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助武則天封后稱帝,爲何在死後15年遭武則天擼爵挖墳

公元669年年底,唐朝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國葬。死者是開國功臣英國公李勣,此時雖然已經七十六歲(一說為八十六歲),也算高壽了,但大唐從皇帝到平民都為這位開疆拓土的老將軍而傷心不已。為他修築的陵墓是仿效霍去病的先例,以山為形狀,以紀念他的不朽功勳,有唐一朝僅僅李靖和他有此殊榮。

他曾助武則天封后稱帝,為何在死後15年遭武則天擼爵挖墳

唐高宗十分悲痛,李勣是先帝李世民留給他的託孤之臣,忠心耿耿。唐高宗的妻子武皇后也非常難過,她能當上皇后,經歷了重重阻力,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等人都不同意,在關鍵時候,還是李勣站了出來,對唐高宗說了一句貌似公道的話:

此陛下家事,無須問外人。

這句話,如果是平民百姓來說,那自然是正確無比。自己家討媳婦,關別人什麼事?然而對於天子來說,這並不是小事。皇后母儀天下,為萬民的表率,誰都知道武則天曾經做過太宗的才人,唐高宗將他收為後宮,已經受天下人的指指點點。如果再立為皇后,這如何做天下人的表率?

更關鍵的還不在於此,貞觀年間,就已經流出了“唐三代後,女主武王”的讖語,這還是著名的道士李淳風的預言。現在明顯有個武氏已經成為威脅,這怎麼能不讓正直的大臣憂心忡忡。所以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官員們堅決抵制,絕對不允許武氏染指皇后寶座。

他曾助武則天封后稱帝,為何在死後15年遭武則天擼爵挖墳

但李勣這句話,代表了軍方的承諾,也代表了另一股支持皇帝的勢力。有了這句話,即使長孫無忌們的態度再堅決,李治也毫不猶豫的廢除了王皇后,立武則天為後。

所以,在李勣的葬禮上,武皇后的難過一定是出於真心的。她與高宗李治一起,站在未央宮的城樓上,為這位元老重臣送最後一程。此時她的眼淚,是發自肺腑的感激,而她的兒子太子李弘,則以儲君的身份跟隨靈車,將老將軍送往昭陵,陪葬太宗李世民。

他曾助武則天封后稱帝,為何在死後15年遭武則天擼爵挖墳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當天的哀榮,卻成為十五年後反目成仇的鮮明對比。

李勣死後,他的長子李震早已先他去世,就讓李震的兒子李敬業直接承襲。李敬業從小就精於騎射,智勇雙全。在一次剿滅盜匪的時候,他竟然親身犯險,一個人深入到盜匪的營寨,大聲呵斥道:官軍馬上就要到了,現在趕緊散去,還能留下活命。誰最後走,誰就是匪首!

這些盜賊都是烏合之眾,聽了李敬業的話之後,都一鬨而散,而李敬業以此事名聲大噪。但是,當這件事傳到他爺爺李勣耳中時,老將軍雖然為孫子的膽氣而折服,卻又不無憂慮的說:“我是不會做這種冒險的事情,這個孫子膽子這麼大,以後讓咱們家敗亡的,一定是他。”(吾不辦此。然破我家者必此兒——《隋唐嘉話》)

他曾助武則天封后稱帝,為何在死後15年遭武則天擼爵挖墳

李勣的預言不幸言中,唐高宗死後,武則天把持了朝政,她廢掉了唐中宗李顯,立比較懦弱的兒子李旦為第,自己則公然臨朝稱制。

唐中宗被廢的當年,時任柳州司馬的李敬業就在揚州舉兵反叛,他們以恢復李顯帝位為藉口,向武則天發起了挑戰。

他曾助武則天封后稱帝,為何在死後15年遭武則天擼爵挖墳

然而,李敬業其實並沒有多少實力。與他合謀的人,包括徐敬猷、唐之奇、杜求仁、駱賓王等都是被免職或者被貶,在官場失意之人而已,手中並沒有多大的權力,也不具備多大的影響力。倒是駱賓王的一份《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成為千古佳作。

更讓人不解的事,李敬業既然扯起大旗造反,就應該從揚州北上,招兵買馬,號令群雄,這也是謀士魏思溫建議的。但是,李敬業卻放棄了這個機會,而以“金陵有王氣”為由,先南渡長江攻陷潤州。這讓北方苦苦等待他的人很失望,也弄不清他的想法到底是要勤王,還是向割據自立。

他曾助武則天封后稱帝,為何在死後15年遭武則天擼爵挖墳

這場叛亂很快被評定,李敬業也死在亂軍之中。然而,這沒法平息武則天的怒火,她讓李勣一族改回徐姓,革除英國公的爵位,並將怒火發洩在已經死去15年的老將軍身上,下令掘開他墳墓,鑿穿他的棺木。直到神龍政變後,李顯復位,這才重新為李勣起墳改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