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条约中答应给日本的辽东半岛,最后为什么没给成?

1894年9月17日,大清国的北洋水师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黄海海域打了一场大海战,虽然在中国人的史书里,这次海战涌现出了邓世昌等一批战斗英雄,然而始终改变不了北洋水师大败的历史事实。

马关条约中答应给日本的辽东半岛,最后为什么没给成?

甲午战争:黄海海战

与此同时,清军的陆军在朝鲜的土地上也被日军打败,日军由此从朝鲜向北挺进,跨过鸭绿江,一路打入大清东北广大领土。

1894年11月21日,日军攻占旅顺口,制造了旅顺大屠杀的惊天惨案。1895年2月17日,日军攻陷威海卫,北洋水师至此全军覆没。

打是打不过的,无可奈何之下,大清重臣李鸿章到了日本马关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开始举行停战会谈,会谈持续了接近一个月,最终签署了近代史上著名的马关条约。在这个条约中,大清国答应了以下几项主要条件:

1)大清国割让台湾岛以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2)大清国向日本赔偿白银两亿两;

3)大清国向日本割让辽东半岛。

马关条约中答应给日本的辽东半岛,最后为什么没给成?

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熟悉近代史的人都知道,辽东半岛在这次并没有割让给日本,那么中间到底出了什么事儿呢?

原来是沙俄对大清国准备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这一事情有了意见。因为,沙俄一直视大清国的东北地区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道理大家都懂,如果日本势力出现在辽东半岛,则必然会对沙俄在华利益造成巨大损害。

为了让日本拿不到辽东半岛,沙俄开始找人联手了,首先找上的是德国,因为和沙俄一样,德国在大清国也有一定的商业利益,它肯定是不想看到日本在中国崛起的,正如沙俄所料,德国很畅快的就同意了沙俄提出来的联手对日本进行政治施压的意见。

接着沙俄找上了法国,这个就比较简单了,因为在此之前,法国和沙俄签订有《法俄同盟》,根据这个条约,法国如果不帮沙俄揍日本,是要造成违约的,所以法国也欣然接受了。

再之后找上的是英国,不过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在经过反复考虑之后拒绝了这一提议,张伯伦认为,要让日本乖乖让出辽东半岛,是不太可能的,那么中间必有一仗,我大英人民生命宝贵,不想掺和你们的破事儿。

好在己方已经有了三个实力强劲的大国,估摸着也该够了。沙俄就没有继续再找盟友,开始向日本发通牒了,沙俄的劝告书还算斯文,委婉表达了不想让日本占有辽东半岛。二愣子德国就搞笑了,他们在劝告书上直接恐吓日本说“你们日本是弱国,我们德国是强国,一旦打起来,你们日本必然是输给我们的”,导致日本举国沸腾朝野愤怒,估计是德国人自己也觉得嘴欠,后面重新发了一篇劝告书了事儿。

马关条约中答应给日本的辽东半岛,最后为什么没给成?

三国干涉还辽漫画

小日本觉得明面上肯定是不能再占领辽东半岛了,于是就开动小心思,和沙俄等国说,不占领可以,但是我们想加大大清国的赔款数目,在大清国还清赔款之前,日本军队可以驻扎在辽东半岛。其实他们是想让大清朝永远还不清赔款,那么他们就可以以此为借口赖着不走了。

都是玩政治的,这点小九九岂能瞒得过俄法德三国领导人,三国果断拒绝了这个提议,没办法日本最后只能让大清国额外支付三千万两白银,把马关条约里同意割让给日本的辽东半岛给赎买了回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