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这样做才能“自成一家”

学书法这样做才能"自成一家"

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在《笔说学书自成家说》中说到:"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其模仿他人,谓之奴书。"他还在《跋李翰林昌武书》中也说到:"昌武笔画遒峻,盖欲自成一家,宜其见称于当时也。"

我们知道,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学水平很高,在继承古人遗风的基础上,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开创了一代散文新风,并有《新五代史》等著作。欧阳修并不是一位书法家,但他对书法却有极大而浓厚的兴趣,他认为,书法可以修身,有很多的逸趣,是"深趣",并有很多的文字在谈论书法,而且这些书论影响了北宋书法的学习热潮,为唐末后书法萎靡的振兴做出了贡献。

学书法这样做才能“自成一家”

我们从上述他对"自成一家"说中可以看到,欧阳修主要强调书法要有自己"意味",按照他的思想观点,学习书法只是一种"乐事"和"深趣",而不必每天笔耕劳苦。他说:"学书不必惫精疲神于笔砚,多阅古人遗迹,求其用意,所得宜多。"这句话的意思是非常明显的,书法既然是"乐事",如果每天费神劳疲地去写,就会把乐事变成痛苦了,还不如多欣赏一些古人的作品,从中得出他们的用意、笔法,这样以来,得到的将会更多。

对于欧阳修的"自成一家"说,应当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应当学习古人的遗迹,学书自当学古。另一方面,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或者说有了深厚的学习经验后,书法应当自成一家,从而有了自己的书写风格,会使书法变为"乐事"。

学书法这样做才能“自成一家”

理解"自成一家"说,应当正确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自成一家不是胡写乱来,它包含了更为深邃的思想境界。不能把自成一家理解为没有约束的自由发挥,每个人都有个人的气质和性格,假如一个从未学过书法的人,给他一支毛笔,也能写出毛笔字来,如果此时叫"自成一家"的话,那么这就是一种偏颇的理解。"江湖书法"的习气就有更多的这种色彩,是没有根基的流习。学书应当习古。欧阳修自成一家的思想,是站在书法"深趣"的高度上提出的,前面我们说过,他不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没有在他的学说中研究笔法、技法、技巧等基础性问题,而是在书法之外看到的这些逸趣,因此,理解他的这种思想,应当站在这样的高度来把握。

学书法这样做才能“自成一家”

二是"自成一家"正好与"师古不泥"如出一辙。我们学习古人,就需要扎扎实实的深入,从中领悟古人的书写方法、技法、思想和用意,从中吸取好的经验,为自己所用,不做"书奴",要有"善用其心"的思想态度,正确判断,唯我是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成一家就是要求书法创新,要求学书者在研习古人书法的此基础上,应当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建立个人的书法风格,融入自己的精神风貌,最后达到自成一家的艺术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