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小白這樣買「雞」,只割韭菜,不割肉!

基金小白這樣買“雞”,只割韭菜,不割肉!

如果你是普通小白領,工作已經足夠忙碌,無暇打理自己的理財投資;

如果你不是金融圈人士,看不懂行業研究,看不懂板塊分析,看不懂各種數據指標,看不懂公司財報,又想輕鬆拿到比銀行理財高一些的收益。那麼可以看看下面的乾貨總結。

漫漫買“雞”路,我也曾艱辛走過。

追過漲,殺過跌,踩空過,賣早過,割過肉,坐過過山車,總之,各種追悔莫及。

在各種追悔莫及中痛定思痛,總結經驗教訓,如今,才漸漸摸索出一些經驗來。

如何尋“雞”?要點有二。一是,尋找目前單位淨值處在估值低位;二是,歷史單位淨值中,高位低位之間彈性較大。說人話就是:找出歷史單位淨值走勢圖,看看是不是能漲也能跌,峰值和谷值之間差距很大。

基金小白這樣買“雞”,只割韭菜,不割肉!

舉個例子,上圖這支基金月K圖,在2007年和2015年兩次大牛市的時候都是瘋漲模式,最高值分別是2.4元和1.57元。而現在的價格較低,是0.5元左右。我們可以預見到,下次牛市來臨時,這支基金是可以實現大的漲幅的。如果現在低價買入,下跌空間不大,風險比較小,相反,會有大的上漲空間,只要長期持有,到時漲到合適位置之後止盈退場。

如何“割韭菜”?在低位買入直至最終牛市止盈,這個過程會很漫長。期間肯定會是漲漲跌跌。

我們可以選擇埋頭不管,任其潮漲潮退,也可以選擇一波一波割韭菜。

怎麼做呢?基金漲了一波之後,賣出收益,大頭的本金不動。

比如,投入10萬,一波行情後,漲到了11萬,看著勢頭不對,估計要跌,可以賣出這1萬來。然後跌到低位後可以選擇補補倉,加加份額。這樣一路滾過來,份額會越滾越大,止盈時收益會比一直埋頭不理要多上許多。

這樣操作,穩步收益應該是可以看得到的。

一些方法並不是適合所有人的,畢竟每個人的資產量、投資風格、知識結構和投資經歷都是不同的。

保持一顆樂觀機敏而勇於嘗試的心,快樂投資!

(本篇純個人經驗帖,謹供經驗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