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武術一代宗師 戰場上生擒日軍後 做出了這樣一件事

中國傳統武術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歷來高手輩出。然而,近些年由於傳承水平參差不齊,MMA狂人徐曉冬多次挑戰傳統武術,傳統武術始終沒能拿出足夠的實力予以迎戰。

但是,傳統武術始終是生於戰陣,長於戰陣的實用技能,眾多武林宗師在戰爭期間的表現足以說明問題。抗戰時期,中國面對的日本就是一個以崇尚武藝而聞名於世的國家。有一位武術宗師,就曾讓日本人吃過大虧。

他是中國武術一代宗師 戰場上生擒日軍後 做出了這樣一件事

這位武林宗師名為黃性賢,他1910年出生於福建省福州晉安區前嶼村一個木工家庭,幼年立志治學,課業上倍加努力。然而,好景不長,1923年,黃性賢的母親被村中的惡人打傷,於是少年黃性賢開始為了報仇而習武。可惜的是,勤學苦練的黃性賢還未功成,他的母親便傷重不治,去世了。15歲的時候,黃性賢開始投名師訪高友前後拜嶺南武術名家謝宗祥、陳世鼎、潘椿年等人為師。

其中,謝宗祥先生是鳴鶴拳名師,他最為著名的事蹟是他通過展示實力折服了日本空手道剛柔流始創人東恩納寬量與宮成長順,二人在福州拜謝宗祥為師。可以說,黃性賢與剛柔流空手道的創始人為師兄弟。在短短九年時間,黃性賢學會了“鳴鶴拳”“白鶴拳”“羅漢拳”“少林拳”等多門武術。

他是中國武術一代宗師 戰場上生擒日軍後 做出了這樣一件事

1932年,22歲的黃性賢前往上海,加入著名武術家霍元甲創辦的精武會,從此開始了他與太極拳的一生淵源。正當他在上海開設武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他欣聞福建舉辦全省武術大考,於是毅然離開上海參加比賽,最終從128名武術家中脫穎而出,取得了第二名的佳績。到了1937年,年僅27歲的黃性賢已是聞名遐邇,在福州收徒超過千人。

同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日軍於“八一三”之後侵犯上海。黃性賢聞訊大怒,連忙從眾多弟子中挑選了六十四名志士,組成了“福州抗日大刀隊”,奔赴上海抗日前線。誰知還未抵達,上海便落入日軍之手。此後,黃性賢應徵到馬尾海軍訓練營擔任武術教官,繼續操練大刀隊。

他是中國武術一代宗師 戰場上生擒日軍後 做出了這樣一件事

1941年4月福州淪陷,黃性賢被閩侯縣長段志堅委任為“北鼓臺抗日特務大隊長”,組織隊伍到南嶼一帶遊擊抗日。他率隊在福州周邊打游擊,在南嶼洲尾截擊日軍運糧船,在豬頭山偷襲日軍陣地,襲擊日軍駐臺江吉祥山小分隊,戰鬥中打死打傷日軍數十人,繳獲槍支數十支。

一次,他單槍匹馬深入後嶼村,隻身徒手生擒兩個日本兵(其中包括日軍電訊兵上士班長阿部文雄),並且展現出了大俠風範,對日軍俘虜以禮相待。1944年9月,日本第二次攻陷福州,黃性賢再次率領小分隊襲擊駐守在福州臺江的日本小分隊,只可惜勢單力孤,無功而返。

他是中國武術一代宗師 戰場上生擒日軍後 做出了這樣一件事

1948年,黃性賢被民選為鼓山鄉鄉長。在任期內,他大力禁賭,整頓村容村貌,關注民生,民望頗高。同年底,黃性賢赴臺,任職臺灣省國術會指導組組長。在臺期間,他拜太極拳名家、“五絕老人”鄭曼青為師,綜合自身習武經驗,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黃氏太極”。“黃氏太極”自成風格,講究技擊,為世界武術愛好者所喜愛,在全世界範圍內聲譽卓著,頗有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