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儒家: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在細細春雨中,路上來往祭掃的行人,有抹不開的哀愁。

清明祭掃,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習俗。

在這一天,遊子返鄉,帶著紙錢祭品,為祖先祭掃墳墓。

對於中國人來說:祖墳意義比天還大。

儒家: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在古代,不上墳是不肖的表現,禁止葬入祖墳是天大的懲罰,掘別人祖墳則是缺了大德。

它是個人情感的歸屬,祭掃墳墓,寄託哀思,緬懷逝者,激勵生者。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民風自然樸實敦厚。”

儒家: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中國人的信仰不是宗教,而是祖先。

“‘落葉歸根’就是中國人的精神信仰、‘不給祖先蒙羞’就是中國人的奮鬥目標。”

清明讓我們不忘先人歷史,知道自己的來處。也是在激勵自己,自強自立,不墮家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