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讀一畫|清 王翬《溪山紅樹圖》

【名稱】溪山紅樹圖

【年代】清

【作者】王翬

【現狀】臺北故宮博物院

【尺寸】112.4 x 39.5 cm

【材質】紙本 設色

此圖為王翬仿黃鶴山樵王蒙的一件極具特色的代表作,描繪的是遍生紅樹的一片秋日山林景色。畫中以圓轉重疊、突兀高聳的山峰為主體,山溪逶迤前行,漣漪陣起,秋波盪漾,兩岸林木,紅翠相間,整個畫中意境深幽,秋氣襲人。畫家擬王蒙筆意與佈局,構景繁密,山勢雲動,境界深奇。山石畫法以墨筆牛毛皴和解索皴為主,幹筆皴擦,濃墨點苔, 既顯濃密厚重,又鮮豔奪目,光彩熠熠。

每日讀一畫|清 王翬《溪山紅樹圖》

清 王翬 《溪山紅樹圖》

這是王翬最負盛名的一幅代表作,甚至可以說是王翬傳世作品中最精彩的一幅。畫的下方,山溪逶迤,秋水揚波,漣漪陣起。兩岸秋林,紅翠相間,燦爛耀目。溪岸上,道路盤曲,村落錯雜。路邊,在畫的中部作一山巒,山頂上寺觀塔院,掩映在紅樹蒼松之間,林泉飛瀑,煙橫霧斷。左邊,在山巒之後,一峰高聳入雲,雄踞睥睨,氣概非凡。畫中的山石主要用墨筆畫成,以牛毛兼解索皴,淡墨幹筆擦染,再用濃墨點苔。點畫離披,鬱茂沉古,筆法松秀,墨色滋潤,乾淨明潔。而秋林紅葉,則用朱膘及赭石參差點染,又以濃墨及石綠相間襯托,顯得熠熠生輝。水墨畫成的素淨雅潔的秋山與紅翠相間,濃豔熱烈的秋林結合在一起,色彩的對比是鮮明強烈的,卻又一點也不火辣刺眼和俗氣。

每日讀一畫|清 王翬《溪山紅樹圖》

清 王翬 《溪山紅樹圖》局部

這種藝術效果充分表明了畫家深湛的筆墨功力以及控制青綠、朱膘等重色的高超技巧,從而使得比他年長40歲、而名滿天下的王時敏讚歎不已。在這幅畫下,王時敏題到:“石谷此圖,雖仿山樵,而用筆措思,全以右丞為宗,故風格高奇,迥出山樵規格之外。春晚過婁,攜以見示,餘初欲留之,知其意頗自珍,不忍蘧奪,每為悵悵。然餘時方苦嗽,得此飽玩累日,霍然失病所在,始知昔人檄愈頭風,良不虛也。”讚歎之餘深為不能得到此畫而惋惜。

每日讀一畫|清 王翬《溪山紅樹圖》

清 王翬 《溪山紅樹圖》局部

另一位想得到這幅畫而不能如願的,是王翬的摯友大畫家惲壽平。在該畫的上方詩堂上,也有惲壽平所題的兩段款跋,記錄了不能收藏王畫的感慨。到後來,這幅被王時敏、惲壽平非常歎賞並想得到的名作,而被鹽商潘某所得,顯然是出了極高的價錢。清初鹽商巨賈對藝術品的收藏以及對專業畫家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每日讀一畫|清 王翬《溪山紅樹圖》

清 王翬 《溪山紅樹圖》局部

畫家擬王蒙筆意與佈局,構景繁密,山勢雲動,境界深奇。山石畫法以墨筆牛毛皴和解索皴為主,幹筆皴擦,濃墨點苔, 既顯濃密厚重,又鮮豔奪目,光彩熠熠。《溪山紅樹圖》是其傳世精品,他學元代王蒙的筆法,以類似牛毛皴松秀而流動的線條,構成活潑的畫面,加上顏色較豔麗的紅色和綠色,使整個畫面有一種輕快愉悅的調子。

王翬1632—1717,清代畫家,字石谷,號耕煙散人、劍門樵客,烏月山人、清暉老人等,江蘇常熟人。出身繪畫世家,初學畫於張珂,後又得到王鑑、王時敏指點。擅山水,初摹黃公望,後廣泛師法唐宋元明諸家,轉益多師,加以發展變化,形成個人風貌。其畫筆墨功底深厚,長於擎古,幾可亂真,但又能不為成法所囿,部分作品富有寫生意趣.構圖多變、勾勒皴擦疽染得法,格調明快。在四王中比較突出。有《秋山蕭寺圖》,《虞山楓林圖》等傳世。


每日讀一畫|清 王翬《溪山紅樹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