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朗誦:歐爾《恩從何來》

第24期(2018年5月)在場微散文三等獎

散文朗誦:歐爾《恩從何來》

授獎辭:歐爾的《恩從何來》,寫了一對命運多舛的老人艱難的人生及錯位的幸福追求,呈現了堅守希望的人性之美。

散文朗誦:歐爾《恩從何來》

恩從何來

文/歐爾 朗誦/郭萬梅

讓老伴收好補助金後,老人起身把工作人員送出了門外。揮手告別,笑容依舊掛於佈滿褶皺的臉龐。這下眼前的燃眉之急有了解決的希望。心中的石頭落下,人也精神了些許。

“幹部說了,家裡裡外收拾乾淨才會像個家。”老伴點頭,佝著腰拿起抹布擦灰掃地。其實房子是新建的。自從列為精準扶貧戶後,政府時常給予各種項目補助 ,原本昏暗狹小的房間已改建得寬敞明亮,傢俱一一俱全。老人閱兵一般審視一圈,轉身拿起佛珠和經筒,蹣跚著走向院子。

五月的陽光正好,綠草已在院子裡肆意吐露芬芳,老人最愛在這樣的季節,坐在綠草叢中,靜靜念上一下午的經。對於那些免費吃到的糧食和補助,年老的他認為,只有唸經才是唯一可以報恩的方式。

老伴端來一碗茶,說“喝吧,唸經總是容易口渴。”她總是這樣貼心,只是如今的她兩鬢斑白,已不像從前健步如飛。這輩子為著這個家操碎了心,可終究還是跟著他貧窮困苦到了現在。想到此,眼眶不禁有些溼潤。“嗡嘛呢唄咪吽~”佛珠上一顆珠子按下,這次他是為著眼前枯瘦的老伴。

老伴似乎察覺出老人眼中的異樣,便問怎麼了。

“人啊!總是不滿足,有了好的還想要更好的。三寶保佑!短短數十載生命裡受過的恩,總是要知道的,來生還要還賬呢。”身邊的老伴輕聲回應著,佛珠一顆一顆被轉動,那是她為每個生命裡遇見的恩人念下的經,祈下的福。

(責任編輯:李慕雲 終校:袁志英 製作:四季芳 540 字)

散文朗誦:歐爾《恩從何來》

獲獎感言:

從只會寫寫日記自娛自樂,到加入在場每月完成作業,從沒想過有一天我也可以獲個獎寫一個獲獎感言。在場這次給予我的不僅僅是這個獎項,更多的是信心和鼓勵,有了這些,我這個初學者便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感謝在場,感謝在場的各位老師和文友,人生最美不過此刻的感受,還會再接再厲!

在場微散文作者參賽主題:如寄

《古詩十九首·驅車上東門》有句:“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三國時期的曹丕在《善哉行·其一》中也說:“人生如寄,多憂何為?今我不樂,歲月如馳。”意思是人生如寄存於世間,多愁何用?讓我無法快樂的,是時光過於迅疾。而與老子同時代的另一位思想家老萊子,則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天地之間,寄也。寄者,同歸也。古者謂死人為歸人,其生也存,其死也亡,人生也少矣,而歲往之亦速矣。”這是道家的看法,認為人生是暫時的,就像一個旅人最終得返回故鄉。

的確,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因為短暫而更值得珍惜。莎士比亞說:生命苦短,只是美德能將它傳到遙遠的後世。愛因斯坦也說:只有獻身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最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這是對生命的意義的積極闡釋,如是,則可以賦予生命的崇高與永恆。

請用你的筆,發現和尋找你所看見的有意義的生命。

散文朗誦:歐爾《恩從何來》

作者簡介:歐爾,藏族,1991年生,愛看小說,愛寫日記,希望自己能用文字記錄生活。

散文朗誦:歐爾《恩從何來》

主播簡介:郭萬梅,在場主播,天津市人。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天津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散見於多家報刊。

散文朗誦:歐爾《恩從何來》

散文朗誦:歐爾《恩從何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