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卷三|觀照十二處:聲音從哪裡來?(8)

正在聽歌呢!你說,是歌聲跑到我的耳邊呢?我還是我的耳根跑到了歌聲處?

繼續邊讀邊聊《楞嚴經》。

楞嚴經·卷三|觀照十二處:聲音從哪裡來?(8)

【 阿難,汝更聽此祗陀園中,食辦擊鼓,眾集撞鐘。鐘鼓音聲,前後相續。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聲來耳邊,耳往聲處?】

“阿難,你再聽此祗陀園中,有告知齋食辦好的擊鼓聲,有祈請大眾集合的撞鐘聲。鐘聲鼓聲,前後相續而起,你是怎麼觀想這些聲音呢?是聲音來到耳邊,還是耳根去到發聲處?”

【阿難,若復此聲來於耳邊,如我乞食室羅筏城,在祗陀林,則無有我。此聲必來阿難耳處,目連迦葉,應不俱聞,何況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門,一聞鐘聲,同來食處。】

“阿難,如果是聲音來到耳邊,就如同我到室羅筏城去乞食的時候,在祗陀林中則沒有我的身影。如果是聲音必來阿難耳邊,則大目犍連、大迦葉應該都聽不到,更何況是其中的一千二百五十比丘呢?但實際上,他們一聽到鐘聲,都一同來到了齋食處。”

如果聲音能來到阿難的耳邊,那聲音所發出的地方,就應該沒有這個聲音了。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如果聲音能來到阿難的耳邊,別人就應該聽不到這個聲音,但實際上,大眾都聽到了。因此聲音來耳邊的說法不成立。

【若復汝耳往彼聲邊。如我歸住祗陀林中,在室羅城,則無有我。汝聞鼓聲,其耳已往擊鼓之處,鐘聲齊出,應不俱聞。何況其中象馬牛羊種種音響。若無來往,亦復無聞。】

“如果是你的耳根去往那個發聲處,就如同我歸來住在祇陀林中,室羅筏城則沒有我的身影一樣。你既然聽到了鼓聲,耳根就已經前往擊鼓的地方,鐘聲相繼齊出的時候,應該都聽不到鐘聲,更何況其中還有象、馬、牛、羊等種種聲響。因為你耳朵去了鼓聲處,沒有和這些發聲處有來往,也應該聽不到這些聲響才是。”

如果阿難的耳根能去往發聲處,則耳根還在不在阿難的身體裡呢?如果耳根真的能獨自前往發聲處,則與此耳根沒有往來的其它發聲處的聲音就應該聽不到。而實際上,耳根不能離開身體而單獨存在。耳根能同時聽很多種聲音,並且還能辨別出聲音的遠近、傳來的方向等等。因此耳根去往發聲處的說法也不成立。

楞嚴經·卷三|觀照十二處:聲音從哪裡來?(8)

【是故當知,聽與音聲,俱無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因此阿難,你應當知道,聽聲的耳根與聲塵,都沒有處所。聽聞之耳根和聲塵是二處虛妄的幻象,本非因緣、也非自然性。”

沒有耳根,聲塵是什麼?沒有聲塵,耳朵聽什麼?既然二者離開彼此,根本沒有單獨存在的處所,它們不是虛妄又是什麼呢?

若談因緣,則此二者之間,誰是誰的因緣呢?不管耳根是聲塵的因緣,還是聲塵是耳根的因緣,無非就是“聲來耳邊”或者“耳往聲處”,此二說皆不成立,故而因緣說也不能成立。若談自然性。耳根、聲塵如果具自然性,則必然有各自存在的自然體。但是它們離開彼此,連獨自存在的處所都沒有,如何還能談自然性呢?

耳根和聲塵雖然虛妄,但耳根聽聞聲塵的能聽聞性並不虛妄。能聽聞之性,無形無相,周遍法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