《太陽照常升起》在參加當年戛納電影節之前,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禍。由於後期公司出現嚴重失誤,影片中最重要的鏡頭因膠片被毀無法彌補,不得不延期。錯過戛納的姜文痛心不已。

姜文的真性情還表現在對火車、屋頂、槍、腳、臀、溼和水的執著上。

火車

《太陽照常升起》中的火車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一步之遙》中的火車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讓子彈飛》中的火車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陽光燦爛的日子》裡的火車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屋頂

馬小軍在屋頂徜徉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李天然在房頂飛奔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讓子彈飛》的眾槍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馬走日的雙槍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馬小軍的土槍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邪不壓正》的單槍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梁老師的水槍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老唐的長槍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腳和屁股

米蘭的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林大夫的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完顏英的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邪不壓正》裡的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溼,水

泳池的水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洗頭的溼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汩汩漂流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這些重複出現的元素悄然形成了姜文電影的獨特氛圍,雖然姜文和王家衛很不一樣,但他們的電影裡,慾望都是潮溼的。只不過姜文更加猛烈,對武器的崇拜賦予了姜文電影陽剛的一面。

姜文是陽剛的,姜文也是細膩的。在電影創作上,他有自己粗中有細的一套。

醃製演員

1993年7月,演員初步選定,姜文將小演員們送到了京郊良鄉的一個部隊汽車團。

姜文說:“我在拍這部影片前就有一種衝動。我覺得演員不論演過戲沒演過戲,必須把這些蘿蔔白菜擱在一個罈子裡醃,像做泡菜似的,泡出味兒來。然後拿出來切成絲兒啊,切成丁兒啊,炒還是涼拌都對味兒。”

“在汽車團,我們切斷了一切的對外聯繫,要求他們天天聽那個時代的歌曲,看那個時代的報紙,那裡有個泳池,讓他們鍛鍊,還請來雜技團的老師教自行車。等他們回來以後,我發覺味兒有了。他們甚至開始下意識地哼那個時代的曲子了”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先有音樂先有氣味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Intermezzo - Cavalleria Rusticana

Mascagni - Classical Collections... Orchestral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看過《陽光燦爛的日子》的人一定都有這樣的經驗,不論何時何地聽到馬斯康尼的鄉村騎士間奏曲,轉瞬想起的一定是姜文的這部電影。可以說這段意大利的古典音樂已經和這一部電影融為一體,不可分割了。

姜文自己是這麼談論這段音樂和電影的關係的,當時他正在德國做片子的混音。

“有個特別的現象,在我剪接的時候,這音樂即使倒著放我都能知道是哪個小節。這是學音樂的人都做不到的。連德國的剪接師都覺得神了,他說這段音樂已經走進了我的生命。還有一個特別的現象是,我剪接很多段落時根本沒按音樂剪,片子剪完後一配音樂正合適,人家都說這音樂長在我心裡了”

為什麼意大利古典音樂和一個60、70年代中國的故事如此貼切呢?

姜文和施隆多夫、赫爾佐格就此做過一番討論。

“我和施隆多夫談論了很久這個話題,後來有一個叫赫爾佐格的,他是和施隆多夫起名的德國新電影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觀點挺有意思。他說這個音樂表達了19世紀人們對20世紀的嚮往,和20世紀60、70年代的中國對未來共產主義的嚮往有吻合之處”。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姜文說,他第一次看到《動物兇猛》這部小說,就聞到了味兒,就出現了音樂——西藏歌和大食堂的味兒。

把眼睛移到手上

“在視覺方面,我也有一些想法。人的眼睛長在頭上,對我來說,我感興趣的是拍電影時把人的眼睛從頭上移到手上,或者其它什麼地方。總之,換個角度。比如說馬小軍鑽床底下去,攝影機咣嘰就下去了;他從十米跳臺上跳下來,攝影機咕咚就掉水裡去了。因為人的眼睛是長在鼻子兩側的,人在看東西時其實受到了限制,我想把眼睛的位置挪到手上或者腳上,這會使觀者獲得電影的滿足感。”

23040:1

“米蘭的那張照片,我覺得怎麼拍也拍不出來那種動感來,因為王朔的小說寫這張照片寫得非常精彩,那麼美妙那麼重要,於是我開始懷疑正常地拍是拍不出來的。後來用了四本膠片,專門拍寧靜,我們在院子裡架上機器,象拍電影一樣,她站著讓我們拍。四本膠片,一本膠片4分鐘,四本膠片拍了16分鐘,電影膠片一秒鐘24格,等於我們拍了23040張照片,我們從中選出來的只是一格,製成照片。因為我不能相信隨便找個攝影師這麼一拍,就能達到一個想象的程度所以後來這個照片在電影中起了重要作用,大家相信了馬小軍看了這照片心理所起的變化。”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聰明還是過於聰明

馮小剛 2003 年出版的《我把青春獻給你》書中寫到:

“有一位導演曾對我說這樣一番話,讓我出了一身冷汗。 他說:電影應該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得是酒。你拍得東西是葡萄,很新鮮的葡萄,甚至還掛著霜,但你沒有把它釀成酒,開始時是葡萄,到了還是葡萄。另外一些導演明白這個道理,他們知道電影得是酒,但沒有釀造的過程。上來就是一口酒,結束時還是一口酒。更可怕的是,這酒既不是葡萄釀造的,也不是糧食釀成的,是化學兌出來的。 他還說:小剛,你應該把葡萄釀成酒,不能僅僅滿足於做一杯又一杯的鮮榨葡萄汁。

對我的電影,我聽到過很多批評,大多都是圍繞著“商業”兩個字進行的。但上面這位導演的批評卻略過了這些表面的現象,說出了問題的實質。

這位導演名叫:姜文。”

有人說姜文是中國最好的導演,有人說姜文太過聰明,甚至李安導演也含蓄的表達過“內地導演有些自戀”。《太陽照常升起》在歐洲鎩羽而歸,姜文對媒體說的話是“沒得獎需要反思的不是我”。

且不論姜文是不是中國最好的導演,他的這份真性情是現今中國電影中獨一無二的,就像他自己所說“其實人活著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情。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一個“情”字,如果沒了這個“情”字,活著就沒有多大意義了”“演員至少得像我這麼好看吧”“電影得有勁兒”。

彩蛋

姜文手書。

《陽光》在東京做膠片配光時,姜文和顧長衛陷入資金危機,向香港資方文雋傳電報求助。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姜文:你們永遠在心疼資本家,為什麼不心疼一下藝術家呢?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