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沈阳,我要吃这些

2018-03-24 大鼻孔叔叔 大鼻孔叔叔是吃货

  • 这是一篇为旅行者准备的沈阳特色美食推荐

  • 文章中的美食餐厅及图片均是网上查找翻阅总结而来,图片均不是实拍

  • 叔叔意在为那些背井离乡的打工者或即将去往某个陌生城市的旅行者准备,因为我知道,爱上一座城,回忆里最难忘的便是那美食和那人

  • 沈阳,东北最大的城市,典型的重工业城市,城市面貌可以用三个字概括:“高,大,全”


"天柱排青、辉山晴雪、浑河晚渡、塔湾夕照、柳塘避暑、花泊观莲、皇寺鸣钟、万泉垂钓。"老沈阳人都记忆模糊的盛京八景如今随着岁月流逝大部分都已沦为遗迹或辟为公园,不过,现代文明下的沈阳还是有很多值得一去的地方的。

飞沈阳,我要吃这些

沈阳故宫、张氏帅府、北陵东陵公园、九一八博物馆、怪坡等景点哪一个不是游客拍照圣地,哪一个不是攻略里推荐的。您别说,除了这些景点挤满了很多外地游客,连沈阳的特色美食小吃亦是如此。

游客都尝的沈阳小吃?

不管这些小吃好吃不好吃,我只知道排队的人很多,攻略里有推荐,说是到沈阳就要去尝一下的美食,所以我们去尝个名气?

马家烧麦,清真菜馆,所以爱吃牛羊肉的朋友可以去尝一尝。

飞沈阳,我要吃这些

马家烧麦

有很多分店,位置大众点评上都有,哪家店离得近就去哪家好了,口味都差不多的。有招牌牛肉的、羊肉馅的还有玉翠烧麦(韭菜鸡蛋加虾仁)。听说玉翠烧麦吃得人挺多的。点两屉烧麦再来碗羊杂汤,如果觉得腻的话还有爽口萝卜。

老边饺子,位于中街路的那家是个百年老店了。他家饺子种类繁多,做饺子馅的方式独树一帜,连邓小平视察沈阳时,尝了他家的饺子后十分高兴地说:“老边饺子有独特之处,要保持下去。”

飞沈阳,我要吃这些

老边饺子

可能就是因为它生来独特,所以它的价格是很“美丽”的。一盘饺子的价格可以和一盘肉菜媲美。不过传统煸馅料的饺子味道还是不错的,皮薄肚饱、鲜香味美、松散易嚼、浓郁醇厚。

相传,清道光年间,一个叫边福的老汉带着一家人背井离乡来到大东北,寄宿在一户人家之中,人家的主人给了他们每人一碗寿饺以充饥。吃着寿饺的老汉觉得这寿饺清香可口、肥而不腻与一般饺子不同,很是好奇。于是,他虚心向主人请教,主人看他忠厚老实,便把秘密告诉了他。

后来,边福一家在沈阳小东门外住了下来,还开了一家“老边饺子店。”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老边将其煸馅的秘方即把和好的馅用锅煸一下再包,传子不传妻,于是每天直到闭店,等伙计离店妻子入睡后,老边家的儿孙们才开始煸馅。

本地人才吃的鸡架?

沈阳的鸡架可谓是刷新了我对鸡架的新世界观。熏,炒,拌,炸样样能吃,还特别地美味。

其中不得不说铁西的群乐饭店中的辣炒鸡架。

飞沈阳,我要吃这些

辣炒鸡架

一盘炒鸡架色泽光亮,酱香的辣汁裹在鸡架上,看上去就足够诱人了。不过应该还不止这样,也不能说是辣辣的,甜味比辣味更加突出,虽然不符合“辣炒鸡架”的名字,但很多人就爱群乐这甜中透着点辣的味道。骨头上的鸡肉有多少不是重点,毕竟鸡架的骨头哆嗦起来更有味儿。甜甜辣辣的风味,轻轻地刺激着味蕾,回过神来,盘中鸡架早已消失殆尽。

老四季的鸡架也是很好吃的啊。老四季(十三纬路店)是最老的一家店,他家的鸡架是煮的。进店一般都直接点个标配,一碗面,一个鸡架再点几瓶老雪,美滋滋。

飞沈阳,我要吃这些

老四季鸡架

一碗老四季抻面,一份老四季鸡架,喝点鸡汤,啃几口鸡架,吹瓶老雪,生活,生活。

拌鸡架我是没尝过,要尝可以去试一下

马家鸡架。马家鸡架主要分三种,烤鸡架、拌鸡架、炒鸡架其中烤鸡架是他们店的特色了。

飞沈阳,我要吃这些

烤鸡架

最好吃的就是这个烤鸡架,整个鸡架烤好端上来,需要自己动手撕碎,炭烤的味道配上孜然辣椒,不愧是他家的招牌。

外星人吃的冷面?

西塔冷面

,位于和平区市府大路31号。听说他家的冷面分咸口和酸甜口之分,本地人很喜欢吃咸口的冷面,不过外地游客都觉得咸口冷面的味道很奇怪,吃不惯而且面还很硬,所以建议尝试酸甜口的。

飞沈阳,我要吃这些

西塔冷面

一大碗的辣椒面配上一大碗面汤是什么感觉?

听叔叔的话栏目:

过犹不及

有时候,有些事做过头了并不完全就是对的,就好像越俎代庖,凡事不要做过了。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他的同学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明一点,孔子说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子夏则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子贡就又问孔子,那子张能超过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说能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过犹不及,事缓则圆。中庸思想未必在如今的社会中不受用。

喜欢我的美食鸡汤文的看官可以点下右上角关注下

我会定期地推送各个城市的美食?小吃?还是鸡汤呢?我也不知道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