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如果此人不被暗杀,或许袁世凯就不会称帝

近来在网上看到很多关于“100年前,如果这个人不被刺杀,或许历史将会被改写”的文章,这个人就是宋教仁同志,有着中国“宪政之父”之称。

100年前,如果此人不被暗杀,或许袁世凯就不会称帝

1903年宋教仁考入刚刚成立的新式学堂——湖北武昌文普通学堂。在武昌他结识了许多年轻的朋友,接收了新思想,并结识了革命党的重要领袖黄兴。这一年的冬天,宋教仁专程到长沙和黄兴等成立了秘密革命组织华兴会,并担任了副会长,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1904年华兴会准备举行起义,不料消息被泄露。宋教仁被迫逃到上海,随即赴日本留学避难。1905年华兴会与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以及光复会联合组成中国同盟会,宋教仁成为其中重要骨干。

1907年春,他到中国东北去联系当地的反清组织,准备为革命积蓄力量。却意外得知了当时日本觊觎我国的东北的一块地方,这是一块被日本叫做"间岛"的地方。日本联合朝鲜妄想私吞这个地方。放谣言说:"这里自古属于朝鲜"。朝鲜则派出了相关方面的人来"间岛"巡逻,为日本侵吞这里做准备。他非常气愤,找到了当时留学的朋友,请朋友帮忙,打扮成日本人的样子,在当地考察,并且在多方查证后,写出了一本叫做《间岛问题》的书,这本书出来后,让日本方面再也没有办法厚颜说这个地方是朝鲜的,让他们的美梦化为了泡影。宋教仁在当时那种清政府都要向日本低头的状况下,照样对他们反抗,维护我国,这是真正的爱国人士。

100年前,如果此人不被暗杀,或许袁世凯就不会称帝

1911年满清覆亡,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当上了民国总统,以前为推翻满清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党人反而没有当上总统!但是在民国领导班子里还是有革命党人不少席位的,比如宋教仁就是法制院院长。

1912年8月在宋教仁等人的张罗下同盟会等一些革命组织合并改组为国民党,应该说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一大进步,因为中国古代“党”这个字基本是贬义词,从“党同伐异”、“结党营私”、“朋党之争”等等词汇里可以看出,而宋教仁等为了跟国际接轨,为实行民主和宪政、三权分立,毅然成立了党。

1913年中华民国国会大选,国民党大获全胜,宋教仁正欲循欧洲“内阁制”惯例,应袁世凯急电相邀,北上共商国是。在车站上,一颗子弹向宋教仁射来。沉闷的枪声过后,宋当即弯下腰来,捂住中弹的肚子,对近旁的于右任痛苦地说道:“我中枪了。”当时在火车站送行的黄兴、于右任、廖仲恺等将宋教仁送往沪宁铁路医院急救。在医院中他向于右任留下遗嘱:

100年前,如果此人不被暗杀,或许袁世凯就不会称帝

今以三事奉告:

一、所有在南京、北京及东京寄存之书籍,悉捐入南京图书馆;

二、我本寒家,老母尚在,如我死后,请克强与公及诸故人为我照料;

三、诸公皆当勉力进行,勿以我为念,而放弃责任心。我为调和南北事费尽心力,造谣者及一班人民不知原委,每多误解,我受痛苦也是应当,死亦何悔?

他授意黄兴代拟电报给袁世凯,讲述自己的中弹经过和革命生涯,最后希望袁世凯能够竭力保障民权,自己则虽死犹生。延至3月22日凌晨4时48分不治身亡,年仅31岁。身故后,范鸿仙拍下宋教仁遗体的照片,今宋教仁墓安于上海市闸北公园。

100年前,如果此人不被暗杀,或许袁世凯就不会称帝

一百年来,不断有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寻找刺杀宋教仁的幕后凶手。此前,曾先后有人提出了“袁世凯说”、“赵秉钧说”和“陈其美说”等结论。但由于史料不充分,当时的情形已没有人可以悉知,所以这场刺杀也成了谜。


分享到:


相關文章: