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患有恶性胆管细胞癌患者,五年后的他怎么样了?

一位患有恶性胆管细胞癌患者,五年后的他怎么样了?

案例分析

王先生2013年11月体检发现肝脏占位,但未予正规治疗。一年后复查考虑是恶性肿瘤并于2014年11月进行了肝部肿瘤切除手术,病理示低分化胆管细胞癌。这属于肝癌中恶性程度较高的一种分型,这种类型的肝癌对化疗、放疗不敏感,也没有针对性强的靶向药,且转移复发的概率比较高。所以术后一年,2015年11月王先生肝部确认复发。之后采用介入+3D精准放疗的方式使肿瘤负荷降低,病情得到了控制,但肿瘤继续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并没有因此而停止。2016年4月,清华细胞治疗团队在综合分析了王先生的病情后,认为前期治疗的效果不错,所以接下来的治疗重点应该是维持总体稳定,尽量延长复发和转移的时间。遂王先生立刻采用了NKT治疗。

截至2018年4月,王先生接受NKT治疗已两年时间,情况十分稳定。最新的复查结果显示,肝上的残留灶没有太大的变化,肿瘤标志物指标也一直在正常范围,未见任何复发和转移的迹象,打破之前肿瘤“一年一进展”的规律。(患者故事请点击“这里”抗癌英雄谱 | No.4 鹣鲽情深渡癌关)

一位患有恶性胆管细胞癌患者,五年后的他怎么样了?

2013年11月,患者体检发现肝脏占位,未正规治疗。

2014年11月,行腹部MRI检查示肝左右叶交界异常强化肿块,考虑恶性肿瘤。11月19日行开腹肝肿瘤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肝内低分化胆管细胞癌,未累及肝被膜,可见神经纤维受累。术后行CIK生物治疗4次。

2015年11月23日,查肿标提示CA19-9较前明显升高(仍处于正常范围),行肝脏MRI检查示肝右叶结节影,考虑新发癌灶可能。PET-CT检查提示肝顶部及肝右叶复发灶。11月30日行腹腔动脉-肝动脉灌注化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2016年1月5日,复查肝脏MRI示肝右叶病灶较前相仿,考虑病灶存活。PET-CT检查提示肝顶部及右叶病灶代谢较前略减低,考虑病变活性尚存。后行TOMO刀治疗,术后定期复查。

2016年4月,采用NKT细胞免疫治疗,初始治疗方案为1疗程/月,6月改为加强方案治疗,9月改为4+4方案治疗,至今已完成24个疗程(截止2018年3月)。

一位患有恶性胆管细胞癌患者,五年后的他怎么样了?

2013年11月,患者体检发现肝脏占位,未正规治疗。

2014年11月,行腹部MRI检查示肝左右叶交界异常强化肿块,考虑恶性肿瘤。11月19日行开腹肝肿瘤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肝内低分化胆管细胞癌,未累及肝被膜,可见神经纤维受累。术后行CIK生物治疗4次。

2015年11月23日,查肿标提示CA19-9较前明显升高(仍处于正常范围),行肝脏MRI检查示肝右叶结节影,考虑新发癌灶可能。PET-CT检查提示肝顶部及肝右叶复发灶。11月30日行腹腔动脉-肝动脉灌注化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2016年1月5日,复查肝脏MRI示肝右叶病灶较前相仿,考虑病灶存活。PET-CT检查提示肝顶部及右叶病灶代谢较前略减低,考虑病变活性尚存。后行TOMO刀治疗,术后定期复查。

2016年4月,采用NKT细胞免疫治疗,初始治疗方案为1疗程/月,6月改为加强方案治疗,9月改为4+4方案治疗,至今已完成24个疗程(截止2018年3月)。

影像资料对比

一位患有恶性胆管细胞癌患者,五年后的他怎么样了?

一位患有恶性胆管细胞癌患者,五年后的他怎么样了?

影像评价总结

患者既往行肝胆管细胞癌根治术,术后出现肝脏术区复发,先后行栓塞化疗及TOMO刀治疗,现开始行NKT免疫细胞治疗以降低肿瘤复发风险。

患者通过24个疗程的连续系统治疗,8次随访及影像学检查未见明确肿瘤复发及转移征象,至今PFS长达24个月,仍在随访治疗中。

结论:通过及时、连续和系统的个体化NKT细胞免疫治疗:影像结果示:肝左右叶交界环形强化灶多次复查未见明显变化,不能完全明确性质,建议继续密切观察;影像学未见明确肿瘤复发及转移征象;肿瘤标志物检验至2018年4月未见异常升高,后续检验资料缺如,建议继续动态观察; 生活质量评分为93.5分,纳食情况及体力较前明显好转。

肿瘤标志物检测情况

一位患有恶性胆管细胞癌患者,五年后的他怎么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