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端午,不一樣的趣味情懷

小時候,每次度過這一天時,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到後來自己慢慢長大了,才知道這天是端午節,是紀念愛國人士屈原的節日。

臨近端午,不一樣的趣味情懷

文化端午

前幾日與母親聊起過節的習俗時,在母親眼裡的端午節,可沒有現在那麼多的習俗與美味;聽母親講她的兒時過五月初五,這一天還有一種說法叫“五月當誤節”在農村五月間,去年的存糧到了這個月已經快使用完畢;可地裡的的小麥還沒有成熟,接濟不上的場景。她還說:“那個時候,要是能吃上一碗雞蛋撈麵條就算大餐了,別提吃粽子其它美食了。五月當午,五月當午,什麼都當誤了。”母親說完以後沉默了,我看著母親頭上的兩鬢白髮,心想可能五月當誤的說法,是那個時候人們對溫飽急切渴求的叫法罷了。

臨近端午,不一樣的趣味情懷

健康端午

到了八零年代,就是屬於我的兒時。那個時候的豫東平原還是一樣的貧窮與落後,我的村更是偏僻;但家家都有了少許的食物與錢財來管飽肚子,也用不上了“五月當誤”這個叫法,我記得到了五月初五這天,各種香包,艾草等象徵端午節的傳統用品,都在慢慢的恢復著。

臨近端午,不一樣的趣味情懷

粽香端午

不記得也記不清是那一年的端午節前夕,外出歸來的父親帶回了一些香香的東西,還有青青的艾草;他告訴我這青青的叫艾草,是在咱村西頭狼牙溝裡挖來的,香香的是在集市上買的,一會讓你媽媽給你們做香包用的,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要把這艾草插在門的兩邊,母親也把香香的東西做成了形色各異,還有圖案的香包,掛在我們的身上;父親說艾草能夠驅蚊除異味的,香包裡除了有這個以外,還有雄黃,藿香,蒼朮等;我們聽了很是高興,因為端午正值仲夏,在老家夜晚總是難熬的,蚊蟲橫行,這次父親待會的驅蚊武器,加上母親縫製的精美香包,這樣的夜晚就不會再受蚊子的干擾了,也可以美美的進入夢鄉。

隨著時間的推移,現代化的步伐太快了,現在的端午,更是豐富多彩;各大超市關於端午的信息,物品更是應有盡有;也不用再去親手縫製香包,也不用去池塘邊村後面親手拔艾草了。

端午,不一樣的時代,就有著不一樣的情懷;可端午節文化傳統,始終在一代一代的傳承著;香飄四溢,龍舟起航!並在節日的光輝下,來享受新時代賜給我們的豐富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