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領導,為何有的人能引領企業不斷創新、快速成長,有的卻造成企業每況愈下、步入歧途?事實上,領導與領導間的差別,說到底還是領導力和判斷力的差別。
那麼,真正的領導人應具備怎樣的領導力?想要為企業做出正確的判斷,應掌握哪些思維方式和方法?作為京瓷、第二電電(現為KDDI)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創始人,稻盛和夫自然有他的一套哲學方法論。大師經典,原汁原味分享給你!
常識君|有話說
01
給組織施加影響力
京瓷從中小企業開始到今天,一直由我擔當經營者。基於經驗,我認為,在思考領導力時,經營者的個性一定會在企業經營中反映出來。
大概在20年前吧,有一位年輕的記者問我:“稻盛先生,聽說你是一位獨斷型的經營者,是吧?”
“獨斷型”是一個很不好的詞,招人討厭。
記者用這個詞,他的潛臺詞或許是:組織應該一直保持不變,組織不可以改變。
但當時,我卻認為獨斷經營很好。
在企業裡,領導人交替以後,原來的組織都不變,這種交替有什麼意義呢?
我認為,如果不能夠對組織施加影響力,就沒有當領導人的資格。
你或許會說,如果領導人的個性有缺陷或能力不足,對組織施加影響力,會給組織帶來重大損害。
但不管是好是壞,給組織施加影響力,是領導人的首要條件。
02
現在的經營狀態是日常判斷的積累
我在從事企業經營的過程中,算是運氣不錯,京瓷不斷順利成長。
但我們這樣的民營企業,沒有政府等公共機構的保護和照顧,作為經營者,如果我的判斷有誤,經營狀況馬上就會惡化。這類例子不勝枚舉。
有的企業聽說炒股票能賺錢就去炒股票,結果招致重大損失。有的企業因投資不動產而虧得一塌糊塗。報紙上披露的損失不過是冰山一角。不計其數的企業投資房地產,因泡沫經濟破裂而蒙受損失。這都是經營者的各種判斷失誤積累的結果。
不僅是企業領導人,不管什麼組織,不管多麼小的部門,其領導人怎麼判斷、決斷以及這種判斷、決斷帶來的結果,都會影響到這個組織整體的命運。
關於這個問題,我做了如下思考:我下決斷,決定京瓷這個公司發展的方向。
說到決斷,聽起來好像是很大的事情,但實際上,絕大多數都是身邊那些小的事情。
例如,請大家想一想我們的日常生活。部下有許多事情來請示我們,“這個不可以做”“這個可以做”,我們要下決斷。
包括這些無數的小決斷以及關鍵時候的大決斷在內,過去自己作為經營者所做的各種決斷的積累,或者說各種決斷的綜合,就是現在公司的業績、公司的成果。
人生也一樣,至今為止我們所做的全部決斷的積分,造就了現在的人生結果。
本來就不做決斷,不發揮領導作用,凡事強調討論一致或自下而上,聽任組織人員自行其是,自己只是搭搭便車的所謂領導人可以另當別論。
03
追問下去的話,就追到了人的本能
在我們判斷的時候,判斷的基準非常重要,這決定了領導人的價值。
當部下有什麼事情同你商量時,你是依據什麼基準進行思考,做出判斷的呢?
最初想到的,就是以利害得失作為判斷的基準。
所謂利害得失,有個人層面上的利害關係,有部門層面上的利害關係,有公司層面上的利害關係,再到國層面上的利害關係等。
雖然所思考的利害關係者的格局越來越大,但是不管哪個層次,都是依據利害得失進行判斷的。這是一種方法。
就我們一般的企業而言,也有這樣的情況。
最壞的例子是,比如把某個提案拿到某位職員面前,他會責問:“這樣的提案同我有什麼關係?怎能拿到我這樣的職員面前?你認為我是誰?”
各位的周圍有時會有這樣的上司,他們開口閉口我呀我的。也就是說,他們是以自己的利害得失作為基準的,是以自己的面子、自己的地位,對自己是否有利作為基準進行判斷的。
即使超越了個人的利害,也只不過是以部門的利害作為判斷的基準。
不管怎麼說,追究這一判斷基準的本源,結果就會追到人的本能。
眾所周知,人在出生的瞬間就具備本能。
據說,在脊髓頂端小腦附近的腦幹網狀結構中,有支配本能的細胞組織,其在人出生時已發育完成。正因為有它的存在,人一出生就會吸奶,感覺不舒服就會哭叫,就會按本能行動。
無論食慾、性慾,或者面對外敵激起的鬥爭心,所有這些都是本能所導致的。這是為了自我防衛,為了守護自己的肉體,在腦組織中植入了這樣的基因。
從這樣的觀點來看,本能這個東西,從源頭上講就是主觀的、利己的。這無關好壞善惡的問題。
說到把本能作為判斷基準,曾有過這麼一件事。
華歌爾公司是京都一家生產婦女內衣的企業,它的經營很有特色。其社長名叫冢本幸一,這位先生比我大12歲,我們倆相處得像親兄弟一樣。
以前,冢本先生對我說過這麼一段話:
“華歌爾的事業發展得非常順利。但是,凡是有朋友推薦,說某個事業很賺錢,快去投資吧,於是我就去投資了。結果這樣的投資每次都失敗,有時還得幫朋友“擦屁股”,支付借款。比起自己原有的事業,似乎新投資項目的前景要寬闊得多,可以大有作為。然而,失敗來得又快又徹底。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我想大家也都知道,有的人創辦風險企業獲得成功,一時報紙雜誌、電視等媒體大肆報道,熱鬧得很。然而,猶如曇花一現,這些人瞬間就消失了。
我雖然沒有什麼先見之明,但剛創業時因為沒有什麼錢,只是一個很小的企業,所以對於靠投機賺大錢之類的話,我是一概不聽的,採取不關心主義態度。
我經常對自己說,只有拼命流汗,努力工作掙來的錢才算賺錢。不勞而獲靠不住,那是不對的,不該關注。我抱著這樣的人生觀一路走來。
04
理性判斷及其侷限
除本能之外,接下來還有什麼判斷基準呢?
那就是理性。用哲學的語言來講就是“理性心”。
因為理性用於推理、推論,所以同主觀且利己的本能相比,它比較客觀。
理性具備客觀地判斷事物的功能:這麼做會產生這種結果,那麼做會產生那種結果,建立各種邏輯,進行推理、推論,然後對事情做出判斷,做出決定。
對於常規的、司空見慣的事情而言,這樣的判斷過程當然可以。但是,要對無人涉足的、沒有先例的事情做判斷,理性就有侷限。
例如,京瓷創業之初,在日本我們是首創,新型精密陶瓷的工業化生產由我們成功實現了。但現在回頭看,當時我們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技術,公司也毫無名氣,若要推銷一般的普通產品,根本無人理睬。
這類產品在名古屋有大企業生產,應有盡有。普通的陶瓷哪裡都能買到,客人當然會從更有信譽的企業採購。
所以我們必須宣佈,我們能做大企業做不了的產品。結果我們不得不做別人做不了的東西,這就是我們的研究開發部門的課題。
於是我們召集部下,召集專家,收集數據,運用理性進行客觀的推理、推論。但是,因為沒有先例,所以也沒有可供參考的事例和文獻,很快就走進了“死衚衕”。
因為理性的作用歸根到底是推理、推論,所以在創造新事物方面,理性有侷限,力不從心。
愛因斯坦曾說:“一切宗教、藝術、科學都是同一棵樹木上長出的分枝。”發明發現屬於哲學的領域,只有被證明以後,才變為科學。
換句話說,獨創性的發明發現不是依據理性的邏輯組合,而屬於“我思,故我在”這一哲學的領域。
例如,伽利略在“天動說”佔統治地位的時代提出“地動說”。
他認為,不是太陽圍繞地球轉動,而是地球圍繞太陽轉動。這種假設雖然不能用理論證明,但便於說明所有的現象。
他提出的這一主張因為當時不能用理論加以證明,因而受到了猛烈的攻擊。然而,後來卻證明伽利略的觀點是正確的。
也就是說,所有天才的發明發現,都來自靈感的閃現、上天的啟示或者說夢中神佛的告知,而不是來自於邏輯推理和理論組合。很多偉大人物都說過這樣的話。
如果是用理性、邏輯全部能解決的事情,也就是有先例或慣例可參考的項目,那麼只要按事情的性質分類,哪種做法成功概率高就採用它,這樣來做出決定。
但是,哪怕徹底追求邏輯性,也只是懂得了這個方法有用。這與真正的決斷、決策無關。
可以推理、推論,可以在邏輯上將各種觀點加以整合,但在缺乏先例、狀況不明時,無論怎樣推導,也無法做出決斷,這就是理性。
這時候,用什麼作為判斷的基準呢?
05
在超越理性的靈魂層面上進行判斷
其實,在超越理性的靈魂層面上進行判斷的基準是存在的。
我這麼說,大家可能會笑。
但是,我想各位過去應該有過體驗,就是感覺到良心的存在。
在孩童時代,我們做了壞事,心裡就會懊悔不安,就會暗暗發誓:“這樣的壞事我再也不幹了,如果爸媽知道了,他們會難過。”
這樣折磨自己,讓自己懊悔的,就是良心。這個良心,只有在我們意識清醒的時候才會偶爾出現。
在長大成人以後,我們會變得世故,良心被本能及理性打壓,出不來。
我認為,這個良心就是我們人的本質、本源,就是我們的靈魂。
但是,對於人的思維,我們只理解到理性這個層面。有關靈魂這個層面,我們幾乎什麼都不懂。
談到探究靈魂的方法,我們會注意到宗教裡有一種方法,就是冥想。
禪宗的僧人通過坐禪來冥想。另外,印度哲學裡通過瑜伽來冥想。
要做簡單說明的話,坐禪的目的在於探究真正的自己,也就是“真我”“大我”。瑜伽修行的目的也是一樣。
具體怎麼做呢?
禪宗的方法就是通過思考一宗公案達到精神統一。瑜伽的方法就是通過吟唱所謂“mantra”(真言)達到精神統一。
當靜下心來,閉目開始冥想時,首先出來的是充滿本能的生氣、惱怒等感情。
禪宗把這樣的感情稱為雜念、妄念。這時通過思考公案,讓精神向別的地方集中,於是雜念漸漸消失。
接著進入理性的階段,會有各種各樣的念頭冒出來。
在瑜伽裡,為了消除雜念、妄念,就通過唸誦“真言”抑制雜念,求得精神統一。
這個過程不斷持續,終於精神歸於靜寂狀態,也就是無思無念的狀態。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下去,就會達至真我。
到達真我狀態,佛教稱之為“三昧境地”,又稱之為開悟的境界。因為達到這種境界,必須逼近自己內心的最深處,所以不是輕易就能做到的。
但是,在到達開悟境界的瞬間,我們會被妙不可言、無可名狀的幸福感所包圍,進入無比幸福的心理狀態。
真我就是自身與宇宙、森羅萬象化成了一體,出現了所謂“至福”的恍惚狀態。這樣描述的不僅是佛教,印度瑜伽也一樣。
能夠達至自身與宇宙化為一體的至福境地,是因為真我充滿著愛、真誠與和諧。
雖然我們是帶著與本能密不可分的肉體降臨人世的,但是密藏在我們內面的本質,就是真我,也就是靈魂,卻充滿著愛、真誠與和諧。
一般情況下,為了守護自己的肉體,我們使用本能或理性進行判斷。本能和理性由相應的腦細胞管轄。
但是,我認為,不用本能或理性判斷,用自己的真我,就是深入到美好的靈魂層面對事物進行判斷,才是最正確的。
有的人或許對這種帶有宗教色彩的說法不感興趣。但不相信宗教的人,也應該知道真善美這個詞吧。
真、善、美這三個字就是表述靈魂的。靈魂就是真,就是善,就是美。永恆地追求真善美就是靈魂深處的呼聲。
每個人的靈魂都由真、善、美構成:
真就是追求真理之心。
善就是一顆善心,是一個非常難以理解的概念,中國用“仁”和“禮”來表達。說得更簡單些,就是以他人之樂為樂,以他人之苦為苦,也就是同情。或者如前面所說,其與利己性質的本能心相反,是有利於他人的利他精神。
同時,追求美好的事物也是人的本心。
用真、善、美或者充滿了愛、真誠與和諧的靈魂作為基礎來思考的話,那麼基督教所說的“愛”也同善一樣是同情心,或者也可以用為他人盡力的利他之心來說明。
基督教強調愛的重要性,佛教用慈悲之心和佈施這樣的詞彙來說明如何實踐同情心。以上各種說法的根都一樣,不過是使用的語言不同而已。
這種宗教的研究方法不是神秘怪異的東西,它就是追求我們人的本質的行為。人的本質是潛藏在人心最深處的本源性的東西。
遵循這種宗教的思維方式,用靈魂的本源作為基準進行判斷,我認為是正確的。
關於作者:稻盛和夫,1959年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日本京瓷株式會社)。1984年創辦第二電電株式會社(現名KDDI)。這兩家企業都進入過世界500強。2010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會社會長,僅僅一年就讓破產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虧為盈,並創造了日航歷史上最高的利潤。現任京瓷和日航名譽會長,KDDI最高顧問。
本文為“管理的常識”(ID:Guanlidechangshi)原創,摘自《利他的經營哲學》,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轉載請與我們聯繫取得授權。
閱讀更多 管理的常識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