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敗清政府賠給日本兩億兩白銀,成爲日本崛起的第一桶金

1894年甲午海戰中,清政府大敗,號稱世界第八、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幾乎上全軍覆沒。1895年,李鴻章遠赴日本,代表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甲午戰敗清政府賠給日本兩億兩白銀,成為日本崛起的第一桶金

馬關條約

根據《馬關條約》規定,清政府要向日本賠款2億兩白銀,這兩億兩白銀是什麼概念?當時清政府的年財政收入大約是8000萬兩,而日本的一年的財政收入大約4500萬兩,這兩億對日本而言就相當於是四年半的財政收入,這筆錢就成了日本崛起的第一桶金。

甲午戰敗清政府賠給日本兩億兩白銀,成為日本崛起的第一桶金

第一桶金

1868年明治維新之後,日本雖然在體制和制度上取得了相當進步,但是由於僅僅過了二十年,所以他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並不是很強。比如說,為了加強海軍建設,曾經發行了1700萬的政府公債,但這筆錢沒白花,很快就通過甲午海戰賺回來了,日本也嚐到了戰爭帶來的甜頭。

甲午戰敗清政府賠給日本兩億兩白銀,成為日本崛起的第一桶金

甲午海戰

日本在《馬關條約》中還要求割讓遼東半島,但是由於俄國不樂意,在法國、德國一起幹涉之下,迫使日本歸還遼東半島,由此日本就恨透了俄國。為了報俄國的一箭之仇,日本開始了十年軍備計劃,而兩億兩的賠款則是必要的軍費支撐。日本將現役軍人數量從7萬提升到15萬,戰時則達到60萬人,而海軍總噸位也從6萬噸提升到了26萬噸,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參加過甲午海戰的東鄉平八郎大敗俄軍,迫使俄國簽訂了《朴茨茅斯條約》,從此日本又取代了俄國在華的諸多利益。

甲午戰敗清政府賠給日本兩億兩白銀,成為日本崛起的第一桶金

日俄戰爭

一次破釜沉舟的戰爭,使日本獲得崛起的第一通金,從此他便橫行世界,一戰、二戰乃至現在都是世界上一流的軍事強國。

這樣的故事,能給我們什麼啟發呢?或許正是告訴我們:為了第一桶金,不遺餘力總是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