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大宗教全圖解,分分鐘明白基督教、伊斯蘭教與猶太教的關係

世界各大宗教全圖解,分分鐘明白基督教、伊斯蘭教與猶太教的關係

世界四大宗教傳播路徑示意圖

世界各大宗教全圖解,分分鐘明白基督教、伊斯蘭教與猶太教的關係

世界宗教分佈與信徒數量

世界各大宗教全圖解,分分鐘明白基督教、伊斯蘭教與猶太教的關係

世界三大宗教演變簡圖

世界各大宗教全圖解,分分鐘明白基督教、伊斯蘭教與猶太教的關係

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之間的關係

世界各大宗教全圖解,分分鐘明白基督教、伊斯蘭教與猶太教的關係

【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的區別】

在耶穌昇天之後,使徒們建立了教會,那時只稱“教會”。使徒行傳第13章記載,福音臨到外邦人。“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徒11: 26)後來,人們就把教會稱為基督教。其實聖經只提基督,沒有說“基督教”,這是其他人對信基督的人的教會的稱呼,好區別其它的宗教。當我們說基督教的時候,我們還要從猶太教說起,並且要跟天主教區分清楚。

(一)什麼是猶太教

猶太教是一般猶太人所信仰的。他們是以舊約聖經為根本,這就是基督教所相信聖經中的舊約。不過基督教還相信新約,而猶太教不相信新約,他們不相信基督是舊約預言的彌賽亞。舊約預言彌賽亞要來,基督耶穌降生就應驗了舊約這些預言,可是除了跟從耶穌的門徒以外,猶太人不相信耶穌就是當來的彌賽亞,結果猶太人把耶穌交給羅馬人,把祂釘十字架。現在猶太人復國,除了部分是基督徒之外,大部分還堅守舊約,不信新約,他們還在等候彌賽亞。其實彌賽亞已經來過,就是那位被他們祖先所棄絕的基督耶穌,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應驗聖經的預言,可是他們不知道。

(二)什麼是“天主教”(The Roman Catholic)

在耶穌時代,原來是沒有天主教的事,耶穌昇天後,聖靈降臨,教會出現了,以後一直都稱為教會。那時,猶太國是在羅馬帝國統治下,成了帝國的一個省。

公元4世紀末,羅馬帝國分東西,因此基督教也就分為東西,東為“東正教”(亦叫“希臘教”“正教”)。西為“羅馬教”(亦叫“天主教”)。正式分裂是在1054年,史稱東西大分裂。此後,西羅馬帝國於主後476年滅亡了;東羅馬帝國則延續了1000多年,至1453年,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滅。

“東正教”一直在皇帝控制之下。主後7世紀中葉起,東正教勢力被趕出了巴勒斯坦,敘利亞及北非一帶,以致後來它的影響僅限於希臘、南斯拉夫、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及俄羅斯等地。因此,蘇聯等國多信東正教。

自以後500年至馬丁路德改革為止(1500年後),天主教最興盛。當時因教皇掌權,一切學校、行政,都操在教皇手中,連國王也在他(教皇)的權下。

(三)基督新教

更正教亦叫抗羅教(The Protestant Church),因為羅馬教一直統治著教會,使教會長期背離聖經,長達千多年之久(約500-1500),因此有人起來反對羅馬天主教,把它更正過來,使教會回到使徒時代。更正教又稱新教,天主教是在主後500年間才出現的,以前都是教會,馬丁路德不是“改教”,而是更正羅馬教,後人稱為抗羅教。

聖經沒有“基督教”3個字,只有“教會”,不過,現在如果只說教會,基督徒知道是指“基督教”,嚴格地說,基督新教才是真正的基督教,也就是回到原始的基督教,也就是使徒時代的教會。

(四)關於猶太教,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的一些基礎知識

話說很久以前,猶太人亞伯拉罕提出了一神論,稱上帝耶和華為萬能之神,而後世某子孫摩西打著上帝的大旗創立猶太教,號稱是受上帝耶和華的在西奈山上的指示,並宣稱猶太人是上帝的選民,從此團結了猶太人,並一直至今。

公元前1000多年,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國,成立了強大的以色列國家,在耶路撒冷建造聖殿,這是一個由猶太教支持的神權國家,後來這個國家被巴比倫帝國給滅了(似乎他們沒有得到上帝的保護),很多猶太人淪為奴隸。悲慘的情況一直延續到了公元前1世紀,這個時候歐洲的羅馬帝國滿牛的,猶太人生活在他們的鐵蹄之下(此時是中國的西漢)。有一個猶太教教徒叫耶穌,自稱是上帝之子,是彌撒亞(即基督就救世主的意思)強烈抨擊了猶太教的一些教義,受到了當時猶太教的一些高層的忌恨,於是他們連同羅馬人,買通了著名的叛徒猶大,將耶穌以莫須有的罪名定在十字架上,不過耶穌號稱在三天後復活了,於是乎一批信仰耶穌的人擁護著耶穌,基督教誕生。

羅馬人一開始是打壓基督教的,後來的羅馬皇帝卻奉基督教為國教,並自稱教皇一世。

到這裡,我們總結一下:基督教源於猶太教,而且都是信仰上帝耶和華的,區別在於猶太教是不承認耶穌是彌撒亞的,就是不承認耶穌是上帝的兒子,這是他們的根本區別(因為他們以前迫害過耶穌,當然現在是不能承認他咯);另外由於基督教源於猶太教,但是教義已經有區別了,所以他們又在舊約的基礎上編制了新約,聖經的舊約部分是屬於猶太教與上帝的契約,新約部分是屬於基督教與上帝的契約。

繼續,基督教隨著羅馬帝國大版圖而四處傳播,影響了整個歐洲(後來則影響到了整個世界),羅馬帝國分裂後,基督教也一起分裂了,西羅馬的基督教就叫天主教了,東羅馬的基督教就叫東正教。在西羅馬的這個天主教而後進入了黑暗時期,政教合一(打個比方,就是有點像貪官汙吏協會)它們是發動十字軍東征的罪魁禍首。到了16世紀,有一批正直的教徒看不過去了,馬丁路德發動了宗教改革,創立新教,脫離天主教。

小結一下,從此天主教,東正教,新教,三教並立。而在中國,我們習慣稱新教為耶穌教。

至於後來猶太人怎麼樣了,由於歐洲各國都信仰基督教,所以在意識形態方面于堅持猶太教的猶太人非常的格格不入:(1)耶穌是猶太人迫害的,(2)猶太人當時作為一個沒有國家,四處流浪的難民群體卻還自稱是上帝的選民,高傲的歐洲人當然難以接受。所以許多歐洲人才會誣衊猶太人為魔鬼,很多國家的當局都迫害過猶太人,沒有幾個國家敢說自己的是乾淨的。

【伊斯蘭教的起源與派別】

世界各大宗教全圖解,分分鐘明白基督教、伊斯蘭教與猶太教的關係

伊斯蘭教傳播路徑圖

伊斯蘭教是與佛教、基督教並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7世紀初產生於阿拉伯半島。中國舊稱回教、清真教或天方教。伊斯蘭一詞原意為“順從”,指順從安拉(中國穆斯林亦稱真主)的意志。為穆罕默德所創,主要傳播於亞洲、非洲、東南歐;以西亞、北非、南亞、東南亞一帶最為盛行。現約有信徒7~8億。

穆罕默德出身於麥加古來什部落哈申家族的沒落貴族家庭,自幼父母雙亡,12歲時隨叔父和商隊到敘利亞、巴勒斯坦一帶經商,接觸了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教義;對當時的阿拉伯社會和國際環境也有所瞭解。後為麥加富孀赫蒂徹去敘利亞經商,並於25歲時同她結婚。赫蒂徹的堂兄是個基督教的學者和流行於半島的“哈尼夫”一神論思想的傳播者。穆罕默德受其影響。40歲時,經常到麥加附近的希拉山洞潛修冥想。在阿拉伯歷9月的一天,他申述自己受安拉的啟示,宣佈自己是安拉的使者和先知,從而開始了傳播伊斯蘭教的活動。

起初,他傳教的範圍只限於至親好友。612年,才開始向麥加的居民公開傳教。他宣稱安拉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和主宰,是獨一無二的。他勸導人們歸順並敬畏安拉,止惡行善。反對崇拜多神和偶像。宣稱伊斯蘭教是自古以來正統的宗教,他自己是這個宗教的最後一位使者,受命於安拉,傳佈伊斯蘭教。其使命是給人類帶來真正的“安拉之道”。他提出禁止高利貸,買賣公平,施濟貧民,善待孤兒,奴隸贖身,制止血親復仇,實現“和平與安寧”等改良社會的主張,激起了阿拉伯半島的勞苦大眾對伊斯蘭教的嚮往和期望。伊斯蘭教影響的日益擴大,遭到多神教徒,特別是部落貴族、富商和其他宗教首領的種種阻難,甚至直接危及他的人身安全。

622年,穆罕默德宣稱自己受到安拉的“默示”,動員大多數穆斯林離開麥加遷往麥地那,在當地一些部落的支持下繼續傳教,從而進入一個將宗教和政治、經濟、軍事結合在一起的新時期。他打破穆斯林間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部落界限,號召所有穆斯林,不分種族、部落和家族,團結一致貫徹“穆斯林都是弟兄”、“你們要一同抓緊安拉的準繩,不要分裂”等原則,建立起以穆罕默德為首,包括艾卜·伯克爾、歐麥爾、艾卜·歐拜德、奧斯曼和阿里等為領導核心的穆斯林公社。穆罕默德以先知兼政治、軍事領袖的身份,發號施令。同時,建立清真寺,逐步規定了一些必須遵行的禮拜、齋戒等宗教制度。針對當時出現的社會問題,陸續作出一系列關於經濟、政治、法律的規定,並提出有關倫理道德等方面的主張,以政教合一的組織對當時的阿拉伯社會實行全面的改革。他先後向阿拉伯半島各部落以及阿比西尼亞、埃及、波斯、拜佔廷等地派遣傳教使節,擴大自己的影響。

630年,他率領1萬多人攻佔麥加。以艾卜·蘇富揚為首的麥加貴族迫於形勢,改信了伊斯蘭教;承認穆罕默德的先知地位和宗教、政治的權威。隨後,穆罕默德下令清除克爾白神殿中的偶像,並將麥加定為伊斯蘭教的宗教中心。631年末,半島各部落相繼歸信伊斯蘭教,政治漸趨統一,麥地那成為新政權的政治首都。632年3月,穆罕默德率領10多萬穆斯林到麥加進行了一次經過改革的朝覲,史稱“辭別朝覲”。他以安拉啟示的名義,宣佈“我已選擇伊斯蘭做你們的宗教”。同年6月穆罕默德病逝。至此,伊斯蘭教已初步形成。

穆罕默德逝世後,遷士派(隨穆罕默德遷往麥地那的麥加人)和輔士派(在穆罕默德生前入教的麥地那人)在哈里發問題上意見分歧,雙方都認為自己這一派的人最有資格擔任哈里發。最後經過協商公推艾卜·伯克爾為第一任哈里發。這是伊斯蘭教內部分歧的最初反映。

656年,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被害,阿里繼任哈里發,得到大多數人的承認,但包括當時敘利亞總督伍麥耶族的穆阿維葉在內的一部分人,拒不承認阿里的哈里發地位,並以為奧斯曼報仇為由,對阿里興師問罪。於是,雙方發生戰爭。657年,在隋芬之戰中,勝利明顯地屬於阿里一方,但他接受了對方以《古蘭經》裁決的和談要求,阿里隊伍中約有1200人堅決反對,從而脫離了阿里的領導,形成哈瓦利吉派。

661年,阿里被一名哈瓦利吉派信士所殺。穆阿維葉自立為哈里發,建立了伍麥耶王朝。但鬥爭仍在進行,並逐漸形成伊斯蘭教的兩大派:擁護阿里的一派稱什葉派(意為宗派),另一派為遜尼派(意為遵守聖訓)。最初,這是一種政治派別,後來發展成為宗教派別。

遜尼派承認四大哈里發都是合法繼任者,因此獲得歷代哈里發國家的扶植而廣泛流傳,自稱正統派。世界上穆斯林多屬遜尼派。它在神學思想方面有兩個著名的支系,一為經典派,在探討教義時重經典明文;一為意見派,在注意經典明文的同時,側重個人見解。該派又因對教法問題的觀點不同而出現了許多教法學派,其中最著名的是哈乃斐學派、馬立克學派、沙斐儀學派、罕百里學派。

什葉派只承認阿里及其後裔才是合法的繼任者。稱其為伊瑪目,並以阿里為第一代伊瑪目。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什葉派內部的分歧,而分裂成為栽德派、十二伊瑪目派、伊斯瑪儀派,並且在以後的發展中,各派又分化出許多小派別。什葉派現分佈於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印度和阿拉伯半島西南部等地。

哈瓦利吉派主張哈里發由穆斯林公選,平均分配戰利品,土地歸穆斯林公有等。該派因不斷遭到哈里發國家的鎮壓,幾近滅絕。現在阿曼、阿爾及利亞、桑給巴爾等地流行的艾巴德派被認為是該派的一個支派。

伍麥耶王朝末期還出現了一個新的派別──穆爾太齊賴派。因為他們的唯理主義,被認為是脫離了伊斯蘭教的正統。該派認為“《古蘭經》是受造之物”、“安拉的獨一性,只有將神的德性當作力量和智慧才能成立”;人可以依據安拉賦予的能力,辨別善惡,創造自己的行為;“命人行善,止人作惡”是穆斯林的義務。穆爾太齊賴派以其唯理主義觀點探索全部宗教問題,其“意志自由”的主張,曾經一度得到阿巴斯王朝哈里發馬蒙等人的推行而得到發展。

此外,神秘主義和禁慾主義思想也在伍麥耶時代開始出現。後逐漸形成伊斯蘭教的蘇非主義派別。

近代伊斯蘭世界遭到了殖民主義的侵略、奴役和掠奪;侵略和反侵略,壓迫和反壓迫的鬥爭,促使伊斯蘭教出現了具有不同政治、思想傾向的派別和復興伊斯蘭教的運動。

18世紀出現於阿拉伯半島內志復古主義的瓦哈比派(即清淨派),是近代伊斯蘭教復興運動的先驅。該派主張恢復穆罕默德的“正教”,宣稱“回到《古蘭經》去”,強調聖訓的作用,反對崇拜臥裡(聖徒)及其陵墓,堅持嚴格的“信主獨一”,反抗西方殖民主義侵略。

19世紀初,瓦哈比派曾一度從土耳其人手中奪取了阿拉伯半島的政權,建立了獨立的國家,後被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的軍隊所滅。但瓦哈比派的宗教思想在阿拉伯世界和南亞次大陸得到了廣泛的傳播。1902年以後,瓦哈比派又在阿拉伯半島重建政權。並於1932年正式定名為沙特阿拉伯王國。

繼起的是泛伊斯蘭主義運動,為19世紀中葉阿富汗人哲馬魯丁·阿富哈尼所首創。主張全世界穆斯林在一個共同的哈里發領導下聯合起來,擺脫歐洲的統治與控制,建立一個超國家、超民族、超地域的世界伊斯蘭大帝國。但這一運動漠視下層群眾的利益,有礙民族國家獨立的進程,結果為行將滅亡的奧斯曼帝國哈里發所利用而失敗。

19世紀末,在西方資本主義影響下,伊斯蘭教的改良主義運動興起。主張在伊斯蘭教的基礎上按照歐洲資本主義的方式來改革伊斯蘭社會;力圖把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和伊斯蘭教的傳統結合起來;用現代的教育制度代替伊斯蘭教的寺院經堂教育;用資產階級共和國代替伊斯蘭教的哈里發制度;用資產階級的世俗法律代替教法中的民事和刑事法規等,使伊斯蘭教適應新的社會條件。

改良主義運動的著名代表人物有:埃及的現代主義者穆罕默德·阿布杜。印度以新文化運動為中心的改良主義者伊克巴爾、艾密爾·阿里。土耳其的凱末爾所領導的世俗主義宗教改良運動,於1922年廢除蘇丹制度,1923年建立起土耳其共和國,1924年最後廢除哈里發制度。至此,伊斯蘭教的改良主義運動進入了一個高潮。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伊斯蘭教的改良主義運動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泛伊斯蘭主義的組織。同時,為恢復伊斯蘭教原始教義的原教旨主義派別也有所發展。

【佛教派別分支與關係】

世界各大宗教全圖解,分分鐘明白基督教、伊斯蘭教與猶太教的關係

佛教傳承與傳播

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這三個大的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但這個劃分,將各歷史時期,各地理位置,各教義和修行方式差異帶來的不同的宗派混在一起然後再劃分,帶來了混亂,讓不同概念上的宗派常常被等同混用。比如,雖然實際上他們之間是有區別的,但“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混用,不加區分。“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也常常被等同混用。“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這種混淆也加深了不必要的宗派之間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